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工作原理
0 2023-09-17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工作原理。

施密特触发器是一种逻辑输入类型,可为上升沿和下降沿提供迟滞或两个不同的阈值电压电平。

当我们想要从有噪声的输入信号中获取方波信号时,使用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可以避免错误。

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包含 2 个晶体管和 5 个电阻,为了更好的地解释原理,下面直接分析电路。

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工作原理

假设 Uin 输入为0V,意味着晶体管 T1 截止且不导通

另一方面,晶体管 T2 导通,因为 B 节点处的电压约为 1.98V,我们可以将电路的这一部分视为分压器,并使用公式计算电压。

电压计算公式

因此,由于晶体管 T2 导通,输出电压将很低,发射极处的电压将比晶体管基极处的电压低约 0.7V,即1.28V。

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晶体管 T1 的发射极与晶体管T2的发射极连接,因此处于相同的1.28V 电压电平,意味着晶体管 T1 的基极电压 Uin 比该值高 0.7V 时,晶体管 T1 将导通。

因此当我们增加 Uin 输入并超过 1.98V 时,晶体管 T1 将开始导通。这将导致晶体管 T2 基极的电压下降并切断晶体管。由于晶体管 T2 不再导通,输出电压将变高

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接下来,晶体管 T1 基极的电压 Uin 将开始下降,当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 0.7 V 时,晶体管将关闭。

当发射极中的电流下降到晶体管进入正向激活模式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这种模式下,集电极电压将增加,这也将增加晶体管 T2 基极的电压。这将导致少量电流流过晶体管 T2,进一步降低发射极处的电压并导致晶体管 T1 关断。

在这里的例子中,Uin 输入需要降至约 1.3V 才能关闭晶体管 T1。

就是这样。现在这个循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所以我们得到了两个阈值,高阈值约为 1.9 V,低阈值约为 1.3 V。

以上就是关于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工作原理的简单介绍。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工程师必看】ADI 信号链精度资料


  • 相关技术文库
  • PCB
  • pads
  • protel
  • Altium
  • 17条原则做好PCB布局

    分析好整个电路原理以后,就可以开始对整个电路进行布局布线,这一期,给大家介绍一下布局的思路和原则。 1、首先,我们会对结构有要求的器件进行摆放,摆放的时候根据导入的结构,连接器得注意1脚的摆放位置。 2、布局时要注意结构中的限高要求。        3、

    09-22
  • 如何区分二极管的正负极

    一、普通二极管有色端标识一极为负极;二极管封装及其方向如下图示:印制板中通过PCB板上丝印来判别二极管方向的

    09-21
  •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及PCB布局布线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目标 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功能: 电机是单向还是双向转动?需不需要调速?对于单向的电机驱动,只要用一个大功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直接带动电机即可,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时,可以使用由4个功率元件组

    09-20
  • 电路板覆铜的两种形式

    一、什么是覆铜 所谓覆铜,就是将电路板上闲置的空间作为基准面,然后用固体铜填充,这些铜区又称为灌铜。 覆铜的意义在于:减小地线阻抗,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压降,提高电源效率;与地线相连,还可以减小环路面积。 也出于让PCB焊接时尽可能不变形的目的,

    09-20
  • 设计RF布局时,几个总的原则

    今天的蜂窝电话设计以各种方式将所有的东西集成在一起,这对RF电路板设计来说很不利。现在业界竞争非常激烈,人人都在找办法用最小的尺寸和最小的成本集成最多的功能。模拟、数字和RF电路都紧密地挤在一起,用来隔开各自问题区域的空间非常小,而且考虑到成本因素,电路板层数往往又减到最小。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多用途芯片可将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非常小的裸片上,而且连接外界的引脚之间排列得又非常紧密,因此RF、IF...

    09-19
  • PCB铜层引起的电阻性传导损耗

    随着移动电话、互联网接入和手持设备的不断增长,无线网络上传输的信息量急剧增加。为了处理电子系统中的海量数据,PCB传输高速射频信号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传输速度一直在提高。在较高的GHz频率范围内,如何降低射频信号损耗(也称为插入损耗)变得日益显著。插入损耗是由于将器件插入传输线或光纤而导致的信号功率损耗,用dB表示。插入损耗会导致信号的上升沿退化或较高的误码率等。 所有PCB材料都会有传导和介质R...

    09-19
  • PCB制作工艺的9个步骤图解

    在PCB出现之前,电路是通过点到点的接线组成的。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很低,因为随着电路的老化,线路的破裂会导致线路节点的断路或者短路。绕线技术是电路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这种方法通过将小口径线材绕在连接点的柱子上,提升了线路的耐久性以及可更换性。 当电子行业从真空管、继电器发展到硅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的时候,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和价格也在下降。电子产品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了消费领域,促使厂商去寻找更小以及性价比...

    09-19
  • PCB线路板铜箔基础知识解析:深入了解其特性与应用要点!

      一、铜箔简介  Copperfoil(铜箔):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沉淀于线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它作为PCB的导电体。它容易粘合于绝缘层,接

    09-19
  • 5种有效的PCB抄板拆卸集成电路的方法:实现快速还原设计方案的关键技巧!

      在PCB抄板过程中,由于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拆分,拆下集成电路与其他元器件制作BOM清单,并将拆分下来的PCB裸板进行扫描与抄板,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正确拆卸P

    09-19
  • 揭秘高速PCB信号走线的九大规则:你不可错过的必备知识!

      规则一高速信号走线屏蔽规则  在高速的PCB设计中,时钟等关键的高速信号线,走线需要进行屏蔽处理,如果没有屏蔽或只屏蔽了部分,都会造成EMI的泄漏。建议屏蔽

    09-15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