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结了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的内容\x0a2.放大电路正反馈基本概念及作用\x0a3.自激震荡电路概念、产生条件及组成\x0a4.RC串并联反馈电路组成及选频特性
在电源滤波中,选择合适的电容至关重要。为什么常见电路中都是大电容和小电容搭配起来使用呢?本文将对进行详细分析。大电容的特点体积大:大电容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并采用多层卷绕的结构,这样会导致较大的分布电感(也称为等效串联电感,ESL)。高频性能差:由于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较大,大电容在高频信号中的表现不佳。小电容的特点体积小:小电容由于容量较小,可以做得更小,减少了引脚的长度,从而降低了ESL。小电容常采用平板电容结构,这样具有很好的高频性能。低频性能差:虽然小电容对高频信号具有良好的滤波能力,但对低频信号的阻抗较大。组合使用的策略为了有效滤除低频和高频信号,通常会将一个大电容与一个小电容并联使用:大电容:主要用于滤除低频噪声,因为它对低频信号的阻抗较低。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小电容:用于滤除高频噪声,因为它对高频信号的阻抗较低。常用的0.1uF瓷片电容在这种应用中表现良好。对于更高频率的信号,可以并联更小的电容,如几pF或几百pF的电容。实际应用在数字电路中,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上通常会并联一个0.1uF的电容到地,这种电容也被称为去耦电容(或电源滤波电容),其目的是滤除高频信号。电容应该尽可能靠近芯片,以提高滤波效果。电容的阻抗特性理想情况下,电容的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然而,实际电容因引脚的分布电感效应而不是完全的理想电容。当频率超过电容的自谐振频率(FSR)时,电容的阻抗表现出电感特性,导致其在高频下的阻抗反而增加。相反,电感也有类似的特性。总之,大电容与小电容的组合可以有效地覆盖从低频到高频的信号范围,实现优良的电源滤波效果。大电容负责滤除低频干扰,小电容负责处理高频噪声,两者的搭配能够更全面地抑制电源干扰。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内容补充如何选择滤波电容的容值滤波电容的具体容值选择需要根据你的PCB主要工作频率以及可能对系统造成影响的谐波频率来决定。可以查阅相关厂商提供的电容资料,或参考厂商提供的资料库软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电容的数量至于滤波电容的数量,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多加一两个电容是可以的,暂时不需要的可以先不贴,根据实际调试情况再选择适合的容值。如果你的PCB主要工作频率较低,加两个电容通常就够了,一个用于滤除纹波,一个用于滤除高频信号。如果会出现较大的瞬时电流,建议再增加一个较大的钽电容。滤波的两种方式:去耦与旁路滤波电容的作用包含两个方面:去耦和旁路。一般来说,数字电路中的去耦电容选择0.1uF即可,适用于10MHz以下的频率;20MHz以上的频率则需要1到10uF的电容来更好地去除高频噪声,具体选择可以按照公式C=1/f来计算。而旁路电容一般选择较小的容值,根据谐振频率,通常选择0.1uF或0.01uF。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提到电容,各种各样的名称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例如旁路电容、去耦电容和滤波电容等。