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基于路测分析优化流程
前景理论 2020-10-23

5G 基于路测分析优化流程


NR下行路测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1、无线环境

  • 空口覆盖

  • 空口干扰

  • 空口资源

  • rank

2、终端方面

  • 终端能力

  • TCP窗口

  • PC性能

  • 软件配置(FTP软件,防火墙)

3、基站

  • 参数配置

  • 速率相关的配置

  • 告警/故障

4、传输

  • 传输带宽

  • 传输丢包

  • 大时延

5、核心网

  • 开卡速率

  • 核心网性能问题

6、FTP服务器

  • TCP窗口

  • 服务器性能

  • 软件设置

  • 带宽


RAN影响关键因素分析


基于路测数据的问题定位规则

基于路测/工参/配置进行问题定位,支撑Cluster优化中速率问题的快速分析处理。


NR下行路测速率分析流程


影响下行速率重要参数

1、最大发射功率

该参数表示NR DU小区TRP的最大发射功率,当NR DU小区TRP对应的NR DU小区的双工模式为SUL时,该NR DU小区TRP仅上行工作,该参数无效。

2、覆盖场景

该参数表示天线的覆盖场景,系统根据设置的场景调整天线波束形态。该参数仅适用于TDD。不同AAU类型支持的覆盖场景可通过DSP NRDUCELLTRP命令查询。对于高频场景只能配置DEFAULT。

3、倾角

该参数表示配置的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下倾角,该参数仅适用于TDD。配置为255表示下倾角使用硬件默认支持的下倾角。不同AAU类型支持的倾角调整范围可通过DSP NRDUCELLTRP命令查询。

4、下行最大MIMO层数配额

该参数用以控制小区下行MIMO空分复用最大传输层数配额。当对应NRDUCellTrp的TxRxMode参数配置为1T1R、2R、4R时,该参数无效。

5、下行DMRS配置类型

该参数用于配置下行DMRS类型。

6、下行DMRS最大符号长度

该参数用于配置下行DMRS最大符号长度。

7、AMC固定步长值

该参数用于控制外环调整时,固定步长的取值。

8、固定权值类型

该参数为固定MIMO权值配置。

9、SRS均衡前信噪比判决门限值

该参数表示SRS高低信噪比用户判决门限,该参数仅适用于TDD。

10、Rate Match开关

该参数表示PDSCH的RateMatch功能开关:

PDCCH_RATEMATCH_SW(PDCCH RateMatch开关):控制小区PDCCH与PDSCH资源RateMatch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SSB_RATEMATCH_SW(SSB RateMatch开关):控制小区SSB与PDSCH资源RateMatch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CSIRS_RATEMATCH_SW(CSI-RS RateMatch开关):控制小区CSI-RS与PDSCH资源RateMatch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TRS_RATEMATCH_SW(TRS RateMatch开关):控制小区TRS与PDSCH资源RateMatch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11、下行初始MCS

该参数表示接入后和切换后的下行初始MCS。

12、下行初始RANK

该参数表示接入后和切换后的下行初始RANK。当终端支持的下行MIMO空分复用最大传输层数小于该参数取值时,实际按终端支持的下行MIMO空分复用最大传输层数生效。终端支持的下行MIMO空分复用最大传输层数对应3GPP TS 38.331 FeatureSetDownlinkPerCC中的maxNumberMIMO-LayersPDSCH信元。

13、下行附加DMRS位置

该参数用于配置下行附加DMRS的位置(隐含符号个数),当本参数取值为NOT_CONFIG时,下行不配置附加DMRS;当本参数取值为POS1时,下行附加DMRS位置数为1,符号数等于前置DMRS符号的个数;当本参数取值POS2时,下行附加DMRS位置数和符号数为2。详细信息参见协议3GPP TS 38.331和3GPP TS 38.211。本参数仅针对新入网用户生效。

14、结构类型

该参数表示PUCCH格式类型。FDD小区和SUL小区只支持长格式。

15、Format3 RB个数

该参数表示PUCCH Format3 RB个数。该参数生效需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StructureType为长结构或者自适应;

2.若小区双工模式为SUL类型,频谱共享功能未开启。

16、Format1 RB个数

该参数表示PUCCH Format1 RB数。仅在StructureType为长格式或自适应时生效。

17、TRS周期

该参数表示TRS导频的发送周期。当参数配置为MS0时,表示TRS导频关闭。当参数配置为MS20,MS40,MS80时,表示TRS的周期为对应的值。

18、上行DMRS类型

该参数用于配置上行DMRS类型。详细信息参见协议3GPP TS 38.331和3GPP TS 38.211。本参数仅针对新入网用户生效。

19、上行前置DMRS最大符号长度

该参数用于配置上行前置DMRS最大符号长度。当本参数取值为1SYMBOL时,上行前置DMRS符号个数固定为1。详细信息参见协议3GPP TS 38.331和3GPP TS 38.214。本参数仅针对新入网用户生效。

