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模电感(扼流圈)选型

    1 共模电感原理在介绍共模电感之前先介绍扼流圈,扼流圈是一种用来减弱电路里面高频电流的低阻抗线圈。

    前天 76浏览
  • TL494反相降压-升压转换器电路工作原理、电路设计、计算、测试

    降压-升压转换器是一种 DC-DC 转换器,使用降压和升压转换器的相同原理。采用简化的组合电路。

    前天 64浏览
  • 电流检测,采样电阻Rshunt切换电路设计

    关注回复“加群”,加入硬件电子学习交流群。这个电路图来自德州仪器的技术文档ZHCABK5:电流检测放大器的满量程和动态范围注意事项。

    04-23 86浏览
  • 简单聊无源器件与有源器件的区别

    简单地讲就是需要能(电)源的器件叫有源器件,无需能(电)源的器件就是无源器件。有源器件一般用来信号放大、变换等,无源器件用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通过方向性进行“信号放大”。电容、电阻、电感都是无源器件,IC、模块等都是有源器件。(通俗的说就是需要电源才能显示其特性的就是有源元件,如三极管。而不用电源就能显示其特性的就叫无源元件)。   1. 无源器件:  如果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其内部没有任何形式的电源,则这种器件叫做无源器件。  从电路性质上看,无源器件有两个基本特点:  (1) 自身或消耗电能,或把电能转变为不同形式的其他能量。  (2) 只需输入信号,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正常工作。  2. 有源器件:  如果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其内部有电源存在,则这种器件叫做有源器件。  从电路性质上看,有源器件有两个基本特点:  (1) 自身也消耗电能。  (2) 除了输入信号外,还必须要有外加电源才可以正常工作。  由此可知,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对电路的工作条件要求、工作方式完全不同,这在电子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  一、常见的无源电子器件  电子系统中的无源器件可以按照所担当的电路功能分为电路类器件、连接类器件。  1. 电路类器件  (1) 二极管(diode)  (2) 电阻器(resistor)  (3) 电阻排(resistor network)  (4) 电容器(capacitor)  (5) 电感(inductor)  (6) 变压器(transformer)  (7) 继电器(relay)  (8) 按键(key)  (9) 蜂鸣器、喇叭(speaker)  (10) 开关(switch)  2. 连接类器件  (1) 连接器(connector)  (2) 插座(shoket)  (3) 连接电缆(line)  (4) 印刷电路板(pcb) 无源元件主要是电阻类、电感类和电容类元件,它的共同特点是在电路中无需加电源即可在有信号时工作。   1.电阻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阻阻碍电流的性质称为电阻。在电路中起阻流作用的元器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电阻器的主要用途是降压、分压或分流,在一些特殊电路中用作负载、反馈、耦合、隔离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字母R。电阻的标准单位为欧姆,记作R。常用的还有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00KΩ  2.电容  电容器也是电子线路中最常见的元器件之一,它是一种存储电能的元器件。电容器由两块同大同质的导体中间夹一层绝缘介质构成。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时,电容器上就会存储电荷。一旦没有电压,只要有闭合回路,它又会放出电能。电容器在电路中阻止直流通过,而允许交流通过,交流的频率越高,通过的能力越强。因此,电容在电路中常用耦合,旁路滤波、反馈、定时及振荡等作用。  电容器的字母代号为C。电容量的单位为法拉(记作F),常用有μF(微法)、PF(即μμF、微微法)。1F=1000000μF 1μF=1000000PF   电容在电路中表现的特性是非线性的。对电流的阻抗称为容抗。容抗与电容量和信号的频率反比。  3.电感  电感与电容一样,也是一种储能元器件。电感器一般由线圈做成,当线圈两端加上交流电压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这种阻碍称作感抗。感抗与电感量和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它对直流电不起阻碍作用(不计线圈的直流电阻)。所以电感在电子线路中的作用是:阻流、变压、耦合及与电容配合用作调谐、滤波、选频、分频等。  电感在电路中的代号为L。电感量的单位是亨利(记作H),常用的有毫亨(mH),微亨(μH)。1H=1000mH 1mH=1000μH  电感是典型的电磁感应和电磁转换的元器件,最常见的应用是变压器。  二、常见的有源电子器件  有源器件是电子电路的主要器件,从物理结构、电路功能和工程参数上,有源器件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两大类。  1. 分立器件  (1)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ipolar transistor),一般简称三极管,bjt  (2)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ive transistor)  (3) 晶闸管(thyristor),也叫可控硅  (4) 半导体电阻与电容——用技术制造的电阻和电容,用于集成电路中。  2. 模拟集成电路器件  模拟集成电路器件是用来处理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的集成电路器件。  基本模拟集成电路器件一般包括:  (1) 集成运算放大器(operation amplifier),简称集成运放  (2) 比较器(comparator)  (3) 对数和指数放大器  (4) 模拟乘/除法器(multiplier/divider)  (5) 模拟开关电路(analog switch)  (6) pll电路(phase lock loop),即锁相环电路  (7) 集成稳压器(voltage regulator)  (8) 参考电源(reference source)  (9) 波形发生器(wave-form generator)  (10)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3. 数字集成电路器件  (1) 基本逻辑门(logic gate circuit)  (2) 触发器(flip-flop)  (3) 寄存器(register)  (4) 译码器(decoder)  (5) 数据比较器(comparator)  (6) 驱动器(driver)  (7) 计数器(counter)  (8) 整形电路  (9)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10)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mpu)  (11)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mcu)  (12) dsp器件(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有源元器件是电子线路的核心,一切振荡、放大、调制、解调,以及电流变换都离不开有源元器件。  不依靠外加电源(直流或交流)的存在就能独立表现出其外特性的器件就是无源器件。之外就是有源器件。  所谓“外特性”就是描述器件的某种关系量,尽管是使用了电压或电流,电场或磁场压力或速度等等量来描述其关系。  无源器件的外特性却与他们是否作为策动源而存在没有关系。无源与有源的概念不仅仅在电学元件中有,在机械,流体,热力,声学等领域均有这种概念。

