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磁炉带给你的惊喜和便捷
大盛唐电子 2023-06-19

多功能电磁炉设计介绍


No.1

原理


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锅的材质必须为铁质或合金钢,以其高磁导率来加强磁感,从而大大增强涡旋电场及涡流热功率。  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但人体只能吸收二价铁,铁锅炒菜中含的是三价铁,然而身体中的还原性维生素可将3价铁转换为2价铁以利吸收。 

No.2

结构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厨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


电磁炉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能够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电子线路系统(含电磁炉线圈盘);二是用于固定电子线路系统,并承载锅具的结构性外壳(含能承受高温和冷热急变的炉面板)。


(1)电子线路系统包括:功率板、主机板、灯板(操控显示板)、温控、线圈盘及热敏支架、风机、电源线等。

(2)结构性外壳包括:炉面板(瓷板、黑晶板)、塑胶上下盖等;

(3)说明书、功率贴纸、操作胶片、合格证、塑胶袋、防震泡沫、包装盒、条码、卡通箱。


1、炉面板:用于承载锅具,有进口和国产,国产A、B级已能满足使用要求。

2、高压主基板:构成主电流回路。

3、低压主基板:用于电脑控制功能。

4、LED线路板:显示工作状态和传递操作指令。

5、线盘:将高频交变电流转换成交变磁场(PAN)。

6、风扇组件:散热辅助元件(FAN),降低炉内元器件温度。

7、IGBT:俗称功率管,通过低电流信号、控制大电流的通断(IGBT)。

8、桥式整流块: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BD101)。

9、热敏电阻件:将热量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10、热开关组件:感应IGBT工作温度,从而保护IGBT由于过热损坏。

No.3

过程与趋势


电磁炉民用化的最早记载是从1957年德国公司开始的,而后在1972年美国也开始了电磁炉的研发,而到上世纪年代初,电磁炉已经在西方普及开来了。美国研究电磁炉历史悠久,100多年前已研制出电磁炉,由于该种电磁炉热效率不是很高,并且易产生工频噪声,所以没有大量推广。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研制出高频电磁炉(工作频率20一50KHz),紧接着日本也研制出高频电磁炉。国内电磁炉市场最初的启动时间是上世纪年代末,在年代初期,由于技术不过关,难以适应国内电网质量不稳定以及中国人大火爆炒的饮食需求,曾经一度出现过空档期,直到世纪末才出现起色,并引起国内家电行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家电品牌以及新品的诞生。国内电磁炉市场比西方发达国家至少晚了5-10年的时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元器件质量的提高,国产电磁炉己走向成熟。


国内电磁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代产品有环保牌(包括雅达)电磁炉等,其特点为采用独立振荡单元,多个功率管并联、驱动放大电路采用分立元件,电路可靠性较好,工作稳定,缺点是电路复杂,维修不太方便。


第二代产品有上海德兴和富士宝电磁炉、控制电路用3片LM339、采用大回环振荡工作原理,保温功能用硬件电路实现(用74Lsl45),功率管用IGBT,可靠性尚可,缺点是电路较复杂,返修率略高。


第三代产品有美的PSD系列产品和浙江永康公司电磁炉产品等。美的PSD系列产品采用大回环振荡原理,其保护电路做得非常完善,重点解决了工作过程突然拔电烧机等长期困扰国内其他厂家的难题,是国内第一款较成熟的采用IGBT的电磁炉产品。其缺点是电路偏复杂,维修不太方便。佳玲电磁炉由深圳拓邦公司开发生产控制板部分,采用独立振荡单元,其可靠性很好。缺点是电路较复杂,生产测试不方便。


第四代产品有美的PD系列产品和广东南海威利宝电磁炉等。美的PD系列产品特点是电路设计简单可靠,工作可靠性很好,并且PD系列产品成本有所降低。威利宝电磁炉由深圳拓邦公司设计生产控制板部分,是国内第一家改进松下电磁炉方案较为成熟的产品,其可靠性指标与松下电磁炉相当。

No.4

方案介绍



 



本方案适用于家用电磁炉,最大功率可达 15 千瓦,可支持高瓦数的爆炒功能,或需要线性功率调整及小功率连续加热来保持沸点、保温等功能,并具备硬件安全保护机制实现高效、安全特点。

