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 “老板”窥屏设计:自动捕捉人脸
2021-06-10

几乎所有人都在上班时间做过和工作无关的事,比如总有想放空或看一些和工作无关的网站,这时候最怕的就是老板突然经过座位。如果手眼协调够好,还来得及按“Alt+Tab”切换屏幕,但总是会有来不及、或是根本没看到老板经过的时候,有时甚至因为神色太慌乱反而更显得可疑。


在家时也是一样,当你正在聚精会神盯着屏幕做一些不可描述时,老爸突然闯进来怎么办。这里有一些初级“防窥屏套路”先分享给大家。


1、入门级:快捷键

WinKey + D : 所有窗口最小化并回到桌面。ALT + TAB : 快速切换窗口界面到“正经状态”


不过有时这种做法也会让父母产生一些疑惑:


2、基础级:老板键

快捷键有一个弊端,即使回到桌面或者是把程序最小化,底部栏或者任务栏依然留有图标,而且还不能自动关闭程序正在播放的声音,于是我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老板键。


所谓 "老板键",并非是给老板使用的,而是用来防老板的键,所以更恰当的叫法应该是“员工键",或者“熊孩子键”。


当老板或父母出现的时候,只要轻松的按下事先设定好的快捷键,就能瞬间隐藏掉所有不想要老板/父母/妻子看到的窗口 (包括任务栏中指定程序的图标或全部图标,同时还能关闭系统音量,关闭系统音量后音量图标不改变) ,等危险过后再按一次快捷键即可恢复被隐藏的窗口。



3、进阶级:虚拟桌面

只可惜,并不是每个软件都会有老板键的设置,于是我们需要一种通用的方式:虚拟桌面。


通过虚拟桌面程序,我们可以创建若干个同时工作的桌面,只要将其中一个桌面设置成工作状态,就可以通过快捷键快速从娱乐状态的桌面切换到工作状态的桌面。


然而无论是虚拟桌面还是老板键,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需要提前察觉对方的到来,然后手动进行操作,如果不能提前发现对方,那么在按下快捷键隐藏桌面之前也许就已被发现。

但是这并不会将真正的技术宅难倒……


4、暴走级:自动捕捉人脸

一名日本工程师 Hironsan 深受“背后的老板“窥屏骚扰,决定开发出一款老板感应神器“Boss Sensor”,运用摄影机的人脸撷取功能加上机器学习,在老板靠近时让电脑自动切换屏幕到认真工作模式。


软件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工程师首先对老板的位置和自己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老板过来“窥屏”的必经路线。然后,在这条路线上布置了一个摄像头,结合人脸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摄像头捕获的人脸图像,一旦在图像中发现了老板的脸,程序就会自动触发它的工作机制,快速将使用者的电脑屏幕变成“正经状态”。

 


打造“Boss Sensor”三步骤


首先,必须要能让摄影机顺利撷取出人脸图像,他使用了 Python 和影像处理函式库 OpenCV,抓取画面中的人脸影像。不过他提到,OpenCV 的脸部辨识精准度并不高,未来考虑用机器学习函式库 Dlib 改善。


第二步为让机器学习能正确辨识出老板的脸,需要运用到以下三种技术:影像搜集、影像处理和打造机器学习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需要从大量图像中学习老板脸部特征,才能分辨老板和其他人的脸有什么不同,因此,他先透过 Google、Facebook 和摄影机影像分割搜集大量老板和其他人的照片,并用图像处理软件 ImageMagick 裁切图像,只保留脸部区块。最后,再将这些图片放进以 Tensor Flow 为后端的深度学习框架 Keras,其通常被用于打造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让电脑学习辨识出老板的脸。


一切准备就绪,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切换屏幕,他使用 PyQt 语言编写该功能,并准备了一张符合工程师认真工作的程序码编辑画面。


实际Demo的成果:



▲ 老板正在走过来。(图片来源:Hironsan GitHub)


▲ 电脑撷取脸部画面并辨识。(图片来源:Hironsan GitHub)


▲ 辨识为老板的脸,成功切换屏幕。(图片来源:Hironsan GitHub)


Hironsan 在 GitHub 上开源这套系统用到的程序码,且不说这套系统有没有实际效果,防老板能防到这种境界已算是“难得可贵”。至于实用性如何?考量到有多少人能真正在办公室架一台摄影机,这套系统用来搏君一笑的可能性反而还比较高。不过 Hironsan自己承认,由于这套系统是基于图像识别的工作原理,如果老板戴了口罩或者镜头范围内人数太多,则识别准确率会有所下降。


如果这位工程师依然能坚持信念来开发这套系统,未来还可以加入声纹识别来捕获老板说话的声音,以及步态识别来识别老板走路的步态……技术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今 Hironsan 这项制作已经被自己的老板得知,恐怕很难被允许继续研发下去。不过如果你很有实验精神,倒是可以试试看!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7.24 深圳】2025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2025全球 MCU及嵌入式技术论坛


  • 相关技术文库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AI
  • 神经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