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线OTA测试的两个核心指标(TRP和TIS)之一,TIS值代表了天线接收性能(其实也是整机性能)的优劣。相比于TRP,TIS值和天线性能的关系相对复杂,并非直观易懂,以至于很多人说不清楚这个概念的定义,或者即使知道定义,也不明白这个量和天线性能究竟什么关系。
比如,我甚至听业内一些工程师认为天线效率越低,TIS表现越好。按照这个逻辑,不需要接天线最好了,接收机可以直接检测宇宙背景辐射了……另一个常见的谬误,是认为天线效率和TIS成简单的反比,效率增加1dB,那么TIS减小1dB。
本文尝试简单描述TIS和天线效率的关系,方便以后查阅。
假设接收天线的输出位置处,信号强度为SA,天线噪声温度为TA,OTA测量室物理温度为 TP,来自设备其他有源部件的导致TIS指标de-sense的噪声为Td,天线效率为η,那么接收天线输出口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分别可以表示为
其中,a为与接收天线的效率之外其他所有参数相关的一个常数(为了计算方便),k为玻尔兹曼常数,B为频带宽度。
假设接收天线的后面的RF链路的总增益为G,等效噪声系数为F,那么RF链路的末端处信噪比为
由上式可见,接收机RF链路输出端的信噪比随着天线效率增加而提高,但并非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