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均衡背后产生的根因,到原理,到具体实现的问题,娓娓道来,
1
为什么要做均衡
由于电池使用工艺和材料的本身有差异,及电池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处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的不同,电池包内部的单体电池存在SOC差异,这个SOC的差异从直观上的体现就是电池的电压不同。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电池自身由于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上下极板之间的电位差,导致电池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自放电。而且因为工艺的不同,自放电率也不一样。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电池是有差异的。基于这个前提我们来讨论电池的均衡。
组合在一起的电池就是一个团队,我们得帮“猪队友”;
假设电池包中某个电池的SOC高于其他单体,在充电过程中这节电池会率先充满,导致其他单体还没达到额定容量的时候就停止充电了;同理假设某节电池的SOC低于其他单体,则在放电过程中会首先达到放电的截止电压,从而导致其他单体还有剩余容量无法进行释放;
所以有效的电池均衡不仅能够提高电池包的有效容量,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电池包的寿命,因此我们必须做均衡。
2
均衡的原理
均衡电路分为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
主动均衡,就是将电量较多的电池电量充给电量较少的电池里面去,主动均衡系统上看会更省电
可以看到,主动均衡因为没有额外的热损耗,均衡电流可以做大,而被动均衡则是将所有多出的电量通过电阻放掉,会生热,因此被动均衡电流相对较小,均衡的速率低。
目前所新能源乘用车的均衡方式基本都是被动均衡,这是为什么?一个是电池的一致性越来越好,一个就是被动均衡的方案简单,价格便宜;
3
均衡电路的实现
早期的设计中,均衡电路就是通过控制MOSFET的开关来实现。
4
被动均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均衡的时候电压采样误差变大
实际调试BMS均衡电路发现,发现一旦开启均衡,电压的采样误差就会变大,后面发现,电池有内阻,当均衡开启的时候,均衡电流流经电池的内阻,会形成一定的压降,导致电池的采样误差变大。因此在设计软件的时候,需要将均衡和采样分时;而如ADI的BMS AFE芯片,芯片支持采样时候通过标志位来关断均衡;
2、均衡电阻发热过大
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两种方式下均衡电阻产生的热量
以12节BMS为例,假设以单体电池电压4V时均衡电流要求达到100mA这个目标为基准进行评估。假设MOS导通阻抗为0,电池为理想电池。
对于第一种外置MOS的方式,12个通道同时开启均衡的时候,每个通道100mA的电流,均衡电阻就是40Ω。如下图所示的图例就是这种外置MOS的模型,均衡电阻的发热功率为0.1A*0.1A*40Ω=0.4W。12个通道就是4.8W。
可以看到,两种方式的功率一样;
我们来设计我们的电阻散热结构,不管是通过PCB自己散热,还是通过导热胶将电阻的发热导到结构件上辅助散热,都需要做好充足的裕量,保障芯片不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