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装进了手机的UWB” 技术 和“ 被小型无人机驮起来的激光雷达 ” 技术 。 把它们放到一起介绍的一个原因是它们的测量精度都达到了厘米级,另一个原因是它们走的是“平民化”路线,让雷达技术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小米的UWB技术
10月12日,小米推出“一指连”概念,发布了UWB技术, 实现手机对智能设备的厘米级定位,指向智能设备可直接控制,角度测量精度达±3°。
实现“一指连”需手机与智能设备内置UWB芯片及阵列天线,通过天线排列及算法,可精准空间定位。UWB技术区别于窄带宽通信系统,它拥有500MHz及甚至以上的超大带宽来传输信息,将定位精度提高至厘米级别。
更多关于超宽带基础知识的内容请点击:
10月14日,大疆发布的DJI L1,集成了Livox 激光雷达 、测绘相机、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和三轴增稳云台等模块。它搭配经纬 M300 RTK 与大疆智图软件,可实现全天候、高效率、高精度实时三维数据获取及复杂场景下的后处理重建。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DJI L1 可实时生成具有真实色彩的高密度点云,配合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保证数据准确性,后处理点云精度可达厘米级。无论是建筑、桥梁、输电线路还是杆塔,皆可高度还原。
可以看到,商用小型无人机系统的市场趋势是其性能不断提高,并且已经开发出了可以在小型无人机系统上工作的微型雷达、高光谱能力以及激光雷达(LIDAR)等有效载荷。
关于小型无人机的更多能力,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份兰德公司的报告《RAND Small UAS Adversary Capabilities》,全文共147页。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当前在用的系统有哪些性能,关于这些性能的潜在发展,市场趋势是什么?
-
在下一个5-10年里,小型无人机系统的哪些功能可能被用于恶意目的?
-
这些系统对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的探测、识别、分类和应对工作构成了哪些挑战,以及对其未来的反小型无人机行动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