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生高度
一位20岁的年轻小伙有个规划,30年后自己公司年创收30亿,那么在这之前他可能会干什么?
针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他可能在大学四年学好理工科。学理工科可能赚不到很多钱也不怕,想想在50岁的时候就能赚30亿就干劲十足。
大学毕业之后可能找了份工程师的底层工作,不过没关系,接下来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达到50岁时的目标。
说到底,有了职业规划、有了自信心才能坚持下去。
要想成功,注意培养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先定一个小目标,并实现它,逐渐把自己的野心养肥。这样一步一步走下去,前景会越发明朗。
自信度低,职业规划的时间长度相对会短一些,能达到的高度也要低一些。
而自信足够大,那就要把眼光放更长远,来思考职业规划的问题。
现在从事的工作,长远来看是对将来的事业有帮助的,不要为了眼前三五年的蝇头小利而纠结。
同样是一份全职工作,可以认为你的付出只与工作时长有关。因为工作时长消耗的是生命剩余长度,业余时间才叫生活。
一份好的工作,除了提供给你生存必要的工资,另外还能提供能力、资历的增长,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在年轻时,要把成长当作最大的收入,这才是最大的耐心和智慧。
试想一下,相对于刚毕业的小年轻,你的优势是什么?
为了掌握主动权
实际上没有能力、资历的增长就不会有收入的增加,当公司招来一批批年轻人时就很危险。
大概可以按照年龄把职场人群划分为25-35岁、35-45岁以及45-55岁这三个群体,他们挣钱方法一般是不一样的。
25岁到35岁这个群体,他们拼体力和智力。对他们来说,年轻就是本钱,要靠体力去换取经验、能力与资源的增长。
36岁到45岁这个群体,他们拼智力和资源。没有了年轻人的体力与精力,更多依靠年轻人所缺乏的经验或者资源才不被公司裁掉。
46岁到55岁这个群体,他们拼人脉和资本。行业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财力也达到一定高度,业内人脉多少也有一些。这个阶段可以考虑创业,也可能进管理层,或者继续与年轻人拼杀。
总结
为了能坚持下去,达到一定的职业高度,并且掌握人生的主动权,职业规划是必要的。善于思考、规划与总结的人生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