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C89C52MCU的无线测温系统
0 2023-01-31

本51项目基于STC89C52MCU,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显示模块用的是LCD1602,无线模块用的是Nodemcu。

项目用到的编程语言:C,C++,Lua。

实现思路是这样,DS18B20测温,然后数据串行传送给51单片机,然后51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送给Nodemcu,Nodemcu通过其WIFI模块将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上的程序是用Qt编写的GUI。(这里无线传输采用的是无连接的UDP协议)

1. DS18B20温度测量模块

DS18B20是单总线器件,所以时序要求非常严格,程序编写时注意时序,否则读不出温度。DS18B20有寄生供电和单独供电,这里采用单独供电方式。

它的驱动程序如下:

#include"Temp.h"
void delay1ms(unsigned int y)
{
unsigned int x;
for( ; y>0; y--)
{
for(x=110; x>0; x--);
}
}

void Init18b20(){
int i;
DQ=0;
i=60;
while(i--);   //10us左右,一共延时60*10=600us左右。
DQ=1;

while(DQ)
{
i=1;
while(i--); 
}
}

void Writeonebyte(unsigned char ins){
int i=0;
int j=0;
for(i=0;i<8;i++){
DQ=0;
j++;                   //延时1us
DQ=0x01&ins;   //写0或者1,写完以后保持,15us内DS18B20会来采集数据。
j++;
j=6;
while(j--);           //一个写周期至少60us。
DQ=1;                //释放数据线
  ins=ins>>1;      //写下一位数据
}
}

unsigned char Readonebyte(){
int i=0;
int j=0;
unsigned char bi, byte;
for(i=0;i<8;i++){
DQ=0; 
j++;
DQ=1;              //拉低1us后释放,给一个准备读的信号
j++;
j++;
bi=DQ;             
byte=(byte>>1)|(bi<<7);    //读取8位数据
j=5;
while(j--);
}
return byte;
}

void Tempconvert(){
Init18b20();
delay1ms(1); 
Writeonebyte(0xcc);
Writeonebyte(0x44);
}

void Readrom(){
Init18b20();
delay1ms(1);
Writeonebyte(0xcc);
Writeonebyte(0xbe);
}

int Readtemp(){
int temp;
unsigned char tml,tmh;
Tempconvert();
Readrom();
tml=Readonebyte();
tmh=Readonebyte();
temp=tmh;
temp=temp<<8;
temp=temp|tml;
return temp;
}

头文件

#include"reg52.h"
sbit DQ=P1^0;
void Init18b20();
void Writeonebyte(char ins);
unsigned char Readonebyte();
void Tempconvert();
void Readrom();
int Readtemp();
void delay1ms();

2.LCD1602显示模块

这个模块比较简单,注意时序,然后初始化函数里面不要写清屏指令,以免显示的数据一直闪烁。

#include"lcd1602.h"
char init[]="Temp ";
void delay1ms()   //误差 -0.651041666667us
{
    unsigned char a,b;
    for(b=102;b>0;b--)
        for(a=3;a>0;a--);
}

void delay5ms()   //误差 -0.000000000001us
{
    unsigned char a,b;
    for(b=15;b>0;b--)
        for(a=152;a>0;a--);
}
void writecom(int com){
E=0;
RS=0;
RW=0;
P0=com;     //并行送数据
delay1ms(); //送完后保持一下 使其稳定
E=1;           //拉高,让数据发送
delay5ms();
E=0;
}
void writedat(char dat){
E=0;
RS=1;
RW=0;
P0=dat;
delay1ms();
E=1;
delay5ms();
E=0;
}
void lcdinit(){
int i=0;
delay1ms();
writecom(0x06);
writecom(0x0c);
delay1ms();
writecom(0x38);
writecom(0xc3);
for(i=0;i<5;i++)
writedat(init[i]);
}

头文件

#include<reg52.h>
sbit RS=P2^0;
sbit RW=P2^1;
sbit E=P2^2;
void delay1ms();
void delay5ms();
void lcdinit();
void writecom(int com);
void writedat(char dat);

3.Nodemcu模块

手里只有这个MCU,没有ESP8266。其实差不多,Nodemcu就是一个ESP8266的小系统板,然后将一些资源进行二次封装,然后用Lua语言开发。如果是单独的ESP8266模块,就用串口 AT指令调试。 相同的是一开始都要烧固件进去,固件可以自己选,模块都在github上。这个Nodemcu三种工作方式 STA ,AP,STA+AP。 STA模式就是可以像手机一样接到你的路由器上,然后你可以用你的手机电脑通过网络来操纵。AP就是这个模块成为一个热点,你手机电脑可以连接上这个热点,这种方式适用于局域网。STA+AP是都可以的。

本次项目使用STA模式。

代码如下

print('Setting up WIFI...')
wifi.setmode(wifi.STATION)
wifi.sta.config('AP', 'SSID')
wifi.sta.connect()

tmr.alarm(1, 1000, tmr.ALARM_AUTO, function()
    if wifi.sta.getip() == nil then
        print('Waiting for IP ...')
    else
        print('IP is ' .. wifi.sta.getip())
    tmr.stop(1)
    end
end)

cu=net.createConnection(net.UDP, 0)
cu:connect(9999,"ip")
cu:on("receive",function(cuk,c) print(c) end )

uart.setup(0,9600,8,0,1,0)
uart.on("data",
function(data)
print("receive from uart:", data) 
cu:send(data)
end, 0)

