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求量身定制的IoT专用MCU
0 2023-03-16

世界正在快速进入万物互联的IoT时代,智能手机、智慧家庭、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小到家庭中的智能门锁,大到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电灯杆”,都属于IoT设备的范畴。尽管IoT的具体应用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但对于IoT边侧设备的要求却呈现出相当的一致性,即:低功耗、更强的计算能力、安全性和连接性。

这对IoT边侧设备的设计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为这些设备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器,则是诸多挑战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微控制器(MCU)诞生在“前IoT时代”,主要是为了满足某个或某些市场应用需求而设计,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但并非专为IoT而打造,因而难以同时满足上述大部分或全部需求,比如兼顾更强的计算能力和低功耗。而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则主要适用于运行移动操作系统的相对复杂的多功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和智能网联汽车等。

虽然与多核MCU一样可以拥有多个Arm内核,但应用处理器通常还会包含几个GPU、缓存、存储控制器等,构成一个大型的SOC,以便管理更复杂的系统并处理多种应用需求,其成本和功耗对于大量功能相对简单的非核心IoT边侧设备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可见,无论是通用MCU还是应用处理器都不是IoT设备的理想选择,这一巨大的新兴市场需要根据其需求量身定制的IoT专用MCU。

传统的应用处理器和MCU难以满足IoT设备的需求

赛普拉斯早已预见到这一市场机会,利用其在MCU和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领域的多年积累,于2017年推出了专为IoT边侧设备而打造的MCU -- PSoC 6系列,既能够提升IoT智能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安全性,又不必牺牲功耗和成本。PSoC 6采用超低功耗40纳米SONOS工艺,拥有Arm®Cortex®-M4 和 M0 双核架构,并具有可选的有线和无线连接能力、领先业界的CapSense电容感应技术,以及可编程外设。同时,它还集成了基于硬件的安全执行环境、安全数据存储和传输加密功能。

PSoC 6双核MCU系统架构

PSoC 6具有多种功耗模式,通过动态调节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可同时兼顾设备对计算能力和功耗的要求。其双核架构还可以用M0 内核处理非计算密集型工作,同时使耗电较高的高性能M4内核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更高的能效。

PSoC 6的五种功耗模式

PSoC 6 可同时支持多种安全环境,而无需使用外部存储器和安全元件。用户可对其安全需求进行自定义,并选择不同的片上安全存储器大小,还可通过集成的硬件安全处理器执行包括DES//TDES/AES对称加密和RSA/ECC非对称加密在内的业界标准加密算法。此外,PSoC 6还提供了内部安全存储空间,可存储固件、应用数据和各类安全资产(如秘钥等)。

PSoC 6基于硬件的安全执行环境在无线或有线连接的环境下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PSoC 6提供了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适应不同的IoT应用需求。其中包括M4单核的PSoC 61基础系列、M0 /M4双核的PSoC 62高性能系列、集成BLE并支持WICED WiFi和蓝牙的PSoC 63连接性系列、具有可信任根的PSoC 64安全MCU系列。各系列中均有部分产品已经量产,还有更多的产品处于概念、研发、样片的阶段,预计2019年内将有多达10几款产品可提供给客户进行评估和生产。

PSoC 6各产品线

经过两年的发展完善和市场检验,PSoC 6现已成为IoT专用MCU中的佼佼者,在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健康管理等领域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是IoT边侧设备开发者的理想之选。

PSoC 6获得美国《EE Times》2017年度电子产品创意奖和《Electronic Products》2017年度产品奖

为便于您进行基于PSoC 6的IoT产品开发,赛普拉斯为您准备了多种软硬件开发工具。通过免费的、拥有图形用户界面的PSoC Creator集成开发环境,用户只需在设计图中拖放预先定义好的各种模拟和数字“元件(Component)”,并进行简单的配置,即可很方便地进行开发,大大加快您的开发进度。目前,PSoC Creator可提供多达150种预先定义并验证好的外设元件。使用这些元件,产品开发就像搭积木那样简单。

PSoC 6功能模块配置示意图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物联网
  • 蓝牙
  • WIFI
  • LoRa
  • 关于物联网应用难题解决方案

      2003年,全球仅有5亿多台联网设备,人均只有0.08台,也就是说平均每人只有0.02台设备可连接至互联网。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至125亿,平均每人几乎拥

    05-29
  • 采用RT5350或MT7620的智能家居整体方案设计

    设计思路: 作为智能家居系统,首先要有能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终端设备,比如用于采集空气质量数据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煤气浓度传感器(防煤气溢出中毒)/PM2.5传感器等,还有能够控制照明设备通电/断电/改变照明亮度/改变灯光颜色的智能开关设备,以及控制窗帘

    05-29
  • MEMS传感器技术的价值

      感测器已成为物联网装置的标准配备,其所采集的各种数据,不仅有助实现智慧应用,若再结合云端资料库的巨量资料分析技术,更能提高感测数据的附加价值,甚至创造出新的

    05-29
  • 智能家居首选的无线连接方式是谁?

      无线技术的普及在这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WiFi、Zigbee和蓝牙是当前连接智能家居产品和移动设备的主要手段。  WiFi  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

    05-29
  • 物联网系统的无线连接与典型应用

      物联网受到很多当之无愧的关注是因为它提供了很多潜在的好处。而IoT-connected节点安装在5、10年或以上是投机和市场研究的主题(以及猜测,),有一件

    05-29
  • 高度智能化物联网网关应具备哪些能力

      互联网的普及,使很多了解互联网的人都知道网关这么一个名词,网关(Gateway)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在Internet网中,网关是一种连

    05-28
  • 带你快速区分蓝牙和NFC

      手机NFC和蓝牙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广泛应用,原理上都是无线电传输技术,但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蓝牙(Bluetooth)  是一种近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讯

    05-27
  • 应该如何考虑ESD保护方式

      “双二极管”是IC片上与片外最常见的ESD保护方法之一。该方法易于实现,占用面积最小,寄生电容小,漏电流也低,优点很多。  但是,对于物联网应用,“双二极管

    05-26
  • 一文详细分享蓝牙发展史及各版本技术特点

      自2014年12月发布蓝牙4.2标准以来,时隔1年多后,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SpecialInterestGroup)于本周五透露新一代蓝牙标准

    05-26
  • 一文详解zigbee协议栈各层的系统

      随着传感器网络的大肆应用;随着物联网概念的爆发;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在自身附近几米范围内通信的要求,这样就出现了个人区域网络PAN(Perso

    05-26
  • 了解智能家居技术的几个标准

      家里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为什么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下工作,是因为有Wi-Fi吗?如果在外面没有Wi-Fi的情况下,为什么还可以看到家里的情况?在采访智能家居企业的

    05-25
  • 如何使用Dialog GreenPAK SLG46620V创建智能数字调光器设计

    术语和定义CMIC:可配置混合信号IC(ConfigurableMixed-SignalIntegratedCircuits)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

    05-24
下载排行榜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