    04-23 86浏览
  • MOSFET选型注意事项及应用实例

    MOSFET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中,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MOSFET的优势在于:首先驱动电路比较简单。

    04-22 105浏览
  • MOSFET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详解

    1.概述 MOSFET的原意是: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即以金属层(M)的栅极隔着氧化层(O)利用电场的效应来控制半导体(S)的场效应晶体管。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也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但通常主要指绝缘栅型中的MOS型(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简称功率MOSFET(Power MOSFET)。结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一般称作静电感应晶体管(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SIT)。其特点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热稳定性优于GTR, 但其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的电力电子装置。 2.功率MOS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功率MOSFET的种类: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按栅极电压幅值可分为;耗尽型;当栅极电压为零时漏源极之间就存在导电沟道,增强型;对于N(P)沟道器件,栅极电压大于(小于)零时才存在导电沟道,功率MOSFET主要是N沟道增强型。 2.1功率MOSFET的结构 功率MOSFET的内部结构和电气符号如图1所示;其导通时只有一种极性的载流子(多子)参与导电,是单极型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mos管相同,但 结构上有较大区别,小功率MOS管是横向导电器件,功率MOSFET大都采用垂直导电结构,又称为VMOSFET(Vertical MOSFET),大大提高了MOSFET器件的耐压和耐电流能力。 按垂直导电结构的差异,又分为利用V型槽实现垂直导电的VVMOSFET和具有垂直导电双扩散MOS结构的VDMOSFET(Vertical Double-diffused MOSFET),本文主要以VDMOS器件为例进行讨论。 功率MOSFET为多元集成结构,如国际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HEXFET采用了六边形单元;西门子公司(Siemens)的SIPMOSFET采用了正方形单元;摩托罗拉公司 (Motorola)的TMOS采用了矩形单元按“品”字形排列。 2.2功率MOSFET的工作原理 截止:漏源极间加正电源,栅源极间电压为零。P基区与N漂移区之间形成的PN结J1反偏,漏源极之间无电流流过。 导电:在栅源极间加正电压UGS,栅极是绝缘的,所以不会有栅极电流流过。但栅极的正电压会将其下面P区中的空穴推开,而将P区中的少子—电子吸引到栅极下面的P区表面 当UGS大于UT(开启电压或阈值电压)时,栅极下P区表面的电子浓度将超过空穴浓度,使P型半导体反型成N型而成为反型层,该反型层形成N沟道而使PN结J1消失,漏极和源极导电。 2.3功率MOSFET的基本特性 2.3.1静态特性;其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如图2所示。 漏极电流ID和栅源间电压UGS的关系称为MOSFET的转移特性,ID较大时,ID与UGS的关系近似线性,曲线的斜率定义为跨导Gfs MOSFET的漏极伏安特性(输出特性):截止区(对应于GTR的截止区);饱和区(对应于GTR的放大区);非饱和区(对应于GTR的饱和区)。电力 MOSFET工作在开关状态,即在截止区和非饱和区之间来回转换。电力MOSFET漏源极之间有寄生二极管,漏源极间加反向电压时器件导通。电力 MOSFET的通态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对器件并联时的均流有利。 