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一个过压保护、防反接、缓启动电源保护电路

    过压保护、防反接、缓启动电源保护电路 过压保护、防反接、缓启动电源保护电路原理说明: 1、过压保护 正常输入无过压:稳压二极管D3截止,使得VCC_BAT通过R4/R6到达Q2PNP管的基极,而Q2的射极也是VCC_BAT,因此Q2的Vbe=0,Q2截止。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因此Q1PMOS的栅极通过R7/R8接地,源极为VCC_BAT,故Q1的Vgs<0,Q1导通,VCC_BAT与VCC_24V导通,正常输出24V电压给后级电路。 过压情况>26V一般会到28-30V,稳压管D3反向击穿,将Q2PNP管的栅极电位钳制在其稳压值28V而Q2PNP的射极电压接的是过压的VCC, 因此Q2PNP的Vbe<-0.7,PNP导通,之后过压的VCC通过导通的Q2和R7到Q2PMOS的栅极,由于管压降很小,可以近似认为Q2PMOS的Vgs=0,PMOS关断,无输出电压到后级电路,实现过压关断保护。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问题:关断时间有延迟。主要原因是PNP导通后集电极处电位需要快速升高到电源电压才能使得PMOS关断,而由于电容C4的存在,电位上升速度受限,τ = Rg * C。 可能的改进方案:外加一个控制电路来直接控制PMOS的栅极G,直接挂在稳压管1脚处就可以了。 2、防反接/欠压保护 当没有电源输入/电源输入小于Q3NMOS的Vgs阈值电压、电源反接的时候NMOS关断地网络断开,无输出到后级回路实现保护;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正常输入状态可以通过D4稳压管将Vgs 钳位到 10V,保证Q2NMOS开通,地网络接通正常输出。 3、缓启动 C4作用: 一阶段:接通瞬间 Q2PNP导通,Q1PMOS的栅极通过Q2和R7迅速到达VCC_BAT,使得Q1的PMOS的Cgs充电完毕之前达到Vgs = 0; 二阶段:此时由于VCC_BAT通过R4和R6到达PNP基极,让PNP关断,同时电容C4两端电压不可突变,故VCC_BAT通过R4/R6/R8回路给电容C4充电,期间电容等效为一个阻值不断增大的内阻, 此电阻与R8串联分压,此电阻上的分压不断增加,因此PMOS管的栅级电位因此分压逐渐降低直到Vgs < Vgs阈值,PMOS开启,从而实现缓启动。 各电源输入端口/各级电源拓扑的瞬态保护。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 一般使用保险丝+TVS瞬态二极管吸收电压过冲以及瞬时大电流保护 各个电源端口可以加一个肖特基二极管防止电流/电压倒灌

    11-26 127浏览
  • 制作一个简单的感应加热器电路

    如何制作简单的感应加热器电路在本文中,我将向您展示如何制作简单的感应加热器电路。在此电路中,我们将使用 IR

    11-25 68浏览
  • 一种由运放组成的恒流源电

    恒流源电路图 这是一种由运放组成的恒流源电路。

    11-22 137浏览
  • 最容易引发电路故障的元器件有哪些?

    这些元器件最容易引发电路故障...