其实,无论如何称呼,它们的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电容对交流信号呈现低阻抗的特性。这一点可以通过电容的等效阻抗公式来理解: ,公式中,工作频率f越高,电容值C越大,则电容的阻抗 Xcap越小。在电路中,如果电容的主要作用是为交流信号提供低阻抗通路,那么它就被称为旁路电容;如果主要是为了增加电源和地的交流耦合,减少交流信号对电源的影响,那么它被称为去耦电容;如果用于滤波电路中,则称为滤波电容。此外,对于直流电压,电容器还可以作为电路的储能元件,利用充放电起到类似电池的作用。实际上,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不必过于纠结其具体定义。为了简化,在本文中,我们将所有应用于高速PCB设计中的电容统称为旁路电容。电容的基本功能是通交流、隔直流,理论上讲,用于电源滤波的电容越大越好。然而,由于引线和PCB布线的影响,实际电容表现为电感和电容的并联电路(电容本身的电阻有时也不可忽略)。这就引出了谐振频率的概念:在谐振频率以下,电容呈容性;在谐振频率以上,电容呈感性。因此,大电容一般用于滤低频波,小电容用于滤高频波。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容值的电容,STM封装比DIP封装的滤波频率更高。以下是一些电容值与其对应的谐振频率参考:不过,这些数据仅供参考。正如老工程师们所说,选择电容主要还是依靠经验。更可靠的做法是将一个大电容和一个小电容并联使用,一般要求两者的容值相差两个数量级以上,这样可以覆盖更广的滤波频段。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通常来说,大电容用来滤除低频波,小电容用来滤除高频波。电容值与所需滤除的频率的平方成反比。选择合适的电源滤波电容并不复杂,只需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论上,理想的电容器阻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1/jωC)。然而,由于电容引脚的电感效应,电容器实际上表现为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自谐振频率(FSR)决定了电容在高频下的行为。当频率超过FSR时,电容会变成一个电感,从而大幅降低对高频干扰的抑制效果。因此,通常需要将一个较小的电容并联在地上,以补偿这个效果。具体原因是,小电容的自谐振频率较高,对高频信号提供了更好的接地通路。因此,在电源滤波电路中,我们常常采用“大电容滤除低频,小电容滤除高频”的方法。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电容的自谐振频率(FSR)值不同。从这个角度考虑,也可以理解为何在电源滤波设计中,电容应尽可能靠近地线安装,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滤波效果。在实际设计中,确定电容的自谐振频率(SFR)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例如如何查找SFR值,如何选择不同SFR值的电容,以及是否使用一个还是多个电容。1. 自谐振频率(SFR)与电容值的关系 自谐振频率(SFR)受到电容值和电容引脚电感的影响,因此相同容值的不同封装形式(如0402、0603或直插式电容)的SFR值可能不同。 2. 如何获取SFR值 查看器件数据手册:许多电容的SFR值可以在数据手册中找到。例如,22pF的0402电容其SFR值大约为2GHz。 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如果数据手册中没有SFR值,可以使用网络分析仪直接测量电容的自谐振频率。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了解了电容的自谐振频率(SFR)后,你可以使用像RFsim99这样的仿真软件来评估电容的效果。