2.3.2动态特性;其测试电路和开关过程波形如图3所示。   开通过程;开通延迟时间td(on) —up前沿时刻到uGS=UT并开始出现iD的时刻间的时间段;   上升时间tr— uGS从uT上升到MOSFET进入非饱和区的栅压UGSP的时间段;   iD稳态值由漏极电源电压UE和漏极负载电阻决定。UGSP的大小和iD的稳态值有关,UGS达到UGSP后,在up作用下继续升高直至达到稳态,但iD已不变。   开通时间ton—开通延迟时间与上升时间之和。   关断延迟时间td(off) —up下降到零起,Cin通过Rs和RG放电,uGS按指数曲线下降到UGSP时,iD开始减小为零的时间段。   下降时间tf— uGS从UGSP继续下降起,iD减小,到uGS    关断时间toff—关断延迟时间和下降时间之和。 2.3.3 MOSFET的开关速度。 MOSFET的开关速度和Cin充放电有很大关系,使用者无法降低Cin, 但可降低驱动电路内阻Rs减小时间常数,加快开关速度,MOSFET只靠多子导电,不存在少子储存效应,因而关断过程非常迅速,开关时间在10— 100ns之间,工作频率可达100kHz以上,是主要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 场控器件静态时几乎不需输入电流。但在开关过程中需对输入电容充放电,仍需一定的驱动功率。开关频率越高,所需要的驱动功率越大。 2.4动态性能的改进 在器件应用时除了要考虑器件的电压、电流、频率外,还必须掌握在应用中如何保护器件,不使器件在瞬态变化中受损害。当然晶闸管是两个双极型晶体管的组 合,又加上因大面积带来的大电容,所以其dv/dt能力是较为脆弱的。对di/dt来说,它还存在一个导通区的扩展问题,所以也带来相当严格的限制。 功率MOSFET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它的dv/dt及di/dt的能力常以每纳秒(而不是每微秒)的能力来估量。但尽管如此,它也存在动态性能的限制。这些我们可以从功率MOSFET的基本结构来予以理解。 图4是功率MOSFET的结构和其相应的等效电路。除了器件的几乎每一部分存在电容以外,还必须考虑MOSFET还并联着一个二极管。同时从某个角度 看、它还存在一个寄生晶体管。(就像IGBT也寄生着一个晶闸管一样)。这几个方面,是研究MOSFET动态特性很重要的因素。 首先MOSFET结构中所附带的本征二极管具有一定的雪崩能力。通常用单次雪崩能力和重复雪崩能力来表达。当反向di/dt很大时,二极管会承受一个速 度非常快的脉冲尖刺,它有可能进入雪崩区,一旦超越其雪崩能力就有可能将器件损坏。作为任一种PN结二极管来说,仔细研究其动态特性是相当复杂的。它们和 我们一般理解PN结正向时导通反向时阻断的简单概念很不相同。当电流迅速下降时,二极管有一阶段失去反向阻断能力,即所谓反向恢复时间。PN结要求迅速导 通时,也会有一段时间并不显示很低的电阻。在功率MOSFET中一旦二极管有正向注入,所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也会增加作为多子器件的MOSFET的复杂性。 功率MOSFET的设计过程中采取措施使其中的寄生晶体管尽量不起作用。在不同代功率MOSFET中其 措施各有不同,但总的原则是使漏极下的横向电阻RB尽量小。因为只有在漏极N区下的横向电阻流过足够电流为这个N区建立正偏的条件时,寄生的双极性晶闸管 才开始发难。然而在严峻的动态条件下,因dv/dt通过相应电容引起的横向电流有可能足够大。此时这个寄生的双极性晶体管就会起动,有可能给MOSFET 带来损坏。所以考虑瞬态性能时对功率MOSFET器件内部的各个电容(它是dv/dt的通道)都必须予以注意。 瞬态情况是和线路情况密切相关的,这方面在应用中应给予足够重视。对器件要有深入了解,才能有利于理解和分析相应的问题。 3.高压MOSFET原理与性能分析 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中,MOSFET以高速、低开关损耗、低驱动损耗在各种功率变换,特别是高频功率变换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低压领域,MOSFET没有竞 争对手,但随着MOS的耐压提高,导通电阻随之以2.4-2.6次方增长,其增长速度使MOSFET制造者和应用者不得不以数十倍的幅度降低额定电流,以 折中额定电流、导通电阻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即便如此,高压MOSFET在额定结温下的导通电阻产生的导通压降仍居高不下,耐压500V以上的MOSFET 的额定结温、额定电流条件下的导通电压很高,耐压800V以上的导通电压高得惊人,导通损耗占MOSFET总损耗的2/3-4/5,使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3.1降低高压MOSFET导通电阻的原理与方法 3.1.1 不同耐压的MOSFET的导通电阻分布。 