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技术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设计方案
0 2023-03-24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并且实时高速数据采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信号、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一些高速、高精度的测量中,都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现在通用的高速数据采集卡一般多是PCI卡或ISA卡,这些采集卡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安装麻烦,价格昂贵,尤其是受插槽数量、地址、中断资源的限制,可扩展性差。

通用串行总线是用来连接外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新式标准总线。它是一种快速、双向、同步传输、廉价的并可以实现热拔插的串行接口。USB技术是为实现计算机和通信集成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扩充PC体系结构的工业标准。基于USB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充分利用了USB总线的优点,它也必将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1、USB数据采集卡原理

1.1 USB简介

USB是英文Unive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支持在主机与各式各样即插即用的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它由主机预定传输数据的标准协议,在总线上的各种设备分享USB总线带宽。当总线上的外设和主机在运行时,允许自由添加、设置、使用以及拆除一个或多个外设。USB总线技术的提出就是想利用单一的总线技术,来满足多种应用领域的需要。USB1.1协议支持两种传输速度,即低速1.5Mbps和高速12Mbps。为了在高速接口之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发布了USB2.0协议,它向下兼容USB1.1协议,数据的最高传输速率提高到480Mbps,这就使USB对打印机和其它需要快速传递大容量数据的外设更具吸引力。

为了满足实际数据采集USB传输速度较高的需要,选择了公司的内置USB接口微控制器芯片EZUSB FX2系列,开发了具有USB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

1.2 系统框图

USB系统是一个主从系统,而非对等(peer-to-peer)系统。在主从系统中,命令是由主设备发出,而从设备只能接收命令,只有在主设备读取数据时,从设备才能提交数据。如图1所示,在USB控制器与外围之间需要一个FO,来充当数据的缓存区。那么,在USB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数据时存在一个问题:FIFO多大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数据采集中高速实时流数据垢应用,避免FIFO溢出,在我们的系统中,通过及S构造一个容量的FIFO(图1虚线框内所示),可以提供一个低成本并能满足高速实时流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

2、USB数据采集卡硬件

2.1 EZ-USB FX2(CY7C68013)芯片

Cypress公司的EZ-USB FX2系列芯片是最早符合USB2.0协议的微控制器之一,它集成了符合USB2.0协议的(transceiver),串行接口引擎(SIE),增强型的8051内核以及可编程的外围接口。FX2系列芯片独特的结构使得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达56Mbps,最大限度地满足了USB2.0的带宽。

EZ-USB FX2的微处理器是一个增强型的8051内核,性能可达标准8051的5~10倍,并与标准8051的指令完全兼容。增强型的8051内核使用世馘 作程序指令和数据,从而使得EZ-USB FX2具有“软”特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自行编写程序指令来实现所需的功能。EZ-USB FZ2使用增强型SIE/USB接口(称为USB核),通过执行USB部本身的协议来简化8051代码编写的工作。这样采用硬件完成USB塄,简化了固件代码的编制。对于固件代码的使用,主机通过软件下载的方法实现。这种方法充分利用FZ2内部的8KB RAM来装载8051代码和数据。由于EZ-USB FZ2具有重新枚举的能力,所以在初始化枚举时,用户并不需要断天设备就可以装载新的描述符。设备描述符和8051程序代码都能通过主机中的磁盘文件下载,只有商号、产品号和设备号从启动时从一个16字节的EEP下载到硬件中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比较容易地从主机升级软件和修改USB总线设备的固件代码。

EZ-USB FX2的通用可编程接口GF以及Masr/Slave端点FIFO所对应的8/16位数据总线,可以很容易地实现FX2与当前一些主流通过接口(如ATA、UTOPIA、EPP、PCMCIA和大部分处理器)的互连。它共有7个端点,端点0,端点1和IN和OUT,还有端点2、4、6和8。其中,前3个端点的大小是固定的64字节,后4个端点默认大小是2级512字节的FIFO,端点2和端点4默认是OUT端点,端点6和端点8默认是IN端点,而端点2和6分别可以定义为2级、3级或4级的器,每级的大小也可以是512字节或1024字节。从EZ-USB FX2方向来看,一个端点相当于通过总线收发数据的缓冲区,EZ-USB FX2从OUT缓冲区中读取端点数据,将通过USB传的端点数据写入IN缓冲区。它求全责备速(12 Mbps)和高速(480 Mbps)传输速率,并具有USB协议所规定的4种传输方式,即控制方式(control mode)、中断传输方式(interrupt mode)、批量传输方式(bulk mode)和等时传输方式(isochronous mode)。

