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PoE的原理
电源先生 2023-08-02

2 PoE的原理

2.1 PoE供电的系统组成

完整的PoE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端设备(PSE,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电端设备(PD, Powered Device)两部分。PSE设备是为以太网数据终端设备(客户端设备)供电的设备,同时也是整个PoE供电过程的管理者。而PD设备是接受供电的PSE负载,即PoE系统中的客户端设备,如IP电话、网络摄像机(IP CAMERA, IPC)、无线AP(Access Point)及掌上电脑(PDA)或移动电话充电器等许多其他以太网设备(实际上,任何功率不超过13W的设备都可以从RJ45插座获取相应的电力)。两者基于IEEE 802.3af/at标准建立有关受电端设备PD的连接情况、设备类型、功耗级别等方面的信息联系,并以此为根据PSE通过原本用于数据通信的以太网线缆向PD供电。

图 2 PoE系统组成

2.2 PoE供电的接线方式

IEEE802.3af/at标准定义了PIPower InterfacePSE/PD与网线的接口),目前已经定义了三种供电方式:即“Alternative A(1&2,3&6)数据引脚供电”,“Alternative B(4&5,7&8)空闲引脚供电”,或者同时兼容Alternative AAlternative BPower over HDBaseTPoH标准即采用这种方式),共三种供电方式。

具体使用哪种类型,与后端PD设备的功率有关;若PD所需功率小于30W,可使用Alternative AAlternative B方式;若PD所需功率大于30W,建议使用Alternative A & Alternative B方式。

2.2.1 Alternative A(1&2,3&6)数据引脚供电方式

由于直流供电和数字通信互不干扰,因此让直流电和比特流(数据)在同一组线缆上传输,类似于多路复用技术。

3所示,PSE通过数据引脚为PD供电,RJ45网口1&2引脚对应的变压器抽头接负(或正)极,把RJ45网口3&6引脚对应的变压器抽头接正(或负)极,称为“Alternative A(1&2,3&6) —— 基于10/100 BASE-T的数据引脚供电”。

无论是PSE或是PD,基于“Alternative A(数据引脚)供电方式”的通常接法是,1&2引脚对应的变压器抽头接为负极,3&6引脚对应的变压器抽头接为正极;但不排除相反的接法,参考下文知识点“正负极不确定的原因”中所述,是由于存在“568A”和“568B”,或者说“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两种网线线序标准。

注:上下文所述“1&2引脚”或“3&6引脚”均指引脚对应的变压器抽头,如 3所示。

图 3 Alternative A(1&2,3&6)数据引脚供电方式

注:10/100BASE-T使用1&2,3&6两对差分双绞线,称为Data/Signal Pair4&5,7&8两对差分双绞线,称为Spare Pair1000BASE-T使用Data PairSpare Pair共四对差分双绞线。

2.2.2 Alternative B(4&5,7&8)空闲引脚供电方式

4所示,1&2&3&6只做数据传输引脚,PSE通过4&5&78空闲引脚(无变压器)为PD供电,把4&5引脚直接连接形成正(或负)极,把7&8引脚直接连接形成负(或正)极,称为“Alternative B(4&5,7&8) —— 基于10/100 BASE-T的空闲引脚供电”。

无论是PSE或是PD,基于“Alternative B(空闲引脚)供电方式”的通常接法是,4&5引脚接为正极,7&8引脚接为负极;但不排除相反的接法,原因同上所述,由于存在568A568B两种网线线序标准,无法确定PD端线序的正负极,因而没有必要规定PSE端线序的正负极。

图 4 Alternative B(4&5,7&8)空闲引脚供电方式

2.2.3 Alternative A & Alternative B供电方式

5所示,由于1000BASE-T使用了全部8根双绞线,没有空闲引脚,所以供电全部从变压器抽头引入或引出。通常接线方式是,PSE1&24&5引脚直接相连作为正极,3&67&8引脚直接相连作为负极;PD端用两个整流二极管电桥,分别将1&23&6引脚的正负极翻转,4&57&8引脚的正负极翻转,翻转后的正负极再直接相连,输入到标准PD模块。