不同耐压的MOSFET,其导通电阻中各部分电阻比例分布也不同。如耐压30V的MOSFET,其外延层电阻仅为 总导通电阻的29%,耐压600V的MOSFET的外延层电阻则是总导通电阻的96.5%。由此可以推断耐压800V的MOSFET的导通电阻将几乎被外 延层电阻占据。欲获得高阻断电压,就必须采用高电阻率的外延层,并增厚。这就是常规高压MOSFET结构所导致的高导通电阻的根本原因。 3.1.2 降低高压MOSFET导通电阻的思路。 增加管芯面积虽能降低导通电阻,但成本的提高所付出的代价是商业品所不允许的。引入少数载流子导电虽能降低导通压降,但付出的代价是开关速度的降低并出现拖尾电流,开关损耗增加,失去了MOSFET的高速的优点。 以上两种办法不能降低高压MOSFET的导通电阻,所剩的思路就是如何将阻断高电压的低掺杂、高电阻率区域和导电通道的高掺杂、低电阻率分开解决。如除 导通时低掺杂的高耐压外延层对导通电阻只能起增大作用外并无其他用途。这样,是否可以将导电通道以高掺杂较低电阻率实现,而在MOSFET关断时,设法使 这个通道以某种方式夹断,使整个器件耐压仅取决于低掺杂的N-外延层。基于这种思想,1988年INFINEON推出内建横向电场耐压为600V的 COOLMOS,使这一想法得以实现。内建横向电场的高压MOSFET的剖面结构及高阻断电压低导通电阻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 与常规MOSFET结构不同,内建横向电场的MOSFET嵌入垂直P区将垂直导电区域的N区夹在中间,使MOSFET关断时,垂直的P与N之间建立横向电场,并且垂直导电区域的N掺杂浓度高于其外延区N-的掺杂浓度。 当VGS<VTH时,由于被电场反型而产生的N型导电沟道不能形成,并且D,S间加正电压,使MOSFET内部PN结反偏形成耗尽层,并将垂直导电的N 区耗尽。这个耗尽层具有纵向高阻断电压,如图5(b)所示,这时器件的耐压取决于P与N-的耐压。因此N-的低掺杂、高电阻率是必需的。 当CGS>VTH时,被电场反型而产生的N型导电沟道形成。源极区的电子通过导电沟道进入被耗尽的垂直的N区中和正电荷,从而恢复被耗尽的N型特性,因此导电沟道形成。由于垂直N区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因而导通电阻较常规MOSFET将明显降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阻断电压与导通电阻分别在不同的功能区域。将阻断电压与导通电阻功能分开,解决了阻断电压与导通电阻的矛盾,同时也将阻断时的表面PN结转化为掩埋PN结,在相同的N-掺杂浓度时,阻断电压还可进一步提高。 3.2内建横向电场MOSFET的主要特性 3.2.1 导通电阻的降低。 INFINEON的内建横向电场的MOSFET,耐压600V和800V,与常规MOSFET器件相比,相同的管芯面积,导通电阻分别下 降到常规MOSFET的1/5, 1/10;相同的额定电流,导通电阻分别下降到1/2和约1/3。在额定结温、额定电流条件下,导通电压分别从12.6V,19.1V下降到 6.07V,7.5V;导通损耗下降到常规MOSFET的1/2和1/3。由于导通损耗的降低,发热减少,器件相对较凉,故称COOLMOS。 3.2.2 封装的减小和热阻的降低。 相同额定电流的COOLMOS的管芯较常规MOSFET减小到1/3和1/4,使封装减小两个管壳规格。 由于COOLMOS管芯厚度仅为常规MOSFET的1/3,使TO-220封装RTHJC从常规1℃/W降到0.6℃/W;额定功率从125W上升到208W,使管芯散热能力提高。 .2.3 开关特性的改善。 COOLMOS的栅极电荷与开关参数均优于常规MOSFET,很明显,由于QG,特别是QGD的减少,使COOLMOS的开关时间约为常 规MOSFET的1/2;开关损耗降低约50%。关断时间的下降也与COOLMOS内部低栅极电阻(<1Ω=有关。 3.2.4 抗雪崩击穿能力与SCSOA。 目前,新型的MOSFET无一例外地具有抗雪崩击穿能力。COOLMOS同样具有抗雪崩能力。在相同额定电流 下,COOLMOS的IAS与ID25℃相同。但由于管芯面积的减小,IAS小于常规MOSFET,而具有相同管芯面积时,IAS和EAS则均大于常规 MOSFET。 COOLMOS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短路安全工作区(SCSOA),而常规MOS不具备这个特性。