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LTE在为5G铺路,物联网最理想的连接方式或许就是它?
eefocus 2023-03-23

移动通信圈子里正热的话题,莫过于5G被提上日程。在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 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力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高通牵头的LDPC码方案,被纳为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近有消息称,工信部、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的工作部署以及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计划显示,2017年中国将展开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2018年大规模试验组网,2019年建设5G网,最快2020年商用5G。

我们不禁要问,4G还没建完,为什么需要5G?5G是什么概念?对普通用户来说有什么价值?近期在深圳高通创新中心,高通产品市场高级总监沈磊作出了详细解读。

千兆级LTE是为5G铺路

每代通信技术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而目前的最新进展是千兆级LTE。今年2月,高通推出首款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骁龙X16,根据高通的计划,下一代骁龙835也将集成该骁龙X16;10月18日,高通和澳洲运营商Telstra 、爱立信、NETGEAR,共同推出基于首款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骁龙X16的移动路由器MR1100。

千兆级LTE的理论速度可以达到光纤级别的1Gbps,与国际电信联盟对4G定义的标准一致,业界称之为LTE-A。单从速度来说,千兆级LTE没法和数千兆级的5G相提并论,但沈磊认为,前者是在为5G铺路,5G未来的技术很多都是从4G演化过来,两者会长期共存和互补。

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原理都大同小异,而千兆级LTE之所以能达到第一代LTE十倍的速度,得益于多种技术相互融合,包括:载波聚合、高阶调制、更高阶的MIMO。

每一代移动通信的升级,载波带宽都在持续提升,LTE最入门级的考虑就是有一个20MHz的载波(而GSM是200KHz,WCDMA和HSPA+是5MHz),这个载波上是64-QAM(一个信号可以传6个bit),这上面要部署至少2x2MIMO(可以传输两个数据流)。

而一个信道的宽度、容量和数据率、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是正比关系,要配置以上所说的这些技术,有三个方法。

(1)第一步,载波聚合,增加信道数量。简单的理解就是利用基带以及射频技术,将三个频段、三个载波进行聚合,成为一个更宽的通道。

三载波聚合后的速度怎么算?

拿澳洲运营商Telstra举例。Telstra有三个授权频段,每个频段都是20MHz,通过射频和基带技术把这三个载波、三个频段聚合起来,变成一个更宽的信道(3×20MHz),以达到更高的传输速度(60MHz)。每个载波就有2个数据流,一个数据流的速度是75Mbps,所以三载波聚合可以得到450Mbps的带宽。这是实现千兆级的技术之一,目前的三载波聚合,是基础的6×75 Mbps速率聚合为450 Mbps。


(2)第二,高阶调制,增强调制方式让每个信号搬运更多的数据。

这是在三载波聚合技术上再提升网速的一个方案,简单说就是,最初使用的64-QAM承载了6个bit仅支持75Mbps的速率,现在高通将其升级到256-QAM,比原来提升了33%,每个可以支持100Mbps。再次经过三载波聚合,结果就是6×100Mbps,在两个技术叠加的情况下可以将速率从450Mbps 提升到 600Mbps。


(3)第三步是更高阶的MIMO,在终端上部署更高阶的MIMO,更多的天线,更多的收发链路,从而支持更多的数据流。

同理,在前两个技术提升上,高通将6个信息流以载波聚合达到了600Mbps,而在4×4MIMO里,高通可以有机部署10个信息流,将速率提升到10×100Mbps=1000Mbps,由此LTE的速率达到千兆级。


1Gbps的速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高通作出四个猜想:沉浸式的VR、云存储和计算、更丰富的娱乐、即时APP。

比如,如果将海量的音频、视频资源都放在云端,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将文件下载下来,这样,电池寿命会增加,发热等各方面会改善。

即时APP的意思是,未来很有可能会在手机上将APP包括APP上的所有数据存储到云端,以极高的速度读取云端数据打开应用,未来手机本地很可能用不着下载大部分的外置应用。

当然,目前千兆级LTE还未真正的搭载到手机上使用,不过沈磊强调,从2G到3G到4G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无线通讯带宽速率上去之后,很快后面的应用和服务都会跟上,所以高通把LTE-A、LTE-A Pro的能力提升到1Gbps之后,照样很快有应用服务来填补这个通讯能力。