20、上行附加DMRS位置

该参数用于配置上行附加DMRS的位置(隐含符号个数),当本参数取值为NOT_CONFIG时,上行不配置附加DMRS;当本参数取值为POS1时,上行附加DMRS符号数为1;当本参数取值POS2时,上行附加DMRS符号数为2,本参数仅针对新入网用户生效。

21、上行最大MIMO层数配额

该参数用以控制小区上行MIMO空分复用最大传输层数配额。当对应NRDUCellTrp的TxRxMode参数配置为1T1R时,该参数无效。

22、SSB频域位置描述方式

该参数用于设置小区SSB频域位置的描述方式。

23、SSB频域位置

该参数表示小区SSB的频域位置。当“SSB频域位置描述方式”配置为“SSB_DESC_TYPE_GSCN(全局同步信道号)”时,本参数表示小区SSB对应的全局同步信道号(GSCN)的值;当“SSB频域位置描述方式”配置为“SSB_DESC_TYPE_NARFCN(绝对频点)”时,本参数表示小区SSB对应的绝对频点号的值。

24、自适应边缘体验提升开关

该参数表示自适应边缘体验提升特性开关,主要用于控制小区自适应边缘体验提升特性相关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25、上行非连续调度开关

该参数用于控制上行非连续调度算法是否打开的开关。UL_NON_CON_SCH_SW(上行非连续调度算法开关):当开关打开时,表示上行非连续调度算法开启;当开关关闭时,表示上行非连续调度算法不生效。

26、SU-MIMO多流开关

该参数用于表示用户多流传输开关,控制用户下行多流传输、上行多流传输和CSIRS优化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27、下行256QAM开关

该参数用于控制固定下行256QAM开关,主要用于控制小区高阶调制功能是否生效。当开关关闭时,表示小区级下行256QAM功能关闭。当开关打开时,表示小区级下行256QAM功能打开。

28、帧偏置

该参数表示gNodeB下所有小区空口帧的起始相对于参考时钟源的延迟时间。

29、保留开关参数4

RsvdSwParam4_bit11:该参数控制下行AMC变步长功能,当开关为1时,表示下行AMC变步长开关打开;当开关为0时,表示下行AMC变步长开关关闭。

30、保留U8参数7

该参数表示小区用户配置的聚集级别方式。取值为0时,按照聚集级别自适应处理;取值为1时,固定聚集级别为2;取值为2时,固定聚集级别为4;取值为3时,固定聚集级别为8,;取值为4时,固定聚集级别为16;其他取值按照自适应处理。

31、保留U8参数47

该参数用于配置CSI-RS测量时使用的port数。本参数仅针对新入网用户生效。若对该参数进行变更,建议在网用户退网后重新接入。

32、保留U8参数58

该参数用于控制用户周期SRS的带宽索引,详细介绍参见协议3GPP TS38.211。该参数仅适用于TDD。

当参数设置为10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10;

当参数设置为13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13;

当参数设置为19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19;

当参数设置为24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24;

当参数设置为30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30;

当参数设置为32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32;

当参数设置为40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40;

当参数设置为41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41;

当参数设置为51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51;

当参数设置为61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61;

当参数设置为63时,表示带宽索引Csrs为63;

当参数设置为其他取值时,表示ADAPTIVE,用户带宽索引Csrs自动计算生成。

33、保留U8参数59

该参数用于控制用户周期SRS的带宽,详细介绍参见协议3GPP TS38.211。该参数仅适用于TDD。

当参数设置为0时,表示带宽索引Bsrs为0;

当参数设置为1时,表示带宽索引Bsrs为1;

当参数设置为2时,表示带宽索引Bsrs为2;

当参数设置为3时,表示带宽索引Bsrs为3;

当参数设置为大于3时,表示ADAPTIVE,用户带宽Bsrs自动计算生成。

34、保留U8参数67

该参数用于配置4收或8收终端下行Rank固定值。

当参数设置为0时,该参数不生效,下行Rank不受该参数限制。

当参数设置为1~8时,代表下行Rank固定为1~8;

对于4收终端,该参数有效取值范围为0~4;当界面配置值大于4时,实际生效为4;

对于8收终端,该参数有效取值范围为0~8;当界面配置值大于8时,实际生效为8。

35、保留U8参数68

该参数用于配置下行MCS固定值。

当参数设置为0时,该参数不生效,下行MCS选择不受该参数限制。

当参数设置为1~29时,代表下行MCS固定为0~28;

若界面配置值大于29时,实际生效值为29。

若当前使用256QAM选阶表,则MCS最高阶为27。界面配置大于等于29时,实际生效值应为28。当参数设置为0时,代该参数不生效,即下行MCS选择不受该参数限制。