COOLMOS的SCSOA的获得主要是由于转移特性的变化和管芯热阻降低。COOLMOS的转移特性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到,当VGS>8V 时,COOLMOS的漏极电流不再增加,呈恒流状态。特别是在结温升高时,恒流值下降,在最高结温时,约为ID25℃的2倍,即正常工作电流的3-3.5 倍。在短路状态下,漏极电流不会因栅极的15V驱动电压而上升到不可容忍的十几倍的ID25℃,使COOLMOS在短路时所耗散的功率限制在 350V×2ID25℃,尽可能地减少短路时管芯发热。管芯热阻降低可使管芯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散发到管壳,抑制了管芯温度的上升速度。因 此,COOLMOS可在正常栅极电压驱动,在0.6VDSS电源电压下承受10ΜS短路冲击,时间间隔大于1S,1000次不损坏,使COOLMOS可像 IGBT一样,在短路时得到有效的保护。 3.3关于内建横向电场高压MOSFET发展现状 继INFINEON1988年推出COOLMOS后,2000年初ST推出500V类似于COOLMOS的内部结构,使500V,12A的MOSFET 可封装在TO-220管壳内,导通电阻为0.35Ω,低于IRFP450的0.4Ω,电流额定值与IRFP450相近。IXYS也有使用COOLMOS技 术的MOSFET。IR公司也推出了SUPPER220,SUPPER247封装的超级MOSFET,额定电流分别为35A,59A,导通电阻分别为 0.082Ω,0.045Ω,150℃时导通压降约4.7V。从综合指标看,这些MOSFET均优于常规MOSFET,并不是因为随管芯面积增加,导通电 阻就成比例地下降,因此,可以认为,以上的MOSFET一定存在类似横向电场的特殊结构,可以看到,设法降低高压MOSFET的导通压降已经成为现实,并 且必将推动高压MOSFET的应用。 3.4 COOLMOS与IGBT的比较 600V、800V耐压的 COOLMOS的高温导通压降分别约6V,7.5V,关断损耗降低1/2,总损耗降低1/2以上,使总损耗为常规MOSFET的40%-50%。常规 600V耐压MOSFET导通损耗占总损耗约75%,对应相同总损耗超高速IGBT的平衡点达160KHZ,其中开关损耗占约75%。由于COOLMOS 的总损耗降到常规MOSFET的40%-50%,对应的IGBT损耗平衡频率将由160KHZ降到约40KHZ,增加了MOSFET在高压中的应用。 从以上讨论可见,新型高压MOSFET使长期困扰高压MOSFET的导通压降高的问题得到解决;可简化整机设计,如散热器件体积可减少到原40%左右;驱动电路、缓冲电路简化;具备抗雪崩击穿能力和抗短路能力;简化保护电路并使整机可靠性得以提高。 4.功率MOSFET驱动电路 功率MOSFET是电压型驱动器件,没有少数载流子的存贮效应,输入阻抗高,因而开关速度可以很高,驱动功率小,电路简单。但功率MOSFET的极间电容较大,输入电容CISS、输出电容COSS和反馈电容CRSS与极间电容的关系可表述为: 功率MOSFET的栅极输入端相当于一个容性网络,它的工作速度与驱动源内阻抗有关。由于 CISS的存在,静态时栅极驱动电流几乎为零,但在开通和关断动态过程中,仍需要一定的驱动电流。假定开关管饱和导通需要的栅极电压值为VGS,开关管的 开通时间TON包括开通延迟时间TD和上升时间TR两部分。 开关管关断过程中,CISS通过ROFF放电,COSS由RL充电,COSS较大,VDS(T)上升较慢,随着VDS(T)上升较慢,随着VDS(T)的升高COSS迅速减小至接近于零时,VDS(T)再迅速上升。 根据以上对功率MOSFET特性的分析,其驱动通常要求:触发脉冲要具有足够快的上升和下降速度;②开通时以低电阻力栅极电容充电,关断时为栅极提供低 电阻放电回路,以提高功率MOSFET的开关速度;③为了使功率MOSFET可靠触发导通,触发脉冲电压应高于管子的开启电压,为了防止误导通,在其截止 时应提供负的栅源电压;④功率开关管开关时所需驱动电流为栅极电容的充放电电流,功率管极间电容越大,所需电流越大,即带负载能力越大。 4.1几种MOSFET驱动电路介绍及分析 4.1.1不隔离的互补驱动电路。 图7(a)为常用的小功率驱动电路,简单可靠成本低。适用于不要求隔离的小功率开关设备。图7(b)所示驱动电路开关 速度很快,驱动能力强,为防止两个MOSFET管直通,通常串接一个0.5~1Ω小电阻用于限流,该电路适用于不要求隔离的中功率开关设备。这两种电路特 点是结构简单。 功率MOSFET属于电压型控制器件,只要栅极和源极之间施加的电压超过其阀值电压就会导通。由于MOSFET存在结电容,关断时其漏源两端电压的突然 上升将会通过结电容在栅源两端产生干扰电压。常用的互补驱动电路的关断回路阻抗小,关断速度较快,但它不能提供负压,故抗干扰性较差。