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赛的一些简单了解
电子狂人 2021-04-07

电赛那些事

前段时间,得知2020年的这场特殊的省级电赛也结束了,在此之前就有蛮多学弟、学妹在后台要电赛的资料 我也很无奈,不知道什么时候没稳住,把电脑上的资料直接删了,然后就一直没做这些资料的分享,最近抽时间重新去网上搜集了一丢丢,然后简单整理了下,希望资料对还对电赛充满热情的你有所帮助。
顺便说下我在电赛中的一些事以及了解吧,不过比较菜,懂的不是很多,所以有什么和你们认为的不符,就当个闲聊好了。 首先电赛分了好几个方向,具体哪些方向直接根据赛题也可以简单的分类,比如:模拟(高频)、功率(电源)、控制(测控)、信号等,主要还是看拿到题的你对题目的理解,但是这之间又有很多的联系,比如模拟类的需要有控制、控制类的又可能需要一些硬件底层,所以要想在电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就需要对软硬件都有所了解,然后侧重某个方面,接着就是找好你的小伙伴了。 另外两个伙伴就需要弥补你不擅长的部分,然后才能在竞赛时很有利的完成赛题,当然,你是大佬或者队伍有大佬的话,当我没说 在电赛前,就一定要好好训练了,如果指导老师经验多的,直接跟着老师走,然后进行一定的拓展,就可以玩转电赛,时间还足的话,可以把往年的题目拿来做一做,如果没思路,可以去网上看看别人的实现方案,然后限定时间逼自己去制作出来,至于做不做得出来,就看个人或团队的能力了,如果能力不够,就接着训练,接着学习,一定可以把这些突突掉的。

如果是菜鸟级别的参加电赛,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多找资料学,多问指导老师或者自己的学长学姐等等、不然很容易放弃,就像我一样,刚大一的时候,就热情澎湃的去报了电赛,然后赛前培训,(那时候参加的模拟类方向的培训)主要就是很多东西都不懂,那时候老师讲的AGC、VGA之类的根本是一脸懵逼,一场培训下来,就感觉只知道放大器是什么玩意,接着又因为各种奇葩的事务原因,导致就参加了一两次培训,然后就直接放弃了,实在是触碰到知识盲区了的那种 不过后来还是很幸运,遇到了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给我们班的说,让我们有兴趣的可以去电赛培训的地方学习学习,然后那时候也对电子了解得稍微多了些,就联系上了老师 于是开启了抱大腿模式,,最后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直接稀里糊涂得了个省三,虽然不算好,但是也蛮开心的,毕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电子类竞赛的大奖,远不是院级校级的能比的。 后来的两三年就开始各种折腾,买不起芯片就TI申请,然后搞点基本元件也能刚起来,那时候打板还蛮贵的,现在的是真的便宜,希望在硬件上发展的你,好好把握~ 控制板可以去白嫖学长学姐的,或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硬件有一定能力了,做个系统板,然后搞点外设转接也很香,我们组基本上是这样搞的,如果是搞数字类,就是FPGA、DSP这些的,就最好搞个成品了,对现在的赛题来说,我估计自己画个就是不太划算了(简直是精打细算),一个好的板卡对信号处理会有很大的影响,单纯元器件焊接完之后调试那些工作就远比32那些复杂,所以直接搞个现成的,它不香吗?写好逻辑设计的代码才是主要的。 至于你能不能获奖,我觉得你付出了总会有收获的,除非你运气坏到炸,比如完成的作品在测评时当场罢工,接错线路,当场短路,别问我为什么知道,问就是血泪史。 对于本人,最后也是各种折腾吧,可惜还是比较菜加上运气不太好,几年下来,国一也不曾到手 最后,送上一段话给还未踏上电赛的你、正在电赛路上的你以及离开电赛的你: 电赛可以是你的起点,但一定不是你的终点; 失败了,也别太在意,毕竟运气这玩意真的很玄学 得奖了,也别太高兴,只是说明你现阶段的能力不错了,但远远不够。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7.24 深圳】2025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2025全球 MCU及嵌入式技术论坛


  • 相关技术文库
  • 硬件
  • 原理图
  • 信号完整性
  • EMI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