    09-27 588浏览
  • 这样理解“恒流电路”容易多了

    首先需要先了解“恒流”的意思 恒流,顾名思义,就是恒定的电流,那恒流电路就是指可以产生恒定电流的电路,而且这个电路不会受到负载的工作电压和阻值的变化而变化,要求高的领域还不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 三极管+稳压二极管,如图1所示: 图1 图1中采用NPN三极管和稳压二极管组成恒流电路。Q1三极管的b极电压为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Uzd,基本是维持不变的,R2两端的电压等于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Uzd减去三极管Q1的be压降Ube,由于三极管Q1的be间的压降是不变的(不考虑温度影响),故采样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不变,只要电阻不变,那电流就是恒定的,而R3负载是通过Q1和R2串联的,故电流基本一致,即便VCC电压有变化,也不会影响到R3的电流! 所以R2的电流约等于R3的电流,负载电流=(Uzd-Ube)/R2。 优缺点:压降少,功耗低!稳定性差,稳压二极管的电压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影响,要求不高的场合可用! 双三极管,如下图2所示: 图2 图2是由两个NPN三极管组成的恒流电路,当NET1为高电平是,Q1导通,Q2基极为高电平,Q2此时导通,拉低Q1的基极,Q1截止,负载失电,同时,Q2的基极的电压接近0V,Q2截止。Q1的基极重新被释放,从而又可以重新导通了,如此一直循环下去,而R3负载是通过Q1和R2串联的,故电流基本一致,即便VCC电压有变化,也不会影响到R3的电流! 所以R2的电流约等于R3的电流,负载电流=0.7V/R2。 优缺点:压降大,功耗高!稳定性比稳压二极管+三极管的方案好,要求不高的场合可用! 运放+MOS管,如下图3所示: 图3 图3中由运放和MOS管组成的恒流电路,主要利用运放的“虚短”特性来实现,如果小伙伴不清楚运放的“墟短”的概念的可以戳这里: 由于运放“虚短”的特性,故运放的-端电压Ub和+端电压Ua是几乎一致的,R2两端的电压等于运放的-端电压Ua,所以即使VCC的电压有变化,也不会影响流过R2的电流。 而R1负载和R2是通过Q1串联起来的,所以在MOS管Q1导通后,流过R2的电流和流过R1的电流是一样的。 所以R2的电流约等于R1的电流,负载电流=Ua/R2。 优缺点:相比于前面的两个方案,运放+MOS的方案稳定性更高!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精度高,MOS管的损耗小,发热量低,但成本稍高! 总结:在实际项目中很多都是采用运放+MOS管的方案,当然也有采用运放+三极管的方案,但是三极管的精度比MOS管差,压降高,损耗大,发热量也大。 注意:在使用运放+MOS管的方案是,需要注意的是NET1电压最好使用基准源来提供,如果使用的场合要求较高,采样电阻可以使用高精度的和温漂小的电阻。

    09-26 536浏览
  • 对比分析两个快速放电电路

    由于前两天有朋友讨论了快速放电电路,所以就一同分享给各位朋友。本期分享两个快速放电电路,如果大家也有其他的快速放电电路,也欢迎补充分享。

    09-24 577浏览
  • 5种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一、两颗NMOS搭建的电平转换电路我们两个设备或者芯片之间要进行I2C通讯,但他们I2C的电平不匹配,就需要增

    09-13 620浏览
  • NTC热敏电阻有什么作用?

    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也是我们常叫的热敏电阻,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少,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和材料。 NTC热敏电阻利用锰、铜、硅、钴、镍、锌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充分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而成的半导体陶瓷。 1、NTC热敏电阻有什么作用? NTC热敏电阻广泛应用在开关电源、模块电源、温度传感器、电源、电子整流器、自动调节加热、电路保护等场所,其体积小,功率大,使用在电源电路上主要作业时抑制浪涌电流(也称突波电流),一般串联在输入电路中,它有一个额定的零功率电阻值,当串联在电源回路中,可以有效抑制开机的浪涌电流,并且消耗功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通常在开关电源接通时,会有高峰值的浪涌电流给滤波电容充电,从而给装置充电。这些浪涌电流会对电容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并损坏电源开关的触点货破坏整流二极管,因此,热敏电阻就是最好的解决措施。 2、NTC异常时有什么现象? NTC热敏电阻属于灵敏元件的一类,在使用NTC热敏电阻出现故障的时候,它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使用NTC热敏电阻的经验累计,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 NTC热敏电阻短路/开路 在NTC热敏电阻电路中,当电路电流高于标准值,或额定功率长时间高于电阻时,会使热敏电阻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所有在电流启动时,热敏电阻会表现出相当低的电阻,然后热敏电阻将被烧毁,导致开路或短路。 (2) NTC热敏电阻开裂 在电路电流开始运作时,可能导致瞬间大的能量加载到热敏电阻中,如果NTC热敏电阻在生产的时候制程或工艺上出现瑕疵,那么NTC热敏电阻可能无法承受然后损坏,一般情况下,NTC热敏电阻会表现出高的阻值或直接开裂。 (3) NTC热敏电阻阻值偏移 NTC热敏电阻是对热灵敏的半导体元件,如果IR回流焊、波峰焊,及其他焊接,又或是返工、烘烤等。超过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热敏电阻也容易损坏,导致阻值偏移,这个异常下的NTC热敏电阻的阻值可能变大或变小。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09-13 482浏览
  • 汽车主要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作用

