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
一般在消费电路的元器件之间,不同的器件IO的电压是不同的,常规的有5V,3.3V,1.8V等。当器件的IO电压一样的时候,比如都是5V,都是3.3V,那么其之间可以直接通讯,比如拉中断,I2C data/clk 脚双方直接通讯等。当器件的IO电压不一样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电平转换,不然无法实现高低电平的变化。
二.电平转换电路
常见的有几种电平转换电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
一、二极管电平转换
-
二、三极管电平转换
-
三、MOS电平转换
-
四、电平转换芯片
1.二级管:
当A口为高电平的时候(5V),此时二极管截止,B端由于接了上拉电阻,所以电平为3.3V(高)
当A口为低电平的时候(0V),此时二极管导通,B端的电平电压为0(低)
这样就实现了A端io对B端io电压的控制,弊端就是这种接法只能A端控制B端,无法双向控制。也就是高电压向低电压转换,不适合低电压向高电压转换

原理分析:
当MCU-TX为高电平,二极管D1截止,BLUE-RX接电源3V3上拉电阻,此时BLUE-RX电平控制在3V3高电平,MCU-TX为5V高电平;
当MCU-TX为低电平,二极管D1导通,BLUE-RX接入低电平,此时BLUE-RX低电平,MCU-TX为低电平;
2.三极管:
正向转换:
当A口为低电压(0V)时,三极管导通,B口的电压也为低电压(0V)。
当A口为高时,三极管截止,B口的电压被3.3V上拉为高电压。
反向转换:
当A口为高时,三极管导通,B口的电压也为低电压(0V)。
当A口为低电压(0V)时,三极管截止,B口的电压被3.3V上拉为高电压。
这样就实现了A端io对B端io电压的控制,弊端就是这种接法只能A端控制B端,无法双向控制。也就是高电压向低电压转换,不适合低电压向高电压转换。相较于二极管的转换电路,三极管可以支持较小IO驱动能力的芯片。
3.MOS管转换电路
MOS电平转换支持双向转换,一般用于i2c等通讯场景较多,如下:
1.当MCU_SCL为高的时候,Q4 mos管的Vgs < 0,MOS管截止,SCL被上拉拉高
2.当MCU_SCL为低的时候,Q4 mos管的Vgs > 0,MOS管导通,SCL被拉低
3.当SCL为高时,Q4 mos管状态不变,维持截止,那么MCU_SCL为低
3.当SCL为低时,Q4 mos管状态不变,维持截止,但是mos管内部的体二极管把MCU_SCL拉低,此时Q4 mos管导通,进一步拉低MCU_SCL。
4.电平转换芯片
这一种方式就因供应商差异了,一般对转换频率有高要求时,会用到第三方电平转换芯片
-
电平转换范围广:VCC(A): 1.65 V to 3.6 V and VCC(B): 2.3 V to 5.5 V
-
最大数据速率:50 Mbps
-
多种封装
-
转换通道数:4
-
主要适用于:I2C,UART,GPIO 等
典型应用如下:
图4 NTS0104 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