这一过程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软件仿真 使用仿真软件检查电容在电源滤波电路中的表现,确保它能在你所需的工作频带内提供足够的噪声抑制。如果仿真结果显示滤波效果良好,则可以继续进行实际电路测试。关注公众号硬件笔记本2. 实际电路测试 在实际电路中,尤其是在手机等设备的LNA(低噪声放大器)电源滤波中,良好的电源滤波能显著改善接收灵敏度,通常可以提高几个dB。实际测试可以验证仿真结果,并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优化电路设计。通俗比喻可以把电容想象成一个漏水的容器,而交流电的峰值到来就像是往容器里加水。如果容器漏水的速度是固定的,那么频繁加水时(高频信号)需要一个较小的容器(小电容),以保持水位稳定。而在加水次数较少的情况下(低频信号),则需要一个较大的容器(大电容),以减少因漏水导致的水位下降。这样,通过合适的电容选择,可以更好地维持电源的稳定性和滤波效果。
硬件也可以很酷,很多电子DIY产品不仅有着令人惊叹的功能,同时在外观设计上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本期来分享一下一位高级硬件工程师的作品,是国外的一名工程师,名字叫做Mohit Bhoite,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名狂热DIY爱好者,在业余的时间里很喜欢做一些非常有趣,外观非常有意思的DIY电子电路作品。通过电子元器件去做一些3D电路,集艺术技术与一体,YYDS。 废话不多说,一起来看一下。 01、行星着陆器登陆 02、卫星系列 03、报告,这里环境温度22.8℃ 04、焊工不错 05、屏保整起来 06、发现两只小昆虫 07、嗯,很规整 08、可以参加摄影展了 09、空间能量发射站吗 10、呆萌小机器人 11、经典小车 12,赛博朋克风
做硬件的大多数人都喜欢玩电路,就像大多数男生都喜欢玩游戏一样。最近有个群友遇到电路图问题请教,其实这电路图并不难,可能很多做硬件的一看就知道。我之所以想要分享出来,原因是之前有很多基础不太好的同学问我,还有一些转行的同学,这里主要想照顾一下他们。 话题不多,进入正题,电路图如下:咱先不管这图的实用性,拿到电路图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电路图主要想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功能,然后再逐一分析。 功能要求: 假设VCC为12V, 当R6输入为高电平,则TX 输出为12V,RX输出为0。 当R6输入为低电平,则TX输出为0V, RX输出为12V。简单说,就是想实现一个IO口控制数据的收发,且将数据扩大为其它电压VCC(可调),为什么用IO口不直接去控呢?因为单片机IO口一般都是3.3V,要想控制12V,只有通过电平转换电路的方式。收的时候不能发,发的时候也不能收。于是乎,加一个NPN三极管就可以实现反向。 好,功能搞清楚了,下面咱们来一步步分析一下: 1、芯片U1 芯片U1不影响整个电路的分析,可以先不管它,它是个达林顿管,就是多个三极管复合而成,你也可以看成是个三极管,用法都一样,不过达林顿管的驱动能力比三极管强多了,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强驱动能力。 2、当R6输入为低电平时 2.1 U1-3脚为低电平时,U1-6脚被外部电阻R1,R2拉高,拉高后的电压为: 2.2 Q5三极管分析 Q5 基极电压为: Q5的Vbe=12V-8.7V=3.3V ,大于0.7V 所以Q5导通。此时,TX=12V,为高; 2.3 Q6,Q7 三极管分析:由2.1得知,Q6的基极电压为7.67V,大于0.7V,所以Q6导通。 Q6集电极电压接近0V,同理 Q7的Vbe大于0.7V,Q7导通,则RX输出为12V,为高。 综上所述:当输入为低时,输出TX为高,RX为高。跟要求的功能相反,此处电路有问题。 