    传感器在汽车自动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期将为大家介绍汽车上可能用到的各种类型传感器及其作用。 1、空气流量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吸入发动机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电子控制单元(ECU),是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主要依据。 翼片式: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属于体积流量型,该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其运动件翼片占据进气道的大量面积,从而降低了进气系统的流动性,增大了进气阻力,故现在已经较少使用。 卡门漩涡式: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属于体积流量型,在丰田、三菱汽车上应用较多。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磨损、进气道简单、进气阻力小、检测精度高、响应较快等特点,但成本较高,多用于高档轿车上。 热线式: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属于质量流量型,可以直接检测进气空气的质量流量,不需要对进气温度与大气压力进行修正。由于该传感器没有运动件,进气阻力小、响应特性较好,可正确检测出急减速时空气的进气量,故应用较广泛。 热膜式: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属于质量流量型,由美国通用公司开发研制,在通用与日本五十铃公司生产的车辆上被广泛应用。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热线式传感器基本相同,仅是把发热体的热线改成热膜(由发热金属铂固定在薄的树脂膜上构成)。这种结构可使发热体不直接承受空气流动所产生的阻力,从而使强度增加,也提高了工作时的可靠性。 2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把气体或液体的温度变化情况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ECU。 水温传感器:安装在气缸体上,用于检测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信息,并将该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进气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进气温度传感器在L型EFI系统中安装在空气流量传感器上,而在D型EFI系统中则安装在空气滤清器的外壳内或稳压罐内,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发动机进气温度的信息。 燃油温度传感器:用于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分配泵燃油喷射系统中,用于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燃油温度的信息,以便实现喷油量的精确控制。 3 位置及速度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用于为ECU提供各种位置信息。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体上,可同时将节气门开度、怠速、大负荷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后提供给ECU。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线性输出型与开关量输出型两种。相比较而言,后者检测性能较差,但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有的EFI系统同时安装了上述两种类型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开关量输出型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怠速与全负荷状态;而使用线性输出型传感器来检测全程节气门的开度。 曲轴位置传感器:用于向ECU提供发动机曲轴转角位置信号、活塞行程位置信号以及发动机转速信号。有磁电式、光电式与霍尔式三种类型。前两种通常安装在分电器内和分电器一起转动,后一种安装在曲轴前端。由于磁电式传感器与霍尔式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高速时识别能力好,故被广泛应用。 车速传感器: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或主减速器上,为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汽车速度信号,该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曲轴位置传感器十分相似。 加速踏板(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通常用于直喷式发动机上,为ECU提供负荷大小,负荷范围,加、减速的信息,ECU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发动机燃烧成层区(直喷式发动机的燃烧形式有成层燃烧和均匀燃烧两种)的喷油量。 4 排气净化类传感器 排气净化类传感器用于把排气中的有关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ECU。 氧传感器:氧传感器有氧化锆式与氧化钛式两大类,安装在排气管上,用于向ECU反馈实际空燃比信号,以此将实际空燃比收敛于理论值附近的狭窄范围内,形成闭环控制。相比而言,氧化钛式氧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但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发生变化时的程度较大,故在高温下使用时,通常都采取一定的温度补偿措施。 废气再循环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向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废气再循环控制阀的开度信息,以便于对废气处理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 压差传感器:安装在微粒捕捉器的下游,用于向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微粒捕捉器压差信息,以便于适时地将微粒捕捉器中的微粒高温烧除,防止排气背压升高。 NOx传感器:用于向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废气后处理系统中NOx的浓度信息,以便于对后处理SCR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 排气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三元催化转化器附近,用于检测其工作温度,并将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电子控制系统。 EGR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EGR阀的下游,用于检测EGR的温度,并将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电子控制系统。 5 自动空调系统传感器 自动空调系统使用的传感器除了温度传感器外,还有其他一些传感器。 车内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仪表板下侧,是一种具有负温度系数特性的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用于向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车厢内的温度信号。 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也是一种具有负温度系数特性的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车辆前保险杠的下侧,用于向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车厢外部的温度信号。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蒸发器壳体上,用于检测制冷装置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把检测到的信号提供给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 阳光辐射传感器:阳光辐射传感器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方,用于将阳光辐射的程度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 冷却剂流量传感器:冷却剂流量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储液干燥器和膨胀阀之间,用于检测制冷剂的流量,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 压缩机锁止传感器:压缩机锁止传感器是一种磁电式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压缩机内部,用于检测压缩机的转速,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 烟雾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的烟雾程度,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根据该信息会自动开启或关闭空气交换器,以保持车厢内空气的新鲜。 湿度传感器:用于对汽车风窗玻璃的防雾和车厢内的湿度进行检测,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空调电子控制单元(ECU)。 6 液位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浮子式、舌簧开关式、热敏开关式、可变电阻式、电极式(测量蓄电池)等多种。 燃油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燃油存储量的多少,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相关电子控制系统或燃油表,由有关系统来显示燃油量是否低于设定值。 