特别注意:

若当前使用256QAM选阶表,则MCS最高阶为27。界面配置大于等于29时,实际生效值应为28。

36、保留U8参数69

该参数用于配置下行MCS外环调整量初始值。

当参数设置为0时,该参数不生效,下行MCS外环调整量初始值取值不受该参数控制。

当参数设置为1~55时,代表下行MCS外环调整量初始值配置为-27~27。

若界面配置大于55时,实际生效值为55。

37、NRDUCellRsvdOptParamParam1WithParamId97

参数标识为97的参数1,用于固定配置UE级SRS周期。

当参数设置为0时,代表5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1时,代表10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2时,代表20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3时,代表40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4时,代表80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5时,代表160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6时,代表320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7时,代表640个slot;

当参数设置为其他值时,代表80个slot。

具体生效值与时序配比和用户天线形式有关。默认配置4。

38、NRDUCellRsvdOptParamParam1WithParamId120

该参数表示SRS权下基站侧Rank自适应方案选择开关。用于确定基站侧Rank自适应选择方案。

当参数设置为0时,该参数不生效,默认采用谱效率最优基站侧Rank自适应方案;

当参数设置为1时,采用频谱效率最优的基站侧Rank自适应方案;

当参数设置为2时,采用边界保护Rank自适应方案;

当参数设置超过2时,采用谱效率最优基站侧Rank自适应方案。

39、NRDUCellRsvdOptParamParam1WithParamId126

该参数用于配置用户窄带周期SRS的带宽索引1。

当参数设置为0~63时,代表用户窄带周期SRS的带宽索引1(即Csrs)为0~63。

该参数有效取值范围为0~63,若界面配置值为0~63时,实际生效为0~63;若界面配置值小于0时,实际生效为0;若界面配置值大于63,实际生效为63。

40、NRDUCellRsvdOptParamParam1WithParamId127

该参数用于配置用户窄带周期SRS的带宽索引2。

当参数设置为0~3时,代表用户窄带周期SRS的带宽索引2(即Bsrs)为0~3。

该参数有效取值范围为0~3,若界面配置值为0~3时,实际生效为0~3;若界面配置值小于0时,实际生效为0;若界面配置值大于3,实际生效为3。

41、NRDUCellRsvdOptParamParam1WithParamId164

该参数用于配置CPE终端的调度选择策略。该参数有效取值范围为0~3,若界面配置值大于3时,实际生效为3;若界面配置值为0~3时,实际生效为界面配置值。该参数仅适用于TDD。

当参数设置为0时,该参数不生效,映射到默认配置,默认配置为CPE最大可分配RB为144.

当参数设置为1时,CPE终端最大可分配RB为272;

当参数设置为2时,CPE终端最大可分配RB为144;

当参数设置为3时,CPE终端可以自适应的选择最大可分配的RB个数。

42、SSB频域位置描述方式

该参数用于设置小区SSB频域位置的描述方式。

43、SSB频域位置

该参数表示小区SSB的频域位置。当“SSB频域位置描述方式”配置为“SSB_DESC_TYPE_GSCN(全局同步信道号)”时,本参数表示小区SSB对应的全局同步信道号(GSCN)的值;当“SSB频域位置描述方式”配置为“SSB_DESC_TYPE_NARFCN(绝对频点)”时,本参数表示小区SSB对应的绝对频点号的值。

44、下行数据PDCP分流模式

该参数用于设置下行数据PDCP分流模式,取值“SCG_AND_MCG”时为动态分流,表示根据分流算法动态向LTE网元和5G网元分流;取值“MCG_ONLY”为主站分流,表示只向LTE网元分流;取值“SCG_ONLY”为辅站分流,表示只向5G网元分流。在QCI2~QCI4,QCI65~QCI67,QCI75,QCI82~QCI85场景下,该参数配置不生效。

45、上行数据分流主路径

该参数用于设置上行数据分流的主路径。取值为“MCG”时,表示上行数据仅分往MCG;取值为“SCG”时,表示上行数据仅分往SCG。详细请参见协议3GPP TS 38.323。当QCI为2~4,65~67,75,82~85时,该参数配置不生效。

46、上行数据分流门限

该参数用于设置UE做LTE-NR NSA DC时上行数据分流的门限,如果UE PDCP缓存高于门限,UE会同时向主站和辅站分流,详细请参见协议3GPP TS 38.323。当QCI为2~4,65~67,75,82~85时,该参数配置不生效。

47、测量公共参数组标识

该参数表示测量公共参数组标识。

48、测量事件类型

该参数表示测量事件的类型。

49、RSRP门限

该参数表示触发测量报告上报的RSRP门限值。

50、幅度迟滞

该参数表示测量事件的幅度迟滞,可减少由于无线信号波动导致的测量事件的乒乓触发次数和误判。

51、时间迟滞

该参数表示测量事件时间迟滞,可以减少偶然性触发的测量事件上报。

52、RSRP偏置

该参数表示邻区RSRP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

MeasurementEventType取值为 INTRA_FREQ_EVENT_A3,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A3测量事件的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