3、当R6输入为高电平时 3.1 U1-3脚为高电平时,U1-6脚被拉低,拉低后的电压为0, 即:U1-6=0V 3.2 Q5的Vbe>0.7V(这里简单,大家自己算),Q5导通,TX=12V,为高。 3.3由于U1-6=0V,所以Q6截止,那么Q7也就截止,RX输出为0V。 综上所述,当输入为高时,输出TX为高,RX为低,满足要求。 所以本电路就只有一个问题:当输入为低时,输出TX为高,RX为高。即:那么当输入为低时,怎么让输出TX也为低? 王工仔细观察,不需要删减任何电路,通过更改电阻R1的阻值就可以解决问题。有兄弟问我是怎么想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请大家看红色箭头所示回路,为什么要看这条回路呢?你想啊,你的目地是改变三极管Q5的开关,但是你发现没,无论输入电平怎么变化,三极管Q5完全没受控制,一直导通。那为什么不受控呢?那是因为三极管基极电压再怎么变化,Vbe压差始终>0.7V,你让他压差<0.7V不就行了,通过计算<300R可实现功能。 小结: 王工只是粗浅的分析本电路,实现了产品的基本功能,真正用在产品上考虑的会更多,比如上下电,三极管的温漂,功耗,还有就算一个没问题,小批量甚至量产是否都OK呢。软件BUG可以升级,硬件BUG只能改板,试错成本高,所以硬件需谨慎。
半个月前写了个mos高边开关为什么用nmos有固定压差问题,当时说可以用电容升压驱动。后面的一周我就在tps5430的芯片手册的框图里面找到了这个初学时没有弄明白的东西:自举电容。 本文主要是两部分:1nmos的高边驱动方案与仿真2自举电路元件选型,仿真,以及常规mos驱动芯片怎么搭建自举电路来驱动高边mos
在电源电路的设计中热设计是重要的,是和 PCB 设计同样重要的要素。设计完成以后发生了问题将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进行整改。因此,在 PCB 设计的初级阶段开始做好热设计的准备是必要的。在这篇应用笔记中,记载了 PCB 设计时降低热阻的关键点。 从现在开始改变 PCB 的关键参数,查看热阻的变化。以 JEDEC STANDARD JESD51 作为基准,记载了 1 层、2 层、4 层各个 实测热阻值。然后,确认上述实测值和仿真值的一致性,记载不符合 JEDEC 基准的 PCB 热阻的仿真值。 PCB 材料、布局、器件放置、封装形状、周围环境的影响热阻 值的变化,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不一致。因此,不要看数值的 绝对值,请参考热阻值的变化趋势。 铜箔面积 Figure 1 是单层 PCB 铜箔面积变化时的热阻曲线。如同 Figure 2 一样通过 PCB 布局改变铜箔的面积。随着散热 用的铜箔面积增大、热阻值降低。铜箔面积达到某种程度即使 再增大,也不能获得与面积相应的散热效果。Figure 3 是等高 线图,可以看出随着与热源距离的增加,相同温度区域增加, 散热效果降低。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多层板热阻的变化。Figure 4 是改变铜箔 面积时的热阻曲线。Figure 5 作为 Layout 代表的例子,展示 的 2 层板和 4 层板。6 层板和 8 层板以 4 层板作为标准。纵向 构造如 Figure 6 所示。通过散热孔把 PCB 从 Top layer 到 Bottom layer 贯通。中间层和散热孔是否连接取决于层数,因 此请参阅每个图。 多层板的热阻变化和单层板相同、随着散热用的铜箔面积的增 大,热阻降低。可是增大到某种程度以上,也不能获得和面积 相应的效果。 2 层板和 4 层板之间的热阻差异很大。由于过孔是纵向结构 (Figure 6),相对于 2 层板从热源开始通过 1.6mm 的过孔向 Bottom layer 传输热量,4 层板从热源开始,通过短距离的过 孔向 Middle layer 1 传输大量的热量。总之,从热源开始到最 近的散热铜箔之间,距离近的过孔的长度变短,热阻变低。由 于 6 层板和 8 层板的距离更短,热阻也相应的更低。 那么,让我们看一看热源向最近的散热铜箔传递大量热量的情 况。