冷却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液存储量的多少,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相关电子控制系统或水位显示系统,由有关系统来显示冷却液的量是否低于设定值。 制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动液存储量的多少,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相关电子控制系统或制动液位显示系统,由有关系统来显示制动液的量是否低于设定值。 蓄电池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内电解液存储量的多少,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相关电子控制系统或报警电路,由有关系统来显示电解液的量是否低于设定值。 7 油液压力传感器 油液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是把油液的压力变化情况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ECU。 油轨燃油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柴油发动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油轨上,用于检测油轨内燃油的压力,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电子控制单元(ECU)。 储油箱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燃油箱内部,用于检测燃油箱内部燃油的压力,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相关电子控制系统或报警电路。 机油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主油道内,用于检测机油的压力,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相关电子控制系统或报警电路。 变速器油压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自动变速器输油泵内(或输出油道内),用于检测变速器油的压力,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相关电子控制系统或报警电路。 8 电控悬架、电控转向系统用传感器 电控悬架用于改善车辆的平稳性,电控转向用于改善转向强度。 前后悬架高度传感器:主要安装在电控悬架系统中,用于检测前后悬架的变形量,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悬架电子控制单元(ECU)。 车身加速度传感器:主要安装在电控悬架系统中,用于检测车身的振动情况,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悬架电子控制单元(ECU),以此间接地提供汽车行驶时的路面情况。 车身位移传感器:主要安装在电控悬架系统中,用于检测车身相对于车桥的位移情况,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悬架电子控制单元(ECU),以此反映车身的平顺性和车身高度的变化情况。 转向盘转角传感器:主要安装在车辆电控转向系统中,用于检测转向盘的转角,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计算车身倾斜程度。 转矩传感器:主要安装在车辆电控转向系统中,用于检测转向盘的转向负载转矩信号,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 偏航率传感器:用于检测、记录汽车绕垂直轴线运动情况,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以此来判断汽车是否在打滑。 横向角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转弯时产生的离心率,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以此来判断汽车通过弯道时是否打滑。 9 安全气囊、防撞系统用传感器 安全气囊、防撞系统均属于车辆的安全保护系统,前者用于对人体的保护,后者用于对车辆和行人的保护。 碰撞传感器:常见的碰撞传感器主要有机械式碰撞传感器、磁力式碰撞传感器、压电式碰撞传感器、应变片式碰撞传感器、压阻片式碰撞传感器和水银开关式碰撞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碰撞时的信号,并将该信号提供给安全气囊ECU。 安全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碰)撞击的轻重程度,并将该信号提供给安全气囊ECU,起保险作用,防止气囊误张开。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汽车后保险杠上,用于向车辆后方发射超声波,并把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接收后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防撞控制ECU。 角声呐(角雷达)传感器:通常安装在保险杠上,用于弥补超声波传感器存在的检测盲区的不足,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防撞控制ECU。 爆震传感器:爆震传感器主要有磁致伸缩式、共振型压电式、非共振型压电式等几种类型。该类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体上,用于将发动机振动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以便检测爆震的发生时刻和幅度的大小。 10 制动、巡航、导航系统用传感器 制动属于车辆的安全保护系统,巡航、导航属于车辆的舒适系统。 制动压力开关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动管路中制动液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电子控制系统或报警控制电路。 制动灯开关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动灯电路的通断情况,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电子控制系统或有关控制电路。 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前后方障碍物以及与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防撞电子控制系统或有关控制电路。 罗盘传感器:用于对地磁场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导航电子控制系统或有关控制电路,供判断行车方向。 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行驶的方向,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导航电子控制系统或有关控制电路,以便自动记录数据。 11 压力、速度用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主要有半导体压敏电阻式、电容式、膜盒传动的可变电感式和表面弹性波式等。前两种应用较为广泛,它们具有尺寸小、精度高、成本低、响应性能好、通用性强及检测范围广等特点。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用在D型EFI系统中。与空气流量传感器不同的是,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方式,也就是依据发动机负荷变化测出进气歧管内绝对压力的相对值,进而测算发动机的进气量。 增压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增压发动机上,用于检测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情况,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电子控制单元(ECU),供ECU对喷油脉冲以及增压器压力的大小进行控制。 气缸燃烧压力传感器:气缸燃烧压力传感器有两种:一种以燃烧室侧面为受压面的直接型传感器,英文缩写为PDS;另一种是紧固在火花塞上的垫圈形压力传感器,英文缩写为PGS。前者可实现燃烧室压力的线性检测,后者装配性好,适用于更高精度的爆震控制、断火检测等。气缸燃烧压力传感器用于向ECU提供气缸燃烧压力信号。控制系统从燃烧压力传感器可以获得大量信息,从而对发动机进行适时控制,如判断最佳点火时间与气门正时等。 胎压检测传感器:胎压检测传感器采用温差补偿校正的方法,能够根据胎压、胎温、蓄电池电压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电子信号,并将其提供给ECU,适时测出胎压的高低。其工作压力最高可达1380kPa,工作温度为-40~125℃,精确率不低于1%。 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速度并将该信号提供给ABS的ECU,经处理后获得车速信号参数。轮速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车轮、减速器或变速器上,一般利用电磁感应或光电感应原理获得信号。安装数量取决于系统布局与控制方式。 减速度传感器:常用的减速度传感器主要有差动电压式减速度传感器与开关式减速度传感器两种。前者用车辆减速时滑动部件的运动检测出减速度信号,后者用车辆减速时惯性部件的移动位置感知减速度的大小。减速度传感器又称G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加速度或制动减速度,作为辅助信号用于阈值控制,并检测、控制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过程。 12 其他传感器 机油品质传感器:机油品质传感器采用陶瓷电容来检测机油介质的稳定性,以便提醒及时更换机油,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动座椅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座椅下部四周,用于把座椅前后、高低信号提供给座椅电子控制系统,来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自动调整,并具有记忆功能。一般是由4个传感器构成,包括滑动位置传感器、前垂直位置传感器、后垂直位置传感器与倾斜位置传感器。 前照灯远近光控制传感器:用于夜间汽车会车时,感受对面来车的光照强度,并将该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后,提供给前照灯电子控制系统,以便适时地对灯光进行变换,防止眩目。 指纹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汽车的安全防盗系统中,用于鉴别合法的驾驶者,检测的出错率低于0.01%。 本文来源:汽车维修技术与知识

