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5G已是通信行业里一直在持续的竞争焦点。可就在关于5G的话题不断之时,卫星通信这个“新技术”也悄悄地变成一个热议的焦点。
此前就有马斯克一直在实施的“星链计划”,国内也一直有这样类似的计划。不少相关企业还都发射了先导卫星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测试。
例如,航天科技的鸿雁融合星座,航天科工的虹云星座,中国电科的行云星座等等。
而随后当空天海地一体化通信技术的6G概念出来之后,卫星通信则就变得更加热门起来。
最近,据了解国内将正式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而关于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事,有不少业内外人士认为,该公司将成为继中国广电之后的国内第五大通信运营商。甚至还有人说将来,卫星通信的互联网会取代地面蜂窝通信网络,并可能会取代传统通信运营商。。
那么,基于地面蜂窝通信网络的“传统”通信运营商真的在未来会被卫星通信网络的“新型”通信运营商所取代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在小编看来,不管通信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但至少在目前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传统运营商的地面通信网络与卫星通信网络都不会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即便是从需求、应用、技术等多个维度去考量,卫星通信与4G/5G等地面移动通信也还是互补的关系。这两种通信网络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及不同场地的通信需求而互为补充,从而达到真正的无缝连接。
从通信能力看,地面蜂窝通信网络的通信容量、基站的数量肯定是远远大于卫星通信的。此外,在室内,隧道等场地内的信号覆盖能力肯定也是卫星通信无法比拟的。
而从建设成本方面来看,地面蜂窝通信网络的建设及运维成本也远低于卫星通信。
据悉,卫星通信系统,一般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等四部分组成。这一整套系统的建设及运维成本,可比地面蜂窝通信网络系统要复杂得多。
别的不说,就是发射卫星,肯定就要比建基站要难得多而且花的钱也更多。
当然,在广域信号覆盖方面,卫星通信也有地面蜂窝通信网络所比拟不了的优点。特别是在海洋、沙漠、天空等地区,卫星通信就特别有优势。
毕竟,在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浩瀚海洋里怎么去建基站呢?这个难题还真只有卫星通信能解决。
据了解,未来全球5G基站数将超过1000万,而低轨通信卫星的数量则大约在万级以内。
仅从这个对比数据,这就注定了卫星通信在用户规模、产业规模等方面只能是地面蜂窝通信网络的补充。
而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建设及运维成本极高,让卫星通信的使用费用也高的让大部分人接受不了。
据悉,目前仅一部卫星电话的售价就在近万元以上。而便携式卫星通信的接收设备,也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购买这些使用卫星通信的硬件,往往就已经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了。可更贵的则是通信费用。用卫星电话拨打电话,每分钟的话费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而如果卫星电话上网,那就更贵了。每月5980元的资费里套餐内流量仅有6GB,最短合约期还得3年。
即便是现在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星链计划”,其使用费用也并不便宜。
据SpaceX发给客户的资料内容显示,星链互联网通信服务费用为99美元/月。同时,还需要一次性支付售价499美元购买包括一个无线网络路由器、一个安装三脚架和一个用户终端在内的“星链”套件。而星链互联网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会从50MB/S到150MB/S不等,延迟在20MS到40MS左右。。
这样高额的使用成本,显然是大多数人难以承受的。
因此,建设卫星通信网络,更多也是为了解决在海洋、沙漠、天空,以及在草原、高原、戈壁等偏远地区里,飞机、船舶及科考场景中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与高速连接的问题。
在城市、乡村等人口密集区域里,人们的通信需求及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则仍将以4G/5G等地面蜂窝通信网络为主。
“星链计划”的推进者马斯克也曾表示过,“星链将为那些接入不可靠、价格昂贵或完全无法使用的地区,提供高速宽带互联网业务”。
当然,在未来的6G通信里,6G大概率会变成一个空、天、地、海泛在的移动通信网络。
届时,星地融合的空、天、地、海一体化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则将在多种业务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于环境监测、森林无人机巡检、远洋集装箱信息收集等具有海量连接的通信业务场景里,卫星通信的应用价值就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可以预见,今后海上航行中的货船与游轮都可以通过卫星来实现实时监控甚至无人驾驶了。。
那么,在星地融合的空、天、地、海一体化高速移动通信网络里,三大运营商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巨无霸呢?这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