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为什么这样画?
核桃设计分享
77浏览
0评论
0点赞
2025-04-10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很多电源板都会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形状,那这个到底叫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能起到什么作用?
其实这个叫“放电齿”作用:和字面的意思一样,就是用来放电,从而抑制电磁干扰(EMI)和静电放电(ESD)的一种低成本手段!放电齿目的就是为了降本,毕竟外加TVS管需要成本。一般常在开关电源输入端的共模电感处放置,还有就是信号接口处也会使用。开关电源中当浪涌电压很高时,会在共模电感两端形成比较大的压差,为了避免击穿电感线圈的绝缘层,故在共模电感管脚底下放置放电齿,如下图所示:
设计规范:(1)首先,必须是铜皮裸露,也就是不能有绿油等阻焊材料覆盖,如下图所示:
(2)两边尖端之间的距离常规使用1mm,当然这个1mm主要是遵循3KV的空气放电,1mm的间距刚好能达到击穿放电泄放的临界场强。还有就是考虑到耐压测试,一般耐压测试设置在1500~2000V之间,放电齿的间隙必须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不能击穿导通。
优势和缺陷:优势:零成本集成,无信号延迟(相比于TVS管)。缺陷:空气放电次数多了之后,很容易形成积碳,从而影响放电能力,一般大于100次以后,绝缘处的性能会下降50%左右。总结: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能够准确模拟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涉及各种物理现象及其相互作用,准确预测结果、优化制程工艺,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本次直播聚焦 COMSOL 仿真软件在半导体制程中的广泛应用。
-
拿到电路板,先看看有没有鼓包、炸裂、烧焦的地方。如果有,直接换掉坏掉的元件。
-
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荷极为重要,供给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计算机监控、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等,对供电的可靠性要
-
我曾经做过统计:平均一块电路板大约30%的面积是用于电源设计的。大约50%硬件的问题,是电源或者接地的问题。
-
-
输入电容纹波电流有效值计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Buck电路中输入电容纹波电流有效值,在连续工作模式下可以用以下公式
-
-
-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绘制PCB时,也有过DC-DC电感底下要不要铺铜的困惑,今天就来聊一聊吧!
-
我们知道常见的Buck、Boost电路一般是通过反馈电阻来调节输出电压,反馈电阻的比例决定了输出电压,不过,大
-
本文主要讲述常见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特点和优缺点对比。
-
-
MOS管是我们电路设计中使用的十分广泛的一个器件,例如在开关应用中(例如:降压,升压),LDO中工作在饱和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