    09-13 237浏览
  • 设计一个MOS管开关机电路

    一、电路如下图,这个电路要实现的功能 1、当按下按键S1时,VOUT=VIN,实现开机功能; 2、再次按下按键S1时,VOUT=0V,实现关机功能。 二、电路整体的一个基本思路通过控制三极管Q2的通断,进而控制MOS管Q1的通断。当Q2导通时,Q1导通,此时VOUT=VIN;当Q2关闭时,Q1关断,VOUT=0V。 三、电路分析 步骤1、上电 VIN→R1→R2→C2→GND,通过该回路给电容C2充电,充满电后,Q1的栅极电压近似输入电压VIN,MOS管Q1关闭。 步骤2、开机 按键按下,由步骤1可知此时C2已充满电,电压为VIN,三极管Q2导通,且通过二极管D1放电。放电回路 C2→D1→Q2ce→GND。 Q2导通后,MOS管Q1栅极被拉低,Q1导通,VIN=Vout。 步骤3、保持 松开按键,三极管Q2基极电压由R3,R4分压得到,可维持Q2导通,即维持Vout=VIN。 步骤4、关机 再次按下按键,Q2基极与C2相连,由步骤3可知:由于Q2导通,Q2集电极电压约等于0V,所以C2通过回路C2+→D1→Q2CE→GND放电,放完电后,C2电压约0V。当按下按键,Q2基极对地短路,三极管Q2关闭,从而导致Q1关闭,切断输出,VOUT=0V。 此刻,有同学会说,按下按键,Q2瞬间关闭,但Q2关闭的同时,会沿着路径VIN→R1→R2→C2→GND给电容C2充电,当C2充电的电压升到0.7V时,Q2又会导通,那么按键就关不了机。确实会有这种情况,所以电阻R2的值要足够大。 大到多少合适呢?设按键按下到松开的时间设为t,在时间t内,VIN给C2充电的电压<0.7V 即可。 步骤5、保持 松开按键,C2充电,电压缓慢上升,最终电压等于输入电压VIN,下次再按下按键时又可以重新开机,重复步骤1。 有同学可能会问,二极管D1有什么用呢?试想一下,假如你开机后马上又想要关机,即:连续按两次按键,第一次的目地是开机,按第二次的目地是关机。 当按第一次时,如上步骤2,Q1导通,VOUT=VIN,正常开机。此刻你马上又想要关机,再次按下按键时,如果没有二极管 D1, 会沿着路径C2+→R2→Q2CE→GND放电,但是R2电阻较大,放电较慢,放电电压扔大于0.7V,三极管仍然导通,从而无法关机。 有了这个二极管 D1,C2可以更快的放电,从而在快速按下按键时,起到正常的开关机作用。

    09-13 205浏览
正在努力加载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