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电平转换电路介绍+原理
芒果硬件 2025-05-23

在我们实际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同芯片的引脚工作电压不同的情况。例如MCU引脚经常使用的1.8V、3.3V、5V等,而外部的接口芯片经常使用3.3V、5V等,这会导致电平不匹配需要进行电平转换。下面我们介绍下几种常见的电平转换方法和原理介绍。

i)使用二极管进行电平转换

电路原理:

当INPUT=0时,二极管导通,OUTPUT为二极管上压降,约为0.7V,OUTPUT可以视为输出低电平(这个可能有不能识别的风险);当INPUT=1时,二极管截止,OUTPUT被上拉至+3.3V,OUTPUT输出高电平;

优缺点介绍:

优点:成本低,电路简单

缺点:普通二极管会产生较大的压降,需要选择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保证INPUT=0时,OUTPUT可以视为输出低电平。并且该电路只能单向传输,且INPUT的电平需要大于OUTPUT电平。

ii)使用MOS管进行双向电平转换

电路原理:

当Input=0时,此时 Vgs 约等于1.8V,MOS管导通,Output通过MOS下拉至GND,此时Output输出为低电平;当Input=1时,MOS管截止,Output被上拉至+5V,此时Output输出为高电平;

当Output=0时,MOS不导通,但MOS中的体二极管导通,把Input拉低到低电平,此时 Vgs 约等于1.8V,MOS管导通Input为低电平;当Output=1时,体二极管和NMOS管均截止,Input被上拉至+1.8V,Input输出高电平。

优缺点介绍:

优点:可以双向传输,导通压降小,传输频率可以达到很高(和MOS管的导通,关闭时间有关如下图)

iii)使用三极管进行电平转换

a)使用三极管同向电平转换


电路原理:

当Input=0时,三极管导通,Output通过三极管下拉至0,此时Output输出为低电平;

当Input=1时,三极管截止,Output被上拉至+5V,此时OUTPUT输出为高电平。

b)使用三极管/MOS管反向电平转换

电路原理:

当Input=0时,三极管(MOS管)截止,Output被上拉至+5V,此时Output输出为高电平;

当Input=1时,三极管(MOS管)导通,Output通过三极管(MOS管)下拉至GND,此时OUTPUT输出为低电平。

优缺点介绍:

优点:成本低,由于三极管的特性,当某些外设的驱动能力比较弱的时候,三极管信号输入端可以更小的电流驱动;可以进行反向电平转换,当输入为0的时候输出为1,当输入为1的时候输出为0。

缺点:只能单向传输,只能由Input到Output。另外三极管也会因为 PN 结产生一定的压降,MOS管会由于有一定的Rds(on),因此在选型的时候选择需要压降较低的三极管和MOS管。

iv)电阻,MOS(三极管)器件的选型

电阻:阻值越小,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驱动能力,速率越高,但功耗也越高。一般取值为10K、5.1K、4.7K。

MOS管(三极管):MOS管(三极管)要选择导通压降小的,当考虑转换速度的时候需要选择开通速度合适的MOS管。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元器件
  • 电阻
  • 电容
  • 电感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