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为JM12864或FYD12864(带字库),我用这两种型号的屏没问题, 4行*8列汉字=32 串行通信 接/口P1.5--P1.7,可根据你的电路修改相应的接口。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voidLCD_ini(); void ascii_c...
整流器是常用设备之一,通过整流器,我们能够对电流类型加以转换。为增进大家对整流器的认识,本文将对整流器、整流器的工作原理予以介绍。如果你对整流器或者整流器的相关知识具有兴趣,不妨和小编继续往下阅读哦...
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目前在芯片方面的成就还未达到世界巅峰。但是,小编相信中国的芯片水平将会领先世界。为增进大家对芯片的了解,本文将对电源管理芯片予以解读。本文中,你将对电源管理芯片的发展必要性...
存储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基于存储技术,我们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上。那么对于存储设备而言,有哪些因素对它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呢?其中一个,便是存储介质。为增进大家对存储的认识,本文将对存储介质予以介绍。如...
逆变器,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此,就机械等相关专业的朋友,对于逆变器通常都较为了解。为增进大家对逆变器的认识,本文将对光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分布式逆变器等内容予以介绍。如果你对逆变器相关内容...
UPS电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间断电源。通常情况下,UPS电源都带有保护作用。为增加大家对UPS电源的认识,本文将对UPS电源的内部结构以及UPS电源的防雷误区予以介绍。如果你对UPS电源具有兴趣,不妨和小编一同往下...
pwm在现代电子器件中使用较多,pwm作为控制技术之一,实现了自身价值。为增进大家对pwm的了解,本文将对pwm、pwm原理、pwm优点等内容予以介绍。如果你对pwm具有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一、PWM简介...
需要一个电路电路要求: 由于负载电流不大,打算用分立元件做,电路越简单越好。前几天画了个图:电路实际验证: 小磁环的初级7T + 7T ,次级绕了9T 。 3V 输入电压时的电源电流:没有低电压的1N5819 ,使用1N4148 做桥式整流电压损耗较大,就重新绕了次级线圈。 实测数据如下: 希望加上光耦反馈,让输出电压在负载变化时保持稳定。 用两个1.8 ~ 2.0V 左右的发光二极管串联代替稳压管,效果还可以。 R2 可以在200 ~ 470 欧间选取,阻值大一点,效率会有提升。 次级绕组一般在10 多圈吧,11 ~ 15T 间,不要绕太多。
产生SSN的主要机制有三种:感性串扰、δ - I 噪声和电源压缩 当所有驱动同时切换时,会产生SSN噪声。从攻击信号到受害信号的相互耦合以及与电源和接地路径的电感相关的δ - I 噪声是在攻击信号上升/下降时间产生噪声的主要机制。侵害信号的di/dt是造成这种噪声的原因。水平结构(传输线和面)和垂直结构(电线、球和过孔)都会产生SSN串扰,如下图所示: 感性串扰 电感耦合通常是SSN的主要机制。当来自一个导体的电流产生磁场时,磁场与另一个导体耦合并在其上产生电压。方程为: 其中m是侵害信号和受害信号之间的互感。当驱动电流恒定时,感性耦合不会发生。只有当电流随时间变化时才会发生。与攻击驱动器相关的导体在信号波形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内产生磁场模式的变化,并将噪声电压耦合到受害导体。感性耦合的大小与攻击信号和受害信号的平行长度成正比。 δ- I 噪声 当大量电流试图通过少量导体进入或退出封装时,就会产生δ - I 噪声。当许多驱动器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时,信号电流进入信号引脚,必须通过地引脚退出。同样,当这些驱动器从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时,电流必须通过电源引脚进入。方程为: 式中L为与电流路径相关的电感,通常以功率路径或地路径的自感为主。与感性耦合一样,δ - I 噪声仅在信号转换期间发生,因为这是电流作为时间函数变化的唯一时间。当驱动电流恒定时,δ - I 噪声不会发生,因为没有di/dt产生噪声。 电源压缩 电源压缩噪声是设备内本地电源和地之间电压的变化。电源和地之间的电压差使电路能够执行其任务,而这种变化会影响硅的性能。 当输出缓冲器改变其状态时,输出结构将瞬间构建从电源轨道到地的低阻抗路径。输出转换导致输出充电或放电,要求输出负载上的电流立即可用,以达到所需的电压水平。局部电容提供瞬态电流所需的存储能量。这降低了本地电压并从外部引入电流。流过电容的电流产生电压变化。方程为: 电源压缩不会立即发生,而是在驱动器完成转换后很长时间内发生,只要电流流过电容。 案例 这里我们来看一个更加完整的案例:Case1: 储存芯片采用理想电源供电原理图和结果如下:Case2:存储芯片采用PDN网络供电,电源和信号网络分开Case3:存储芯片采用PDN网络供电,信号和电源网络耦合在一起Case4: 存储芯片采用PDN网络供电,信号和电源网络耦合在一起,存储芯片有抽电流负载总结:1.信号和电源的耦合在存储芯片上更容易观察,主要原因是两个:a.存储芯片是并行接口,多个数据一起同时工作;b.存储芯片(DQ信号)是单端信号,对噪声更加敏感;2.从Case1-Case3我们可以看到电源对信号的影响非常明显,如低压大电流的场景,信号参考电源的场景等;3.Case2和Case3说明电源和信号是整体耦合,如电源噪声可以通过GND网络传递给信号,如下面的图片所示:4.从案例4可以看到,负载的动态效应对信号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