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功分器——T型功分器。从设计和原理上,T型功分器都应该是最简单的一种,但是其缺陷也显而易见,首先是不能在所有的端口都匹配,这个在作为信号合成时,就比较麻烦了。另一个就是输出端口之间没有隔离。有朋友可能在仿真时发现了。这个S32也不是0dB啊。有隔离的啊。这个S32其实不是信号隔离值,而是由于反射导致的插入损耗增加。。。。。
5G射频圈儿今天所分享的一种功分器就解决了这个隔离和匹配的问题——Wilkinson 功分器。 上图是一个传统的等分Wilkinson 功分器。我们一起来看看Wilkinson 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在《微波工程》一书中,作者用到了奇偶模分析来进行Wilkinson功分器的分析。奇偶模分析是微波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用单一的端口输入分析起来比较复杂,但是一个信号可以分解为奇模和偶模的内叠加,奇模分容析相当于在两段线之间加了一个地,偶模分析就是两条线并行,可以用一段线进行电路,场的分析。根据电路线性相加的原理,二者的作用效果一叠加,结果就出来了。
对于这种方法,我也是一知半解,今天刚好通过Wilkinson功分器的学习,一起来复习一下这种分析方法。
书中首先对Wilkinson 功分器的电路图进行归一化。


这个归一化很简单,即所有阻抗对输入端口传输线特征阻抗Z0进行归一化。端口1处,归一化电阻值为1,从中心线对称,源电阻可以表示为两个电阻值为2的电阻并联。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的归一化阻抗为Z,对于上文提到的二等分功分器,阻抗为根号(2),端口2和端口3之间的归一化电阻值为2. 可以表示为两个电阻值为1的电阻串联。 奇偶模分析法首先要定义出来电路激励的分离模式:偶模Vg2=Vg3=2V0;奇模,Vg2=-Vg3=2V0. 然后这两个模式叠加,有效的激励就是Vg2=4V0,Vg3=0.
首先看偶模激励Vg2=Vg3=2V0,因此V2e=V3e,电阻r两端电压相等,没有电流流过电阻r,所以端口1的两个传输线输入之间短路。因此可以把上图归一化电路剖分开,如下图所示。


根据传输线方程可以求出V1e。






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吗?反正对于奇偶模分析,我是越看越模糊。如果大家有新的资料,烦请分享。谢谢
不管怎么样,请记住,当所有终端都匹配时,全部端口都是匹配的。更巧妙的是,当信号从端口1输入时,信号没有经过电阻r。所以没有功率消耗在电阻r上。但是当信号从端口2和端口3输入时,会有部分功率消耗在电阻r上。因此,端口2和端口3又是隔离的。
注意,凡是涉及到波长的,都是窄带的。对于Wilkinson 功分器,窄带就窄在中间的那两节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上。
最后,我们给出任意分配的Wilkinson功分器的设计公式:
这样看来,Wilkinson 虽然解决了功分器的端口匹配和隔离问题,但是如果作为信号合成的话,还是有不少的信号功率要牺牲在负载电容上。这个也不是很爽。有没有能实现较好的信号合成的呢?我们慢慢来看。。。。
最后,我们一起看下一些常见的宽带Wilkinson 功分器。 注意,一看这种串联几个变换器的就是一款宽带产品。

这个毫无以为,也是一款宽带的一分16功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