EZ-USB FX2系列是基于RAM的“软”结构,在开发过程中允许无限制设置和升级;它支持全速USB总线吞吐量的传输,使用EZ-USB FX2进行设计,可以不受端点数、缓冲区大小和传输速度的限制;此外,其内核中做了大量的辅助指令,简化了编码,同时也加快了对USB特性的了解。基于以上EZ-USB FX2系列芯片的特性,在开发的过程中,采用了EZ-USB FX2系列中的CY7C68013芯片(128引脚),其简化结构如图2所示。

FX2可配置成三种不同的接口模式Ports、GPIF Master和Slave FIFO,本项目采用Slave FIFO模式。在该模式下,外部逻辑或外部处理器直接连接到FX2的端点FIFO,GPIF没有被激活,因为外部逻辑可以直接控制FIFO,所以FIFO的基本控制信号(标志、片选、使能)由FX2的引脚引出。外部控制可以是同步或异步,可以使用内部,也可以向FX2的接口提供外部时钟。

2.2 FPGA芯片EP1C6-Q240

在本设计中,所用的FPGA采用公司最新的CYCLONE芯片EP1C6-Q240。它是一款高速价比的A芯片,工作电压为1.5V,采用0.13μm工艺技术,全铜SRAM工艺,其存储器密度可达5980个逻辑单元,包含20个128×36位的RAM块,总的RAM空间达到92160位,内嵌了2个相环电路和一个用于连接SDRAM的特定双数据率(deficated data rate)接口。此外,该芯片还支持多种不同的标准(包括PCI接口,可连接ASSP和设备的接口以及串行设备接口等)。

这里FPGA的作用除了与SDRAM构成一个大容量的FIFO以外,还需要完成一些控制功能。对于本文的应用,需要完成HDB3码到NRZ码的转换及数据的串并转换等。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FPGA进行编程。

2.3 A/D转换芯片MAX1180

MAX1180是Maxim公司的双通道105Msps、3.3V工作电压、低功耗的高速A/D芯片,采样数据10位电平量化。它是采用差分输入,带有宽带跟踪/保持(track-and-hold)的双通道9级流水线型结构的s,如图3所示。实际的芯片包括两个图示的电路,作为输入的两路通道,互不干扰。各路采样信号每半个时钟周期通过一个STAGE,完成连续转换到数据输出共需5个时钟周期。每个流水线首先通过一个1.5位的快闪ADC对输入电码量化,然后再由产生一个对应于量化结果的电压并与输入电压作差,输出电压放大2倍后送到下一级流水线处理。A/D-D/A两次变化以及差分处理的目的在于进行差错校正,以保证在流水线上的各个阶段,ADC的偏移量得到补偿并且无代码丢失。

2.4 硬件连接

根据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实时性的要求,配置CY7C68013工作的接口模式为Slave FIFO模式。当进行数据采集时,硬件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

A/D转换器的采样时钟同时作为CY7C68013的Slave FIFO模式的读写控制时钟,即CY7C68013的接口时钟连接到IFCLK引脚。SCWR/SLRD是CY7C68013 Slave FIFO的写使能/读允许信号。FPGA向C7C68013 Slave FIFO提供Slave FIFO输出允许信号SLOE,仅在数据输出时有效。FD[15:0]为16位双向数据总线。FIFOADR1:0》为端点FIFO选择信号。在数据输入时固定为00,选择的是端点2;在数据输出时固定为10,选择的是端点6。

