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电路核心参数解析|CCM直流增益推导的2种方法
电源先生 2025-07-15
01 / BUCK电路的直流增益 /降压电路的电压转换比(Voltage Conversion Ratio)或直流电压增益(Voltage Gain),定义为输出电压 V_OUT 与输入电压 V_IN 的比值,公式如下:图片02 / CCM模式的直流增益 /图片

图 3.3 降压电路CCM模式的电感电压和电流波形

1、基于 ∆I_(L,ON)=∆I_(L,OFF) 方法推导出降压电路CCM模式下的直流增益和直流传递函数

我们已经在 [ 什么是电感伏秒平衡?如何推导? ] 章节推导出了公式(3.28),如下所示:

图片这里,提前引用 “3.1.6.1 CCM模式下的占空比” 章节的公式3.83( T_ON = D×T_SW )和3.84( T_OFF = (1-D)×T_SW ),将这两个公式代入公式 (3.28) 消去开关周期 T_SW 可得:图片由此,解得降压电路增益的表达式为(同时,将CCM模式下的占空比使用 D1 表示):图片

注意:“降压电路的增益等于占空比”这个表述,仅限于在“降压电路工作在CCM模式”这个条件下,降压电路工作在DCM模式下的增益与占空比是不相等的。

参考“问题:降压电路的占空比最小值和最大值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因为降压电路占空比的取值范围是0至1之间,所以降压电路的增益也必然小于1,也就意味着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必然小于输入电压(即 V_OUT

这就是基于增益的角度看降压电路能够“降压”的原因。

2、基于 〈V_L 〉=0 方法推导出降压电路CCM模式下的直流增益和直流传递函数

图 3.3所示,因为降压电路工作在CCM模式下一个周期内平均电感电压为零,再根据平均值计算公式(3.6)容易得到(3.36):

图片图片计算出积分式,容易得到:图片将CCM模式下的 T_OFF = T_SW - T_ON 代入上式,容易得到:图片上式两边同时乘以开关周期 T_SW(消去 T_SW ),容易得到:图片图片

由此可见:

(1) (V_IN-V_OUT ) × T_ON 就是图3.3中导通时间内的伏秒积(导通时间内电感电压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V_OUT×T_OFF 就是关断时间内的伏秒积(关断时间内电感电压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所以公式(3.40)(V_IN - V_OUT ) × T_ON = V_OUT × T_OFF )也就是电感“伏秒平衡”的表达式。

(2) 公式(3.40)与公式(3.28)是相同的。进而,再使用公式(3.33)和(3.34)的方法,依然能够得到降压电路CCM模式下的直流增益和直流传递函数,殊途同归。

03 / 小结 /

电源先生曰:如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呢?方法是,寻找“宗”。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那个“不变”,“宗”就是那些最底层的不变的基本原理,以“宗(底层不变的基本原理)”为始,可以推导演绎出很多参数的表达式,从而理解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7.24 深圳】2025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2025全球 MCU及嵌入式技术论坛


  • 相关技术文库
  • 电源
  • DC
  • AC
  • 稳压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