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检查清单大集合:确保项目成功的必备检查项总结
硬件十万个为什么 2023-12-04


在我进入华为的时候,当时整个公司都在“规范”“checklist”运动,什么都写规范,人人都写规范,什么任职、绩效、技术等级都看规范。(大公司用KPI来引导,容易搞成“运动”)。

所以当时,按照器件种类,很多人写了各种器件选型规范。当时,原理图评审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规范就是这样写的”“checklist这样写的”,这里面有一些问题:

1、写规范和checklist的人不一定水平高,或者写得不细致,如果出现错误那就更是害人了。所以写chicklist的人只是喜欢总结,未必是善于总结。我们提供的checklist也需要大家去甄别,是否正确,是否适用。

2、规范和checklist有时抑制了开发人的思维,什么都按照规范来,不一定适合实际的设计场景;例如我需要低成本设计,但是规范强调的是高质量,自然就高成本,就不一定适用。这也就是往往小公司的工程师,拿到华为之类公司的checklist和规范,其实没什么用处。

3、有了规范之后,也会导致部分开发人员不思考,例如晶振要求在50MHz以上,放pF级的电容进行电源滤波,而低于50MHz的不用。大家都不想为什么,自然也不知道为什么;再例如网口变压器防护,室内室外,按照各种EMC标准的设计要求,直接照着画就可以;但是很少有人想为什么,也不知道测试的结果怎样,等实际碰到困难时就抓瞎了。的确在有的时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是工具越发达,人也就越退化,这是必然。

4、有些器件的选型,不适合写规范,因为器件发展太快,有可能等你规范写好,器件都淘汰了。例如:在X86处理器进入通信领域了之后,处理器选型规范就显得多余。

规范确实能带来好处。但是,并不是所有工作都适合用规范来约束。硬件工程师要能跳出“参考电路”、跳出“规范”,从原理思考问题和设计。

当然规范和checklist还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手段,是大量的理论分析+经验积累+实践数据的精华。我觉得当时我看得最多的规范,是《器件选型的降额规范》,这是基于大量试验,实际案例,总结出来的器件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内容。

例如:规定选用铝电解电容的时候,需要考虑稳态的工作电压低于额定耐压90%;而钽电容,稳态的降额要求在50%;而陶瓷电容,稳态的降额要求在85%;因为这里考虑了一些器件的实效模式、最恶劣环境(高温、低温、最大功耗),稳态功率和瞬态功率的差异……等等因素。

正确的使用别人写的的checklist的方法:

1、需要甄别是否是同类产品

2、然后甄别是否正确

3、再甄别一下是否过时

4、甄别一下是否是废话,是否有效

5、如果以上都满足你的需求,这份checklist基本可用,你可以基于你开发的产品特性和项目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案例,进行增、删、改。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硬件
  • 原理图
  • 信号完整性
  • EMI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