3、USB数据采集卡软件

软件设计是一个USB设备开发的必备环节。USB应用系统软件设计分为三部分:初始化软件、主机操作系统上的客户驱动程序以及主机应用程序。初始化软件是下载到控制器中的固件代码,它响应各种来自系统的USB标准请求(包括USB设备的枚举、驱动程序的选择加载等),完成连接设备和主机的任务。主机应用软件通过客户驱动程序与系统USBI(USB Device Inteace)进行通信,其主要任务是将采集进来的数据流,根据所需处理功能的要求来完成各种基于Windows程序的处理。

3.1 EZ-USB FX2的初始化

通过固件程序的调度,主机才能得到设备的描述符以及完成端点数据的传输。对于固件程序的编程,其基本结构如下:

①初始化,包括处理器和外围电路的初始化;

②主函数,包括完成符合设备特定要求的代码;

③中断处理,包括处理各种中断的程序代码。

总的来说,固件程序的编写有两种方式。其一,对于熟悉8051汇编语言的用户来说,可以直接利用汇编语言编写结构紧凑、高效率的固件代码;其二,EZ-USB以利用现成的固件程序框架函数,根据设备的需求添加相庆的用户,来完成特定的目的。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6.29直播】西门子EDA工具在3D IC设计中的应用


  • 相关技术文库
  • 手机
  • 消费电子
  • 快充
  • USB
  • 分析触摸屏的电磁干扰源

      OFweek电子工程网,开发具有触摸屏人机界面的移动手持设备是一项复杂的设计挑战,尤其是对于投射式电容触摸屏设计来说更是如此,它代表了当前多点触摸界面的主流

    06-01
  • Android 安卓手机电池省电技巧

    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设备的续航可能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多少会出现充电三小时,使用五分钟的揪心现象。在不更换手机、不刷机、保持既定使

    05-30
  • USB鼠标造成电脑死机的几种原因解析

      usb鼠标造成电脑死机原因  一、病毒的原因。  二、硬件的问题。比如电源  三、软件的问题。比如CPU测温监控软件。  四、系统文件丢失,误操作造成的。 

    05-30
  • 同样是2GB内存 手机怎么会比电脑卡顿?

       影响电子设备应用体验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硬件配置,相同的配置也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应用体验。不过,很多网友疑问道,手机和电脑同样是2GB的内存,为何手机

    05-29
  • 智能手机快速充电技术标准分支

      你听说过“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吗?没错,这句话讲的就是快速充电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在2015年,支持快速充电技术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多,如果一部手机

    05-29
  • 智能手机续航解决方案

      体验痛点意味着市场机遇,在终端硬件竞争进入平稳期后,电池续航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焦点,终端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竞相研发低功耗新技术与新方案。本文从产业链视角,剖析

    05-29
  • 投射电容式触摸传感技术,各种典型设计难题

      投射电容式触摸传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以满足现代应用对高级用户接口的需求。除了这些应用之外,采样多点触摸和手势检测的消费类产品很受欢迎,它们同样刺激了投射电容式

    05-29
  • 手机电池安全使用的几大误区

      手机早已是人类必备的数字工具之一,且使用频率最为频繁,所以其电池寿命也关乎到使用体验。相对其他电子产品来说,手机电池爆炸、起火的新闻最多,当然一方面是因为基

    05-29
  • 你了解无源驱动(PMOLED)技术吗?

      典型的PM-OLED由玻璃基板、ITO(铟锡氧化物)阳极(Anode)、有机发光层(EmittingMaterialLayer)与阴极(Cathode)等所

    05-28
  • IPS屏幕和AMOLED屏幕分析

    有些手机上面的这块屏幕几乎占据了手机的一半成本,比如最近流行的曲面屏幕手机,一不小心碎了,你说心疼不。屏幕的好坏也间接的影像了消费者的审美和购买欲。手机屏幕呢,

    05-27
  • iPhone 5/6 电池拆解

      就在刚刚,小编分享了自己拆解iPhone5和iPhone6电池的过程,不过,此次操作并没有进行非常深度的拆解。下面,一起来看看苹果在电池制作工艺方面的细节吧

    05-27
  • OLED的这些常用术语你必须了解的

      OLED作为显示技术历史进程中已经被钦定的下一代“市场主宰”,目前已经和液晶技术开始了“权力交接”。首先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和高端平板电视市场,OLED技术已

    05-27
下载排行榜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