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个继电器驱动电路,这个电容加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
核桃设计分享 2025-02-17

在项目开发中,继电器驱动电路是非常常见的,整个驱动原理也比较简单,如下图所示为常见的驱动电路:

但,下面这个驱动电路就有点意思了,一起来分析一下!

可以看的出来,两个图唯一的区别在于多了一电容C1,这个电容加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接着往下看!

要想知道电容C1的作用,首先要明白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其实是分为两个阶段的。

(1)吸合阶段,也就是刚开始吸合时需要大电流来驱动。

(2)保持阶段,因为保持阶段是必须经过吸合阶段过程来的,所以此时继电器已经完全吸合了,而维持吸合的这个状态需要的电压就比较小了。

这两个阶段,我们从继电器的手册中也能找到相关的数据,如下:

再贴一次图好分析电路原理,不用大伙来回翻看:

当三极管Q3导通时,通电瞬间,电容C1相当于短路状态(电容的特性),那12V电源会直接通过继电器,然后到三极管,最后到GND,形成回路,继电器顺利吸合。

随着继电器的吸合时间加长,电容C1也会慢慢充满电,此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状态,那这个时候继电器的电流就由R6来提供了,那12V电源会直接通过R6,然后继电器和三极管,最后到GND,形成回路。

但由于R6的存在,加上继电器线圈是有一定的内阻,这样就会形成分压的状态,继电器得到的电压和电流就变小了。

相比于没有电容C1的情况下,加上C1可以极大的降低继电器的功耗,从而减少继电器的发热量,这个在需要继电器长时间闭合与大电流的情景下是非常实用。

假设继电器线圈的内阻为90Ω,有电容C1和没有电容C1对比一下电流,简化原理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的出来,电流和电压明显减少了,功耗自然也就低了!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硬件
  • 原理图
  • 信号完整性
  • EMI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