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压上电流程
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即动力电池输出高压电,供给车辆高压用电设备,高压控制盒、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等。

图中MSD表示手动维修开关,V1监测MSD的连接良好、动力电池串联回路连接完好,V2监测预充电阻后的电压,V3监测对负载的预充电压,通过比较V1、V2、V3电压值来判断各接触器的连接状态,PTC加热元件对动力电池系统保温。
行车模式下的高压上电过程,VCU控制负极接触器闭合,再由BMS控制预充电接触器,在检测到预充电压达到目标电压值后,判断预充电成功,闭合正极接触器,断开预充接触器,完成行车模式的高压上电过程,通过对比分析V1、V2、V3电压值来判断各接触器的连接状况。
通过采集行车模式下正常上电过程V1、V2、V3电压值,绘制得到图2曲线图。

02
控制策略
钥匙置ON挡后,VCU被唤醒,VCU自检完成之后,向CAN线发送第1帧报文请求闭合高压互锁回路使能,同时唤醒MCU以及BMS,BMS自检正常后监控互锁回路信号、检测高压回路绝缘状况,检查动力电池SOC状态,内部单体电压以及电池温度,判断整车当前的充电或是行车模式,符合高压上电条件后,执行上电程序。实时监控驾驶员的钥匙请求,当keyon=0后,进入低压电/高压电的下电流程。


03
故障诊断
新能源汽车无法上高压,READY灯点亮失败,类似这种故障时有发生,且各品牌各车型都有出现类似案例,引起上电失败的原因也层出不穷。从上电过程总结,第1类初始化阶段,各控制器未完成自检,动力电池SOC太低,单体压差过大,动力电池过温/过冷;第2类如绝缘阻值过低,绝缘监测报故障;互锁回路不完整,无法监测到低压电气信号,报互锁故障;第3类执行高压上电阶段,接触器的非正常通断造成预充电的失败或超时。(图5、图6)


04
结论
针对新能源汽车上电故障问题,本文以某型纯电动汽车为例,分析其上电流程及控制策略,得出以下建议。1)各控制器自检未完成,检查各控制器的“ON”、“CHG”或“WAKEUP”信号以及相互间CAN通信状况。2)绝缘故障,检查高压线束破损情况,检查高压插接器有无泥沙杂物进入,分别检查高压部件、高压线束正负极对车身搭铁的绝缘阻值。3)高压互锁故障,依车型手册找出互锁回路连接状况,检查互锁回路的导通情况,检查互锁回路的电气信号。4)动力电池执行上高压阶段,通过采集分析V1、V2、V3的电压数据,判定出在设定的上电时刻有没有执行相应的指令,从而推断出故障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