5G的发展方向

5G不可能一夜之间部署完整,肯定是先从热点地区开始部署,再慢慢扩展。在5G的整个时间表中,4G还会继续发展、演进,LTE、LTE-A、LTE-A Pro会和5G长期共存和互补,这是未来5G全球标准商业化的步骤。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一个多模的手机里,2G、3G、4G频段都在协同工作。

高通率先发布5G Modem芯片,今年10月18日,高通推出了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它的能力是协助运营商Verizon 5GTF和Korea Telecom先于3GGP开展5G早期验证和技术储备,针对几个特定场景,将8个载波聚合起来,形成800M的带宽,提供下行5Gbps的速率,比千兆级LTE的1Gbps提升了5倍。目标是加速全球5G标准——5G新空口(5G NR)的标准化和商用。

X50预计2017年下半年开始出样,首批商用终端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推出,预计为2019年的早期部署做好准备。

X50最初支持在28GHz频段毫米波的频谱运行,采用自适应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踪技术的MIMO天线技术,补偿了毫米波传输性能的一些弱势,可以在非视距场景下发挥很好的性能。

在解释这个技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毫米波,毫米波意味着极致的带宽,但毫米波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如传输距离短,遇到障碍物会阻断连接等等,不妨把毫米波想象成一束光,这束光照过来,就可以传输,当有障碍物的时候,能量通信就断了。

而利用毫米波高频的特点可以弥补上门所说的劣势,X50的波束成型和波束追踪技术,可以保证终端在移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连接。在非视距和移动的场景下,毫米波技术可以利用楼宇或周围环境物的反射,始终保持基站与终端之间链路的连接,也就是说,当有障碍物的时候,光可以通过墙、玻璃、建筑物、树木反射折射过来。


“关于5G,我们更多的是聚焦在对毫米波的支持上,但5G不等于毫米波。5G技术不是只能用一个频段的技术,高通的统一5G设计支持所有频谱类型及频段。”沈磊总结。

LTE是物联网目前最理想的连接技术

LTE除了向更快速率、更广覆盖、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之外,也在向价格更低廉、更小巧、更海量装机的方向发展,催生未来面向物联网的LTE技术。到2025年将有50亿的物联网连接,行业将会往智慧城市、移动健康、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等等方向发展。

为了应对以上场景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最近也做了相应的工作,今年6月份的Release 13发布了两个全新LTE规格,一个是Cat-M1(eMTC),另一个叫Cat-NB1。基本上业界的共识是,未来物联网领域主流的通信方式是采用Cat-M1和Cat-NB1,当然,未来还会再到5G上去发展。

物联网也是高通在着力发展的一个方向。


沈磊表示,Cat-M1和Cat-NB1都具备更简单、更方便、低成本、低功耗、长续航、网络覆盖广的特性,是因为两者将能量集中在很窄的频谱里,放弃了一些实时性和带宽或者其他方面来得到这些特性。其中,Cat-M1保留了更快的数据传输、极致的移动性、保持了一定的带宽和数据速率、支持语音/VolTE 等,两节AA电池可以使用十年; Cat-NB1强调低成本、低功耗,可面向低吞吐量的物联网应用,如远程传感器,两节AA电池可以维持运行10年以上。


Cat-M1和Cat-NB1的另一项优势是,很灵活。把Cat-NB1和Cat-M1部署到已有的LTE载波里面,考虑到较高的部署密度,实际占用整个LTE网络的容量非常有限,虽然是海量装机,但是数据率非常低,也不会一直工作,比如有一些电表可能一个星期才启动汇报一次读数。

所以通过估算,现有的4G网络里将继续部署数万个Cat-M1和Cat-NB1的设备,即使在一个LTE网络里部署了大量的Cat-M1和Cat-NB1节点,它占用整个基站的数据容量还是微乎其微的,大概小于0.1%。


对绝大部分运营商,目前两个技术都还在验证阶段,在做大量的测试,看看可以提供哪些不同的服务,哪种制式比较好,然后再做决定,很有可能很多运营商会部署两个规格。

但是在测试阶段,大概需要半年、一年或者更久的时间,这需要看各国的发展情况。在这个不确定性确定之前,在大约两个季度充分认证、评估、与业务模式充分磨合之前,服务商或运营商就只能处于一个等待的状态。