如图 Figure 7、用 4 层板,Middle layer 1 和 2 只进行 5505mm2 的大面积铜箔 Layout。但是、Middle layer 2 没有 和过孔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改变 Bottom layer 铜箔面积时热 阻的变化如 Figure 8 所示。这样、可以判断离热源近的层能充 分散热、离热源远的层即使确保铜箔面积散热效果也是不明显的。 综上所述,通过优先增加靠近热源层的铜箔面积,可以有效降低热阻。 板厚 Figure 9 是 1 层板、改变板厚时的热阻曲线(PCB 参考 Figure 2)。纵轴是以板厚为 1.6mm 时的热阻作为基准(0)表示变化率。板子越厚,热阻就越低。单层板即使纵向热传导,因为下面是 传导率小的空气,导致散热困难,所以横向热传导占优势。板 子厚度变厚,横向的热阻抗变低。 Figure 10 是改变板厚时的热传导状态、可以看出板子越厚、热量传导越远。 在 Figure 9 中增大 Top layer 的铜箔面积时、相对于板厚热阻的变化变小。这是因为随着铜箔面积的增加,铜箔的热传导优势会增加,板厚对热阻的影响比率减小。 Figure 11 是在 2 层板经过散热孔向 Bottom layer 铜箔连接的 Layout 中,改变板厚时的热阻曲线(参考 Figure 5 和 6 的 PCB)。纵轴是以板厚为 1.6mm 时的热阻作为基准表示变化率。铜箔面积小的场合,和单层板一样:为了面向基板的热传导率 高,基板的厚度越厚,越来越倾向于热阻变低。随着铜箔面积增大,因为经过过孔向铜箔的热传导比率增加, 过孔的长度变短(过孔的热阻变低)。总之基板的厚度越薄,热阻越低。铜箔面积小横向热传导有优势,铜箔面积大纵向热传导有优势。这个界限是根据 PCB 的条件变化的。 在 Figure 12 表示基板厚度变化时的热传导的状态、在 Bottom layer 有充分散热用铜箔的条件下,可以判断厚度薄的基板能纵 向高效地进行热传导。 层数 Figure 13 是改变层数时的热阻抗曲线(参考 Figure 5 和 6 的 PCB)。随着层数的增加热阻越来越低。这是因为可以导热的铜 箔面积增加了,在“铜箔面积”一项中有说明。从纵向结构 (Figure 6)来看,在板厚相同的情况下,层数越增加,热源到最 近的内层铜箔(平面)的距离越近,热阻越低。代表性的层分配如 Table 1 所示。一般情况下从 EMI 的观点出 发,与所有的布线层相邻放置的是低电阻的铜箔层(地或者电 源)。这样的放置在热设计中也是非常有效、Top layer(在这里 是 L1)的热源能垂直向内层平面 L2 高效地进行热传导。 例如使用 8 层板、Top layer 的热源没有通过过孔向内层连接。由于纵向过孔的热阻增加,即使在 Bottom layer(这里是 L8) 配置大面积的铜箔、不能说是最合适的热传导。在这样的条件 下,增加 Bottom layer 的铜箔厚度,使其达到某种程度能降低 热阻。在多层基板中,在和热源相同的层或者相邻的层铺设大面积的 散热用的铜箔,能有效降低热阻。Figure 14 是只在 8 层板特定的层铺设散热铜箔时的热阻曲线。 可以判断随着远离 L1 热源热阻逐渐增大。 铜箔厚度 Figure 15 是改变铜箔厚度时热阻的变化曲线。铜箔厚度越厚, 热阻越低。这是因为作为热传导的路径铜箔本身的热阻很低。在曲线图中,以铜箔厚度为 70um 时的热阻作为基准表示热阻 的变化率。使 Top layer 和 Bottom layer 的铜箔厚度变化, Middle layer 固定在 35μm。根据 PCB 的层数的不同、热阻的 变化率不同。这是因为铜箔面积等 PCB 的构成不同,所以请作 为一个例子来看。这个曲线图的 PCB Layout 是 Figure2、5、6,Top layer 的铜 箔面积只是 Footprint,Middle layer 和 Bottom layer 分别是 5505mm2。由于 1 层 PCB 的铜箔面积只在 Footprint 部分,可以看到铜箔 厚度的影响很小。在 Figure 16 中,表示将铜箔面积扩大到 1200mm2 时的结果。