这里要注意的是你烧进去的第一个程序,名字必须是init.lua 它上电是从这个文件开始执行的。

最后一点

各个模块的组合,即C语言主函数如下

#include"Temp.h"
#include"lcd1602.h"
#include<reg52.h>
void dlay1ms(int y)
{
int x;
for( ; y>0; y--)
{
for(x=110; x>0; x--);
}
}
void Serialinit(){
TMOD=0x20;
TH1=0XFD;
TL1=0XFD;
TR1=1;
SCON=0x50;    //配置好串口,这里波特率为9600. 只用定时器和串口,不用中断。
}

char list[11]={'0','1','2','3','4','5','6','7','8','9','.'};
char value[4];
int i=0;

void Datapros(int temp){
float fp;
fp=temp;
temp=fp*0.0625*100;     //注意 0.0625*temp是温度,但是乘出来的可能是带小数部分的,你要先把temp变成带小数的,再乘0.0625,否则乘出来的小数部分就被类型转换截掉了。
value[0]=list[temp/1000];
value[1]=list[temp%1000/100];
value[2]=list[10];
value[3]=list[temp%100/10];      //显示一位小数,这种显示算法对数码管也通用。
}

void Lcddisplay(){
lcdinit();
writedat(value[0]);
dlay1ms(20);
writedat(value[1]);
dlay1ms(20);
writedat(value[2]);
dlay1ms(20);
writedat(value[3]);
dlay1ms(20);
}

int main(){
Serialinit();
while(1){
Datapros(Readtemp());
Lcddisplay();
for(i=0;i<4;i++)
{
SBUF=value[i];    //启动串口传输,51单片机的TXD RXD接到Nodemcu上的TX RX上。
while(!TI);
TI=0;
}
}
}

上位机界面用Qt编写。

代码就不贴出来了。效果图已经上传。

整个项目做完以后的总结与不足。

总结:DS18B20时序一定要特别注意。Lcd如果添加了清屏指令,显示温度会闪烁。Nodemcu第一个程序名一定是init.lua。烧写工作有好几种,自己选择。Lua语言需要了解一下,Nodemcu的API需要了解一下。然后就是Qt写的GUI,里面用到的UDP协议,端口和IP要对应好,不然接收不到数据。

不足: DS18B20可以用寄生方式供电,这个我不是很了解,下次可以尝试寄生供电方式工作,这个适合远距离测温。无线数据传说部分可以用更可靠的TCP协议来传输,这个必须要会,下次会尝试使用这个协议来编写上位机程序。采集到的温度没有进行处理,只用来显示了,希望在学习数据库以后加入数据的存储筛选功能。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单片机
  • 嵌入式
  • MCU
  • STM
  • 基于C8051F040和PCA82C250收发器实现智能节电设计

    引言“X型火控系统”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CAN总线方式来实现其内部单体间的通信。CAN总线是一种用于各种设备检测及控制的现场总线,它是一种多主总线,在高速网络和低

    12小时前
  • Linux kernel 同步机制(下篇)

    在,我们讨论了最基本常见的几类同步机制,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相对复杂的几种同步机制,尤其是读写信号量和RCU,在操作系统内核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 读写信号量(rw_semaphore) BKL(Big Kernel Lock,只包含在2.4内核中,不讲) Rwlock brlock(只包含在2.4

    12小时前
  • Linux kernel同步机制(上篇)

    在现代操作系统里,同一时间可能有多个内核执行流在执行,因此内核其实像多进程多线程编程一样也需要一些同步机制来同步各执行单元对共享数据的访问,尤其是在多处理器系统上,更需要一些同步机制来同步不同处理器上的执行单元对共享的数据的访问。在主流的Li

    12小时前
  • Kernel Crypto框架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产生,并且用户也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用户个人数据的价值正逐步高于设备本身。实现数据安全保护的基础是【密钥 + 加密算法】;对于加密算法,kernel其实早在linux-2.5.45版本中就引入了cry

    12小时前
  • Linux 物理内存外碎片化浅析

    本文出现的内核代码来自Linux4.19,如果有兴趣,读者可以配合代码阅读本文。 一、Linux物理内存外碎片化概述 什么是Linux物理内存碎片化?Linux物理内存碎片化包括两种: 1.物理内存内碎片:指分配给用户的内存空间中未被使用的部分。 例如进程需要使用3K byt

    12小时前
  • STM32单片机使用代码清除PCROP

    前言STM32PCROP专有代码读出保护,将某个区域设置为仅允许执行,可防止代码被非法读出与修改。ST网站提供了免费的PCROP参考代码,但是例程中仅仅提供了用

    昨天
  • STM32F4的FPU单元讲解

    浮点运算一直是定点CPU的难题,比如一个简单的1.1+1.1,定点CPU必须要按照IEEE-754标准的算法来完成运算,对于8位单片机来说已经完全是噩梦,对32

    昨天
  • 嵌入式系统之存储器技术

    1.Flash存储器(1)Flash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NORFlash和NANDFlash两种。(2)Flash存储器的特点

    昨天
  • 嵌入式系统接口技术

    上一篇:嵌入式系统之接口技术篇(一)12、PCI接口(1)PCI总线是地址、数据多路复用的高性能32位和64位总线,是微处理器与外围控制部件、外围附加板之间的互

    昨天
  • 基于ARM实现的电台检测控制器硬件设计

    机载电台担负着空空和地空之间通信,为保证电台性能,需要对其进行定检。基于单片机的检测仪存在测量速度慢、可扩展性差的问题;而基于PXI仪器或VXI仪器的检测仪存在

    昨天
  • ARM异常中断的集中总结

    ARM单片机是大多数新手选择的入门切入点,但由于知识的不足,在设计过程中新手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ARM异常中断返回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头疼的问题。在ARM

    昨天
  • 自带内部温度传感器MCU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在很多电子类应用场合中,我们经常需要采集产品工作的周围环境温度,一般采取的方式有两种:1)外加温度传感器2)采用MCU内部温度传感器外加温度传感器会增加产品的成

    昨天
下载排行榜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