为了提高电路的抗干 扰性,可在此种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一级有V1、V2、R组成的电路,产生一个负压,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 当V1导通时,V2关断,两个MOSFET中的上管的栅、源极放电,下管的栅、源极充电,即上管关断,下管导通,则被驱动的功率管关断;反之V1关断 时,V2导通,上管导通,下管关断,使驱动的管子导通。因为上下两个管子的栅、源极通过不同的回路充放电,包含有V2的回路,由于V2会不断退出饱和直至 关断,所以对于S1而言导通比关断要慢,对于S2而言导通比关断要快,所以两管发热程度也不完全一样,S1比S2发热严重。 该驱动电路的缺点是需要双电源,且由于R的取值不能过大,否则会使V1深度饱和,影响关断速度,所以R上会有一定的损耗。 4.1.2隔离的驱动电路 (1)正激式驱动电路。电路原理如图9(a)所示,N3为去磁绕组,S2为所驱动的功率管。R2为防止功率管栅极、源极端电压振荡的一个阻尼电阻。因不要求漏感较小,且从速度方面考虑,一般R2较小,故在分析中忽略不计。 其等效电路图如图9(b)所示脉冲不要求的副边并联一电阻R1,它做为正激变换器的假负载,用于消除关断期间输出电压发生振荡而误导通。同时它还可 以作为功率MOSFET关断时的能量泄放回路。该驱动电路的导通速度主要与被驱动的S2栅极、源极等效输入电容的大小、S1的驱动信号的速度以及S1所能 提供的电流大小有关。由仿真及分析可知,占空比D越小、R1越大、L越大,磁化电流越小,U1值越小,关断速度越慢。该电路具有以下优点:   ①电路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隔离驱动。   ②只需单电源即可提供导通时的正、关断时负压。   ③占空比固定时,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此驱动电路也具有较快的开关速度。 该电路存在的缺点:一是由于隔离变压器副边需要噎嗝假负载防振荡,故电路损耗较大;二是当占空比变化时关断速度变化较大。脉宽较窄时,由于是储存的能量减少导致MOSFET栅极的关断速度变慢。 (2)有隔离变压器的互补驱动电路。如图10所示,V1、V2为互补工作,电容C起隔离直流的作用,T1为高频、高磁率的磁环或磁罐。 导通时隔离变压器上的电压为(1-D)Ui、关断时为D Ui,若主功率管S可靠导通电压为12V,而隔离变压器原副边匝比N1/N2为12/[(1-D)Ui]。为保证导通期间GS电压稳定C值可稍取大些。该电路具有以下优点:   ①电路结构简单可靠,具有电气隔离作用。当脉宽变化时,驱动的关断能力不会随着变化。   ②该电路只需一个电源,即为单电源工作。隔直电容C的作用可以在关断所驱动的管子时提供一个负压,从而加速了功率管的关断,且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但该电路存在的一个较大缺点是输出电压的幅值会随着占空比的变化而变化。当D较小时,负向电压小,该电路的抗干扰性变差,且正向电压较高,应该注意使其 幅值不超过MOSFET栅极的允许电压。当D大于0.5时驱动电压正向电压小于其负向电压,此时应该注意使其负电压值不超过MOAFET栅极允许电压。所 以该电路比较适用于占空比固定或占空比变化范围不大以及占空比小于0.5的场合。 (3)集成芯片UC3724/3725构成的驱动电路 电路构成如图11所示。其中UC3724用来产生高频载波信号,载波频率由电容CT和电阻RT决定。一般载波频率小于600kHz,4脚和6脚两端产生 高频调制波,经高频小磁环变压器隔离后送到UC3725芯片7、8两脚经UC3725进行调制后得到驱动信号,UC3725内部有一肖特基整流桥同时将 7、8脚的高频调制波整流成一直流电压供驱动所需功率。一般来说载波频率越高驱动延时越小,但太高抗干扰变差;隔离变压器磁化电感越大磁化电流越 小,UC3724发热越少,但太大使匝数增多导致寄生参数影响变大,同样会使抗干扰能力降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对于开关频率小于100kHz的信号一般 取(400~500)kHz载波频率较好,变压器选用较高磁导如5K、7K等高频环形磁芯,其原边磁化电感小于约1毫亨左右为好。这种驱动电路仅适合于信 号频率小于100kHz的场合,因信号频率相对载波频率太高的话,相对延时太多,且所需驱动功率增大,UC3724和UC3725芯片发热温升较高,故 100kHz以上开关频率仅对较小极电容的MOSFET才可以。对于1kVA左右开关频率小于100kHz的场合,它是一种良好的驱动电路。该电路具有以 下特点:单电源工作,控制信号与驱动实现隔离,结构简单尺寸较小,尤其适用于占空比变化不确定或信号频率也变化的场合。