53、TRS波束类型

该参数用于配置TRS的波束类型。当参数配置Pattern1时,表示TRS发送1个波束;当参数配置Pattern2时,表示TRS发送多个展宽的DFT波束。

54、PDCP参数组标识

该参数表示PDCP参数组标识。

55、下行PDCP丢弃定时器

该参数表示gNodeB侧PDCP丢包定时器的大小,如果数据包在PDCP的缓存时间长度超过了该定时器的设置值,会将数据包丢弃,且只针对DRB数据有效。该参数的详细介绍参见协议3GPP TS 38.323。

56、gNodeB PDCP重排序定时器

该参数用于设置gNodeB侧PDCP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定时器超时则将PDCP数据包按照序列号重排序后传给上层。该参数的详细介绍参见协议3GPP TS 38.323。

57、PDCP乱序递交指示

该参数表示PDCP是否允许乱序递交报文给上层。如果允许,则PDCP接收端不用进行重排序直接递交报文给上层;否则PDCP接收端必须按照PDCP SN重排序后递交给上层。该参数的详细介绍参见协议3GPP TS 38.323。

58、UE PDCP重排序定时器

该参数表示UE侧PDCP重排序定时器时长。定时器超时将PDCP数据包按照SN号重排序后传给上层。该参数的详细介绍参见协议3GPP TS 38.323。

59、下行数据PDCP分流模式

该参数用于设置下行数据PDCP分流模式,取值“SCG_AND_MCG”时为动态分流,表示根据分流算法动态向LTE网元和5G网元分流;取值“MCG_ONLY”为主站分流,表示只向LTE网元分流;取值“SCG_ONLY”为辅站分流,表示只向5G网元分流。在QCI2~QCI4,QCI65~QCI67,QCI75,QCI82~QCI85场景下,该参数配置不生效。

60、下行PDCP序列号长度

该参数表示gNodeB和UE的下行PDCP序列号长度。该参数的详细介绍参见协议3GPP TS 38.323。

61、PDCP报告轮询周期

该参数表示option3X架构下,NR PDCP向LTE RLC发起report polling的周期。

62、RLC参数组标识

该参数表示RLC参数组标识。

63、RLC模式

该参数表示RLC传送模式,只能选择AM、UM两种模式。

64、UE AM模式最大重传次数

该参数用于配置UE,表示RLC ARQ最大重传次数,用于限制AM PDU的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会触发RRC连接重建。

65、gNodeB AM模式最大重传次数

该参数用于配置gNodeB,表示RLC ARQ最大重传次数,可以限制AM PDU的重传次数。当用户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gNodeB会释放用户。

66、UE AM模式触发Polling 的字节数门限

该参数用于配置UE,表示触发Polling的字节数门限。当发送字节数达到该值时,将在PDU头部设置Poll标志位。

67、gNodeB AM模式触发Polling的字节数门限

该参数用于配置gNodeB,表示触发Polling的PDU数据量门限。当PDU发送数据量达到该值时,将在PDU头部设置Poll标志位。

68、UE触发Polling的PDU个数门限

该参数用于配置UE,表示触发Polling的PDU个数门限。当PDU发送个数达到该值时,将在PDU头部设置Poll标志位。

69、gNodeB触发Polling的PDU个数门限

该参数用于配置gNodeB,表示触发Polling的PDU个数门限。当PDU发送个数达到该值时,将在PDU头部设置Poll标志位。

70、UE Polling PDU重传定时器

该参数用于配置UE,表示触发Polling重传的定时器时长。

71、gNodeB Polling PDU重传定时器

该参数用于配置gNodeB,表示触发Polling重传的定时器时长。

72、UE禁止发送状态报告定时器

该参数用于配置UE,表示AM模式禁止发送状态报告的定时器时长。

73、gNodeB AM模式禁止发送状态报告定时器

该参数用于配置gNodeB,表示AM模式禁止发送状态报告的定时器时长。

74、gNodeB RLC重组定时器

该参数用于配置gNodeB,表示RLC重组定时器的时长。

75、UE RLC重组定时器

该参数用于配置UE,表示RLC重组定时器的时长。

76、下行RLC序列号长度

该参数表示gNodeB和UE的下行RLC序列号长度。

77、发送和接收模式

该参数表示NR DU小区TRP的发送和接收模式。

78、上行CCE最大占比

该参数用于配置上下行共slot调度时,上行可用CCE最大占比值。

79、下行IBLER目标值

该参数表示下行IBLER目标值。


来源:前景理论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RF
  • 射频
  • 通信
  • 无线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