PoH(Power over HDBaseT)也采用这种供电方式。

图 5 Alternative A & Alternative B / PoH供电方式

知识点:正负极不确定的原因

由于EIA/TIA 568布线标准中定义了两种双绞线到RJ45接口的线序标准,即568A568B 6所示,网线两端使用同类线序标准(即568A - 568A 568B - 568B)称为“直连网线或正线”,用于不同类设备间(或者说DCEDTE间)的通信。 7所示,网线两端使用不同线序标准(即568A - 568B)称为“交叉网线或反线”,用于同类设备间(或者说DCEDCE间,DTEDTE间)的通信。 8所示,“交叉网线”正是“1&2”和“3&6”这两对引脚的交叉。

而为了方便后续现场施工布线难度(不再区分直连网线或交叉网线),很多PHY芯片增加了Auto MDI/MDIX Crossover功能(即端口线序自动识别翻转),具有Auto MDI/MDIX Crossover功能的PHY芯片对直连网线或交叉网线无要求,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当前市面所售基本都是直连网线。

图 6 直连网线或正线

图 7交叉网线或反线

8所示,假如PSE端线序为1&2引脚接正极,3&6引脚接负极,当使用“直连网线”时,在PD端线序依然是1&2引脚为正极,3&6引脚为负极;但是,当使用“交叉网线”时,在PD端得到的线序为1&2引脚为负极,3&6引脚为正极。可见,PSEPD间的连接,使用“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在PD端得到的直流电源正负极可能是相反的。这就是,Alternative AAlternative B标准并未对1&23&64&57&8四对双绞线进行正负极性规定的原因,或者说标准的PD芯片前端都要加入整流电桥(可由四个分立二极管组成;也可用单颗整流桥芯片,或由分立MOSFET组成的有源电桥)的原因,目的是将PD端的直流电源正负极翻转过来,保证PD端直流电源正负极性不会反相而烧坏设备。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两种不同的网线线序标准568A568B

图 8 同类设备或不同设备间的连接线序图示

知识点:标准PoE PD前端需要两个整流二极管电桥的原因

图 9 标准PoE PD前端需要两个整流二极管电桥

9 所示,PSE4对差分线各自的正负极性是不确定的,即使4&5引脚为正,7&8引脚为负,但因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的存在,结果是1&2引脚可为正或负,3&6引脚可为负或正。在标准PD前端,用整流二极管电桥BR1将“1&2”和“3&6”这两对引脚的正负极翻转过来,再用整流二极管电桥BR2将“4&5”和“7&8”这两对引脚的正负极翻转过来,再将翻转后的正负极分别连接,作为PD设备的正负极。硬件电路上如此设计,便可以适配“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而不会因错用“交叉网线”导致正负极反相或短路的问题。

图 10 POE PD前端只使用一个整流二极管电桥会导致硬件短路风险

10 所示,假如PSE1&24&5引脚连接后确定为正,3&67&8引脚连接后确定为负,若PD前端只使用一个整流二极管电桥BR1,将1&2引脚和4&5引脚对应的变压器抽头连接后接在整流二极管电桥BR1的其一交流输入端,将3&6引脚和7&8引脚对应的变压器抽头连接后接在整流二极管电桥BR1的另一交流输入端,这种情况下(即PSE端“1&2引脚=正极,3&6引脚=负极,4&5引脚=正极, 7&8引脚=负极”硬件电路条件下),PSEPD的连接只允许使用“直连网线”,若使用“交叉网线”将在PD端造成正负极短路的情况。

另外,若只使用一个整流二极管电桥BR1,在PSE端“1&2引脚=负极,3&6引脚=正极,4&5引脚=负极, 7&8引脚=正极”硬件电路条件下,也只允许使用“直连网线”,“交叉网线”同样将在PD端导致正负极短路的情况。

若只使用一个整流二极管电桥BR1,在PSE端“1&2引脚=正极,3&6引脚=正极,4&5引脚=负极, 7&8引脚=负极”条件和“1&2引脚=负极,3&6引脚=负极,4&5引脚=正极, 7&8引脚=正极”条件下,虽然可以适配具有国际标准的“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但并不能保证用户使用的一定是按照国际标准“568A”或“568B”制作的网线,此种情况下,仍有短路的风险。

综上所述,为了不同品牌或不同设备间标准PoE设备互连安全性,应该在PD前端分别将1&2引脚和3&6引脚经BR1整流,4&5引脚和7&8引脚经BR2整流,再将整流后的正负极连接,即如 9所示的硬件电路接法,其兼容性最好(可以兼容PSE端不同的正负极接线方式),可以适配“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等各种情况,可以防止正负极短路情况的出现。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电源
  • DC
  • AC
  • 稳压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