    04-22 111浏览
  • 理解功率MOSFET的RDS(ON)温度系数特性

    通常,许多资料和教材都认为,MOSFET的导通电阻具有正的温度系数,因此可以并联工作。

    04-22 87浏览
  • 原来电感的参数有什么多

    1. 电感本质特性电感的等效模型如下图:一个电感串联一电阻再与电容并联,正是感值、直流电阻和寄生电容的体现。

    04-21 110浏览
  • PLC日常应用中的实用技巧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操作人员对PLC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4-17 119浏览
  • MOS管开关电路分析(图文+案例)

    在设计MOS管开关电路时,就要充分了解MOS管的工作原理。下面咱们来详细说明。 MOS管的工作区域 MOS管有三个工作区域: 截止区域 线性(欧姆)区域 饱和区域 当 VGS < VTH时,MOS管工作在截止区域。在该区域中,MOS管处于关断状态,因为在漏极和源极之间没有感应沟道。 对于要感应的沟道和MOS管在线性或饱和区工作,VGS > VTH。 栅极 - 漏极偏置电压 VGD将决定MOS管是处于线性区还是饱和区。在这两个区域中,MOS管处于导通状态,但差异在线性区域,沟道是连续的,漏极电流与沟道电阻成正比。进入饱和区,当 VDS > VGS – VTH时,通道夹断,即它变宽导致恒定的漏极电流。 电子开关 半导体开关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像 BJT 或MOS管 之类的半导体器件通常作为开关操作,即它们要么处于 ON 状态,要么处于 OFF 状态。 理想的开关特性 对于像MOS管这样的半导体器件,要充当理想的开关,它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在 ON 状态下,它可以承载的电流量不应有任何限制。 在关闭状态下,阻断电压不应有任何限制。 当器件处于 ON 状态时,应有零压降。 关态电阻应该是无限大的。 设备的运行速度没有限制。 理想的开关特性图 实用开关特性 但半导体开关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理想。在实际情况中,像MOS管这样的半导体器件具有以下特性。 在开启状态期间,功率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即有限的传导电流。关断状态期间的阻断电压也受到限制。 有限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这限制了开关速度。最大工作频率也受到限制。 当器件开启时,将存在一个有限的导通状态电阻,从而导致正向压降。还会有一个有限的关闭状态电阻,这会导致反向漏电流。 实际的开关在开启状态、关闭状态以及过渡状态(从开启到关闭或从关闭到开启)期间都会经历断电。 实用开关特性图 MOS开关电路实例1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增强型 N 沟道MOS管用于切换简单的灯“ON”和“OFF”(也可以是 LED)。 栅极输入电压VGS被带到适当的正电压电平以打开器件,因此灯负载要么“打开”,(VGS= +ve),要么处于将器件“关闭”的零电压电平,(VGS = 0V)。 如果灯的电阻负载要由电感负载(如线圈、螺线管或继电器)代替,则需要与负载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以保护MOS管免受任何自生反电动势的影响。 MOS开关电路 上面显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电路,用于切换电阻负载,例如灯或 LED。但是,当使用功率MOS管切换感性或容性负载时,需要某种形式的保护来防止MOS管器件受损。驱动感性负载与驱动容性负载的效果相反。 例如,没有电荷的电容是短路的,导致高“涌入”电流,当我们从感性负载上移除电压时,随着磁场崩溃,我们会产生很大的反向电压,从而导致感应绕组中的感应反电动势。 MOS开关电路功耗计算 我们假设灯的额定电压为 6v、24W 并且完全“开启”,标准MOS管的通道导通电阻 ( RDS(on) ) 值为 0.1ohms。计算MOS管开关器件的功耗。 流过灯的电流计算如下: MOS开关电路电流计算公式 那么MOS管中消耗的功率将为: MOS管开关电路功耗计算公式 P沟道MOS管开关电路实例 在上图我们将 N 沟道 MOS管视为开关,MOS管放置在负载和地之间。这也允许 MOS管的栅极驱动或开关信号以地为参考(低侧开关)。但在某些应用中,如果负载直接接地,我们需要使用 P 沟道增强型 MOS管。如下图所示。 P沟道MOS管开关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MOS管开关连接在负载和正电源轨(高端开关)之间,就像我们使用 PNP 晶体管一样。 在 P 沟道器件中,漏极电流的常规流动方向为负方向,因此施加负栅源电压以将晶体管“导通”。 这是因为 P 沟道MOS管是“倒置”的,其源极端子连接到正电源+VDD。然后,当开关变为低电平时,MOS管变为“ON”,当开关变为高电平时,MOS管变为“OFF”。 P 沟道增强型MOS管开关的这种倒置连接允许我们将其与 N 沟道增强型 MOS管串联连接,以产生互补或 CMOS 开关器件,如上图所示为跨双电源。 MOS开关电路实例2 了解了MOS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区域,就很容易知道MOS管是如何作为开关工作的。通过考虑一个简单的示例电路,将了解 MOS管作为开关的操作。 MOS开关电路图 这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其中 N 沟道增强模式MOS管将打开或关闭灯。为了将MOS管用作开关,它必须工作在截止和线性(或三极管)区域。 