可以看出,向铜箔的热传导增强了,铜箔 厚度的影响比率变大。2 层 PCB 的热阻变化率变大了,这主要时因为热传导路径是 Bottom layer 的铜箔,铜箔厚度的影响比率变大了。由于 4 层 PCB 向 Middle layer 传输很多的热量,Bottom layer 的铜箔厚度的影响比率比较小。 无论如何、铜箔的厚度越厚,热阻越低。 散热过孔 Figure 17 表示在安装了 HTSOP-J8 封装的 PCB 中,根据散热 过孔个数的不同,热阻的变化。过孔的个数越多,热阻越低。可以看出,仅仅一个过孔、散热效果也很明显。如果在裸露焊盘的正下方放置过孔,可能会在回流焊工序中吸 走焊料,并且降低融合率。为了回避这问题,设计了避开过孔 的漏字板(网板),或者在周围布置过孔的方法避开裸露焊盘。Figure 18 表示了各种方法的热阻变化。漏字板的方式(I)热阻 稍稍变差。可是向周围布置过孔的方式(J),热量一旦经过铜箔 传递到过孔,使铜箔的热阻被增加。因此,随着散热过孔的效 果与热源的距离增加而变小,尽可能放置过孔在热源的正下方。 Figure 19 显示的是变化孔径时的热阻。孔径越大热阻越。这是 因为作为热传导路径的孔本身的热阻降低。在这个例子中,为了看孔径的影响全部在同一位置配置孔。实际 上,由于孔径越小能在较窄 pitch 上配置,所以 0.3mm、0.5mm 的热阻比这个例子低。Layout K (0.3mm)相当于前一页的 Layout J。当将孔配置在裸露焊盘或 FIN 正下方焊锡部分的情况下,为了 防止焊锡吸入推荐 0.3mm 以下的尺寸。 热源的位置 Figure 20 是根据基板上热源位置的不同热阻的变化。A 将热 源配置在基板的中央,因为是向全方向热传导,所以热阻最低。B 在基板边缘配置的状态下,由于能够热传导的体积变少,热 阻变高。C 是作为主要热传导目的地的铜箔表面被狭缝分割的 情况。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和噪声,可以考虑在 ground plain 上开一条缝,将按功能分区分开。这种情况下主要导热处的铜箔 面积虽然减少了,但是因为有基板(FR4)等其他散热路径,所以 与放在边缘相比热阻上升变少。由于实机中存在多个元件,所以很难确保一个热源的铜箔面积 很宽,所以要以热源为中心,尽可能确保铜箔面积 360°均等, 这样的 Layout 非常重要。 接近热源的情况下 Figure 21 是接近热源时的热阻变化。在这个例子中,B 和 C 接近 3 个功率损耗相同的热源,但与只有 A 一个热源时相比,热阻更高。这是因为各个器件都受到了热干扰,导致器件的周围温度上升。热源之间的距离越短,受影响越大。 像这样一个一个进行热设计时,即使设计目标值中有温度上升, 但如果三个同时工作,每个都受到热的影响,就必须考虑热干扰的现象进行热设计。多通道输出的电源、LED 驱动器、马达驱动器等,都有这样的情况。 热源的分散 Figure 22 是分散热源时的热阻变化。A 是一个器件发生了功 率损耗的情况,接合温度是 107.4°C。B 是将 A 的功率损耗平 均分散到 3 个器件上的情况。虽然器件之间发生了热干扰,但分散热源可以减轻温度上升。这个是热传导面积增加导致热 阻降低。 像这样,分散热源(功率损耗)是降低一个器件温度的有效手段。这个例子以 IC 封装为例,电阻器等被动元件也有同样的效果。 考虑耐高温的被动元件 众所周知,电解电容器的温度越高,电解液就越容易蒸发,寿命也就越短,为了延长耐高温元器件的寿命,就需要降低过高的温度。被动元件从热源接受的路径有热传导、对流(热传递)、 热辐射三种。对流(热传递)是通过换气降低 箱体内温度。热辐 射要远离热源,或者用遮热板做好防热措施。因为热传导主要 是经由铜布线传热的,所以要远离热源,或者采取措施使铜布 线的宽度降到最低。 作为例子,在 Figure23 中示出 LDO 的电路,为了获得电气特 性,有时必须在热源装置附近配置电解电容器。在 3 引脚 LDO 中,像 TO252 封装那样同时使用散热用 FIN 和接地引脚配置 很多,在器件附近配置电解电容器 C1、C2 的话就会变成像 Figure 24 一样的 Layout 因为共用放热区域的铜箔和地布线 Figure 25 那样从放热 FIN 的热通过宽的铜箔向电容器传导。