但是如果有一个模块能满足所有的模式,能应用所有的平台,那他们现在就可以开始部署,那么它的研发成本、器件和产品库存成本都会明显下降。

高通2016年初推出的MDM9X07 LTE调制解调器系列(其中包括有9X07和9X07-1,9X07支持Cat.4,9X07-1支持Cat.1),已经获得超过60家制造商的100余款终端设计。高通不久前推出了最新物联网方案——一款面向诸如电池供电型传感器应用的MDM9206 LTE调制解调器,已经获得大多数OEM厂商的终端设计,MDM9206可支持LTE Cate-M1(eMTC),还能通过预期即将推出的软件更新,升级到支持Cat M1/NB-1双模。

“MDM9206是一个全模全频的模块,可以任由模块开发者通过单一的硬件、软件和射频去做双模/全球模/全球频的模块,在未来一两年市场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这个规格刚刚冻结的阶段,采取多模多频的方式是最稳妥的方式,也是整个业界影响最大的方式。”沈磊总结道。

业界可能的一个共识是,LTE是物联网目前最理想的连接技术,两个新的标准已经制定出来了,带来了全新的能力,催生以前只能想象而不能实现的很多业务。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6.29直播】西门子EDA工具在3D IC设计中的应用


  • 相关技术文库
  • RF
  • 射频
  • 通信
  • 无线
  • 硬核!电机是如何转起来的?

    世界上功率消耗量的近一半是由电机消耗,因此在解决世界能源问题上,电机的高效率化被称为是最有效的措施。

    昨天
  • DoIP协议,NACK code值对应的是哪种错误类型

    DoIP诊断是指通过TCP/IP和以太网使用经由UDS引入的诊断服务。这样就使得DoIP诊断与CAN诊断相比有更快的数据速率,从而在复杂的诊断任务和刷新应用的情况下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06-02
  • 电场、磁场与天线有什么关联?

    一、电场与磁场电场(E场)产生于两个具有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电场的单位为m/V,电场强度正比于导体之间的电压,反比于两导体间的距离。磁场(H场)产生于载流导体的

    06-02
  • c/c++后端开发该怎么学?这份迭代13次的知识技术图谱要收藏好!

    chatgpt如何看待c/c++后端开发?一、c/c++后端开发的技术优势内存管理:C/C++是一种底层语言

    06-01
  • 车辆OBD是什么?

    OBD 通俗来讲就是车载诊断系统,主要使用OBD诊断仪读取车辆数据,查看是否存在故障代码。

    06-01
  • 什么是JESD204C协议?JESD204接口如何调试?

    前言许多行业的数据密集型应用持续突破界限,需要快速高效地传输有效载荷数据。5G通信网络系统要求基础设施及其

    05-31
  • 选择小型化光纤连接器的方法

      在过去三十年间,许许多多的光连接器花开花落,如同昙花一现。而小型化光纤连接器则使得当今的选择过程变得简单。在此提供了选择小型化光纤连接器(SFF,SMALL

    05-29
  • 海底光缆的概念科普

      开始之前,我们先科普一个概念:海底光缆。海底光缆又称海底通讯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以设立国家之间的电信传输。海底光缆系统主要用于连接光

    05-29
  • RFID技术的零售应用

      使用标签标记并追踪店内商品的零售商已经认识到RFID带来的提升库存准确性及销量的好处。但是,他们并未认识RFID的全部价值。他们也没有采取措施来完成为消费者

    05-29
  • 最古老的网络IO模型BIO

    最古老的网络IO模型BIO的优势和劣势。

    05-29
  • 5G WiFi无线连接解析及连接的传输测试分析

      近年来无线连接设备的增多,WiFi成为了我们连接上网的常用方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WiFi连接,大部分均是运行在2.4GHz的频率,在这频段上的带宽最高还是2

    05-28
  • 无线LED显示屏的这些特点你清楚吗?

      OFweek电子工程网,无线LED显示屏是利用GSM、GPRS、CDMA、3G等无线通讯网络,实现LED显示屏远程、实时和大规模组网信息发布。实现了远程操作

    05-28
下载排行榜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