假设设备最初是关闭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即 VGS适当地设为正值(从技术上讲,VGS > VTH),MOSFET 进入线性区域并且开关导通。这使灯打开。 如果输入栅极电压为 0V(或技术上 < VTH),则MOS管进入截止状态并关闭。这反过来会使灯关闭。 MOS开关电路实例3 考虑一种情况,如果你想使用微控制器对 12W LED (12V @ 1A) 进行数字控制。当你按下连接到微控制器的按钮时,LED 应打开。当你再次按下相同的按钮时,LED 应熄灭。 很明显,你不能在微控制器的帮助下直接控制 LED。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种设备来弥合微控制器和 LED 之间的差距。 该设备应从微控制器接收控制信号(通常该信号的电压在微控制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内,例如 5V)并为 LED 供电,在这种情况下来自 12V 电源。 而这个设备是MOS管,上述场景的设置如下电路所示。 MOS开关电路图 当逻辑 1(假设为 5V 微控制器,逻辑 1 为 5V,逻辑 0 为 0V)提供给MOS管的栅极时,它打开并允许漏极电流流动。结果,LED 亮起。 类似地,当 MOS管的栅极为逻辑 0 时,它会关闭,进而关闭 LED。 因此,你可以通过微控制器和MOS管的组合对大功率设备进行数字控制。 MOS管开关电路需要注意的因素---MOS管的功耗 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MOS管的功耗。考虑一个漏源电阻为 0.1Ω 的MOS管。在上述情况下,即由 12V 电源驱动的 12W LED 将导致 1A 的漏极电流。 因此,MOS管消耗的功率为 P = I 2 * R = 1 * 0.1 = 0.1W。 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低的值,但如果你使用相同的 MOS管驱动电机,情况会略有不同。电机的启动电流(也称为浪涌电流)会非常高。 MOS管驱动电路图 因此,即使 RDS 为 0.1Ω,电机启动期间消耗的功率仍会非常高,这可能会导致热过载。因此,RDS将是你的应用选择 MOS管的关键参数。 此外,在驱动电机时,反电动势是设计电路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使用MOS管驱动电机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输入 PWM 信号可用于平滑控制电机的速度。 MOS开关电路实例4 下图显示了一个使用 n 沟道增强型MOS管作为开关的简单电路。此处,MOS管的漏极端子 (D)通过漏极电阻RD连接到电源电压 VS ,而其源极端子 (S) 接地。此外,它在其栅极端子 (G) 处施加输入电压Vi ,而输出 Vo从其漏极汲取。 MOS开关电路图 现在考虑施加的Vi为 0V 的情况,这意味着MOS管的栅极端子未偏置。因此,MOS管将关闭并在其截止区域中工作,在该区域中,它为电流提供了一个高阻抗路径,这使得 IDS几乎等于零。 结果,即使RD上的电压降也将变为零,因此输出电压Vo将变得几乎等于VS。接下来,考虑施加的输入电压Vi大于器件的阈值电压VT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MOS管将开始导通. 如果 V提供的S大于器件的夹断电压 VP(通常会如此),则MOS管开始在其饱和区工作。这进一步意味着该器件将为恒定 IDS的流动提供低电阻路径,几乎就像短路一样。结果,输出电压将被拉向低电压电平,理想情况下为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输出电压在 VS和零之间变化,这取决于所提供的输入分别是小于还是大于 VT。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使MOS管s在截止和饱和工作区域之间工作时,可以使MOS管起电子开关的作用。 n 沟道耗尽型 MOS管开关电路 与 n 沟道增强型MOS管的情况类似,n 沟道耗尽型 MOS管也可用于执行开关动作,如下图所示。这种电路的行为与上面的解释几乎相同,除了事实上,对于截止,栅极电压 VG需要设为负值,并且应小于 -V。 n 沟道耗尽型 MOS管开关电路图 p 沟道增强型MOS管开关电路 下图显示了将 p 沟道增强型MOS管用作开关的情况。这里可以看出,电源电压 VS施加在其源极端子 (S) 上,栅极端子提供输入电压 Vi,而漏极端子通过电阻RD接地。 p 沟道增强型MOS管开关电路图 此外,从MOS管的漏极端子通过RD获得电路Vo的输出。在 p 型器件的情况下,传导电流将来自空穴,因此会从源极流向漏极 ISD,而不是从漏极流向源极(IDS) 与 n 型器件一样。 现在,让我们假设只有MOS管的栅极电压 VG的输入电压变低。这会导致MOS管开启并为电流提供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电阻路径。 结果,大电流流过器件,导致电阻 RD上的电压降很大。这反过来导致输出几乎等于电源电压VS 。接下来,考虑Vi变高的情况,即当Vi将大于器件的阈值电压(这些器件的 VT将为负值)。在这种情况下MOS管将关闭并为电流提供高阻抗路径。这导致几乎为零的电流导致输出端子处的电压几乎为零。 p 沟道耗尽型MOS管开关电路 与此类似, p 沟道耗尽型MOS管也可用于执行开关动作,如下图所示。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电路几乎相似,只是此处的截止区域为仅当 Vi = VG为正且超过器件的阈值电压时才会出现。 p 沟道耗尽型MOS管开关电路图

    04-17 193浏览
正在努力加载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