电容器引脚部的温度是 57°C。 作为对策,热源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像 Figure 26 那 样,把布线宽度设定为电流容量能容许的最小尺寸,使热传导 最小,然后在那里配置电容器。Figure 27 是结果,电容器引脚 的温度降到 44°C。 这是因为与铜箔相比,基板(FR4)的热阻高,在相同的距离下也 很难导热。综上所述,如果只着眼于电气特性进行 Layout,可能会产生热 的问题,因此需要考虑热源器件和耐高温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AC- DC 转换器等,用电解电容器平滑 AC 的纹波电压,不过, 由于大的纹波电流和电容器的内阻产生损耗功率,电容器自发 热。这种情况与前面提到的 Layout 相反,要加大布线面积,将 热量传导到布线上。 铜箔布线的温度上升 在大电流流过的导体(铜箔布线)中,最小宽度和厚度必须根据 所需的电流容量和最大允许导体温度上升来决定。如果不注意 这个,就会引起因温度上升引起的 PCB 的劣化和周围温度的上 升。最小导体宽度和厚度请参考下面的图表。这些图表是根据《IPC2221A, Generic Standard on Printed Board Design》中登 载的近似公式和图表,将单位换算成米制的。 Figure 28 到 31,在 1 层,2 层 PCB 和多层 PCB 的外层被适 应的温度上升,显示每导体厚度。同样 Figure 32 到 35 是适应 于多层 PCB 的内层的温升。 铜布线的温度上升和半导体封装的热阻一样,由于 PCB 材料、 Layout、元件配置、外壳形状、周围环境等的影响,其值也会 变化,所以请作为参考使用。 总结降低热阻的关键 铜箔面积 ・随着铜箔面积的增大,热阻也随之降低。 ・即使将铜箔面积增大到必要的程度,离热源越远,热传导效 率就会越差,就不能达到与面积相符的效果,因此铜箔面积应 采用适当的尺寸。 ・在多层基板中,通过优先增大靠近热源层的铜箔面积,可以 有效地降低热阻。 板厚 ・由于在 1 层底板上横向热传导占优势,所以如果增加板厚, 热阻就会降低。 ・在多层基板中,散热用铜箔面积小的情况下,由于横向热传 导占优势,所以加厚板厚就会降低热阻。当铜箔面积大时,由于纵向热传导占优势,所以板厚越薄,热阻就越低。两者的边界线根据 PCB 的条件而改变。 层数 ・随着层数的增加,热阻趋于降低,但在多层基板中,在与热 源相同或相邻的层上布置较大的散热铜箔面积,可以有效地降 低热阻。 铜箔厚 ・铜箔越厚,热阻越低。铜箔面积越大,其效果越好。 散热孔 ・孔数越多,热阻就越低,但离热源越远,热阻就越低,所以要 靠近热源。 ・孔径越大热阻越低,但如果超过 0.3mm,在回流工艺中发生 焊锡吸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要注意。 热源的位置 ・由于存在多个部件,所以很难确保一个热源的铜箔面积大, 但要注意以热源为中心尽可能确保铜箔面积 360°均等的 Layout。 热源接近的情况下 ・在多个热源接近的情况下,设计时要考虑所有热源同时工作 的热干扰现象。 热源的分散 ・分散热源(功率损耗)作为降低一个器件的温度的方法是有效 的方法。考虑耐高温的被动元件 ・如果只关注于电气特性进行 Layout,有时会发生热的问题。 ・需要考虑作为热源的器件和不耐高温的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当热源装置位于附近时,布线宽度应达到所需的最低限度, 以防止热传导穿过低热阻的铜布线。 铜布线的温度上升 ・在大电流流动的导体(铜箔布线)中,导体的最小宽度和厚度需 要根据所需的电流容量和最大允许导体温度上升来确定。如果 不注意这个,就会引起因温度上升引起的 PCB 的劣化和周围 温度的上升。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