在选型的时候,很多人常常把计量CT、保护CT和测量CT这三种搞混,没办法准确地根据不同用途,选出合适精度的CT。对于计量CT、保护CT和测量CT到底怎么分类,它们有啥区别,都用在哪些地方,以及在不同场合下 CT 精度有啥要求,也没能熟练掌握。其实,咱们得好好去学习和弄明白这些内容。

CT,也就是电流互感器,一般分为测量、计量和保护这三种类型。计量CT主要是用来给电表计量的,测量CT主要是给仪表做监控用的,它们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精度不一样。测量CT只需要在正常电流的情况下,保证比较高的准确度,这样才能让测量的数据准确。它的精度等级一般有0.1、0.2、0.5、1.0、3.0、5.0 级,平时用得比较多的是0.5级和1.0级。

计量CT可就重要了,因为它和电费计算挂钩,所以对精度要求特别高。要知道,它哪怕有一点点小误差,反映到二次侧,就会造成很大的计量偏差。而且当一次电流特别大的时候,它的铁心得饱和,这样才能保护仪表不被损坏。计量CT常用的精度是0.2级和0.2S级。这里带S的是特殊CT,它要求在负荷范围处于1%到120%的时候,精度都得足够高。一般会取5个负荷点来测量,它的误差必须小于规定的范围才行。

保护CT呢,要求在一次电流特别大的时候,铁心也不能饱和,得能够很好地按照比例反映出一次电流值,这样才能保证保护装置正常工作,准确地动作。不过在正常电流的情况下,它对准确度倒没有太高要求,准确度等级一般是P级,常见的表示方法有5P10、10P10、10P20等等。比如说 5P20,意思就是当这个保护CT一次侧流过的电流,在它额定电流20倍以下的时候,这个CT的误差要小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