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DC-DC降压转换器电路的最佳布局规范
0 2023-09-21

了解DC-DC降压转换器电路的最佳布局规范。在实现DC-DC降压转换器时,电路布局与设计同样重要。布局不良会严重降低设计效果。本文将介绍一些最佳布局实践。



良好电路布局的目标





这里有一些良好布局的目标要记住。


  • 控制辐射和感应噪声

  • 减少电路不同部分之间的干扰

  • 减少电路面积

  • 有效的热管理

  • 改善了电压调节和电路效率

  • 避免额外的“创可贴”电路,如缓冲器

  • 增强稳定性


注意:不要对这些关键路径使用自动布线 - 手动布线和设计。


功率转换器电路中的电流环路





功率转换器电路产生大电流,在不同的相位,在两个主回路中循环:关断状态和导通状态,具体取决于MOSFET开关的状态(见图1)。



这些循环的3D几何形状很重要。根据安培定律,在物理环路中运行的电流将形成与电流和环路面积成比例的磁场。然后,根据法拉第定律,该场可以与其他电路环路耦合,在较高频率处具有更多耦合,从而导致有害的串扰。


因此,一般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最小化这些循环的封闭区域。一种直接的方法是使返回路径尽可能与出站路径共线。


想象一个环形天线压扁到一条垂直线 - 它将不再是一个天线。这就是我们将导线绞合在一起以消除耦合噪声的原因。


返回路径





注意,如果给定无限接地平面,返回电流自然倾向于直接集中在出站电流之下(见图2)。我们应该从大自然中汲取这种暗示,提供自然的回归路径; 否则,将引入一个循环并辐射。


电路板的期望结果将是出站和返回电流以有序的已知路径运行。


通常,电路具有多个接地平面:例如,模拟,数字和电源。虽然多年来传统观念已有所不同,但如果提供这些自然回路,我们就不需要划分地平面。实际上,如果计划外的返回电流必须绕过很长的路径,分区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除智能分区之外的自然电流路径可能是最佳解决方案。


最佳实践





当然,关键考虑因素是电源轨进入或源自电路板的位置。如果这些考虑因素在设计师的控制之下,那么应该选择那些以促进良好的布局。请注意,相同的环路原理也应该应用于MOSFET栅极驱动器,因为它也具有大的尖峰电流。


为了进一步控制辐射发射,“20H规则”规定,对于间距为H的层,我们要保留距离电路板边缘至少20H的所有迹线。通常需要使用电源过孔将电源路径推送到其他层以获得紧凑的布局 - 你只需像电源路径中的任何其他元件一样管理这些过孔的效果。电感,电阻和过孔总数都会影响路径性能。


敏感控制电路需要清洁接地。如果我们通过控制器共享的返回路径发送大的脉冲功率返回电流,将产生电压尖峰,这将扰乱控制器的接地,将噪声注入控制电路,这是非常不希望的。我们使用星形接地来避免这种情况(参见图3) - 保持返回路径不共享和分离。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对话周祖成教授 - 清华大学与西门子EDA的合作之旅


  • 相关技术文库
  • 电源
  • DC
  • AC
  • 稳压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