电磁炉方案分别为:单管方案、半桥方案与全桥方案。单管方案适合 2 千瓦以下 ( 目前多数应用于家用电磁炉 ) ;但如需高瓦数的爆炒功能,功率则需到达 3 千瓦 ~ 15 千瓦,或需要线性功率调整及保持沸点、保温等功能时就需使用半桥方案;工业加热类超过 15 千瓦,则需采用全桥方案。新唐半桥电磁炉方案采用工业级工作温度达 -40°C ~ 105°C 微控制器作为主控,内嵌硬件安全保护机制实现高效、安全特点,最大功率可达 15 千瓦,支持线性功率调整及小功率连续加热 ( 保持沸点、保温等 ) 功能,另提供多头灶方案实现集中控制、协调分配总功率。

单头灶 / 双头灶

▶ 方案介绍:

● Arm® Cortex®-M0 ,高达 48 MHz,可快速检测、实时调整功率与安全保护

● 内建 12 位 6 通道 ADC, 2 个比较器

● 多通道精准检测:电网电压、电流、IGBT 温度、线盘温度、锅底温度、过零检测等

● 内建 48 MHz 16 位 6 通道 PWM ( 互补带死区 )

● 高效控制 IGBT 开关,提升效率且延长使用寿命

● 死区可调,相容多种 IGBT

新唐NuMicro® Mini57为Cortex®-M0 32 位 微控制器系列,其特点为宽电压工作范围2.1V至 5.5V 与 - 40 ℃ ~ 105 ℃ 工作温度、内建 22.1184 或 48 MHz 高精度 RC 晶振 ( ± 1 % 精确度,25 ℃ 5V ) 、4 KB SRAM, 1.5 KB SPROM 、支持 8 阶PGA放大器 、并内建Data Flash、欠压检测、丰富外设、整合多种串行传输接口、高抗干扰能力 ( 最高到8 kV ESD/4 kV EFT ) 、支持在线系统更新 ( ISP ) 、在线电路更新 ( ICP ) 与在线应用程序更新 ( IAP ) ,提供封装有TSSOP20、TSSOP28、QFN33 ( 4mm*4mm与5mm*5mm ) 与LQFP48。


▶ 安全保护机制:

● 过温、过压、过流、浪涌等输出保护( 外部信号可开关 PWM 及设置输出状态,实现快速保护 )

● 集中控制、协调分配总功率

多头灶( 最高达 5 头 )

▶ 方案介绍:

● Arm® Cortex®-M4 ,高达 72 MHz,可快速检测各灶的过温 / 过压 / 过流,实时调整分配功率与安全保护

● 12 位 16 通道 ADC,2 个比较器

● 多通道精准检测:电网电压、电流、IGBT 温度、线盘温度、锅底温度、过零检测等

● 144 MHz ,16 位 12 通道 PWM ( 互补带死区 )

● 高效控制 IGBT 开关,提升效率且延长使用寿命

● 死区可调,相容多种 IGBT

新唐NuMicro® M451基础系列是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新一代 32 位 的微控制器,宽工作电压 ( 2.5V ~ 5.5V ) ,工业级温度 ( - 40 ℃ ~ 105 ℃ ) ,内置 22.1184 MHz 晶振 ( 在25 ℃ ,5V时精度1 % ) ,32K SRAM,可配置Data Flash,16位精度 PWM ( 最多12通道 ), 4通道 32 位 定时器, 最多5通道支持LIN和RS-485的串口, CRC校验强抗干扰性 ( ESD 8 kV 、EFT 4 kV ) ,封装类型有LQFP48、LQFP64和LQFP100。


▶ 安全保护机制:

● 安全保护机制:过温、过压、过流、浪涌等输出保护( 外部信号可开关 PWM 及设置输出状态,实现快速保护 )

● 集中控制、协调分配总功率


▶ 方案特色:

● 支持线性功率输出与小功率连续加热、保持沸点、保温功能

● 半桥电路灵活调整上下臂 IGBT 充放电时间

● 多重安全快速保护:颠锅、过温、过压与过流等, 12 位 6 信道 ADC,2 个比较器等信号硬件直接开关 PWM

● 提升效率且延长使用寿命:16 位 PWM ( 互补带死区 ) ,可高效控制 IGBT 开关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硬件
  • 原理图
  • 信号完整性
  • EMI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