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为什么这样画?
核桃设计分享 2025-04-10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很多电源板都会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形状,那这个到底叫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能起到什么作用?其实这个叫“放电齿”作用:和字面的意思一样,就是用来放电,从而抑制电磁干扰(EMI)和静电放电(ESD)的一种低成本手段!放电齿目的就是为了降本,毕竟外加TVS管需要成本。一般常在开关电源输入端的共模电感处放置,还有就是信号接口处也会使用。开关电源中当浪涌电压很高时,会在共模电感两端形成比较大的压差,为了避免击穿电感线圈的绝缘层,故在共模电感管脚底下放置放电齿,如下图所示:设计规范:(1)首先,必须是铜皮裸露,也就是不能有绿油等阻焊材料覆盖,如下图所示:(2)两边尖端之间的距离常规使用1mm,当然这个1mm主要是遵循3KV的空气放电,1mm的间距刚好能达到击穿放电泄放的临界场强。还有就是考虑到耐压测试,一般耐压测试设置在1500~2000V之间,放电齿的间隙必须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不能击穿导通。优势和缺陷:优势:零成本集成,无信号延迟(相比于TVS管)。缺陷:空气放电次数多了之后,很容易形成积碳,从而影响放电能力,一般大于100次以后,绝缘处的性能会下降50%左右。总结: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易懂的芯片设计及工艺仿真全解析


  • 相关技术文库
  • 电源
  • DC
  • AC
  • 稳压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