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仿真应用层级“理论”的一点思考
作者:张宗兵 编辑/校对/排版:老猫引言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终极问题,是哲学问题,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答案。 而“我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有参考坐标系,才能给出答案。 那么,这里就斗胆提出一个这样的坐标系,结合国内市场现状,对电磁应用工程师进行了分级,提供了一些达到每个等级的途径建议,希望帮到解决企业目前培养电磁应用工程师的难题,最后就企业做相关电磁项目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家之言,大家如果觉的说得好,请点赞转发,如果觉得谬误连连,欢迎拍砖,思考和辩论,才能让真理越来越明。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使用了一个等级标准,来衡量一个文明的技术等级,我们称之为卡尔达舍夫等级。
- I型文明:可以主宰所在星球上,所有的能源。
- II型文明:可以主宰所在恒星系统,当中的所有能源。
- III型文明:可以主宰所在星系系统,当中的所有能源。
- 市场竞争压力大,必须要有具备相关经验的电磁工程师来承担相应工作,保障和加速产品上市周期;
-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电磁工程师培养成本极大,国内中小企业处于长期无法真正建设起来团队能力的状态;
- 国内能够理论结合工程的电磁人才稀缺,从应届生开始培养,培养周期偏长;
- 企业在挑选有经验的电磁工程师时可供选择的人才库非常有限,即使做出选择,鉴于电磁的抽象性,也很难判断其真实水平的高低;
- 企业即使培养起了能解决局部问题的电磁应用工程师,但对于跨行业,创新电磁产品研发能力仍然较弱。
02
层级“理论”与成长路径
根据人的学习规律和本身的特点,可对电磁应用工程师分为六个层级: Level 1: 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工程师是把理论应用于实际中的过程,但电磁本身比较抽象,大多数对电磁本身并不理解,对于理论更是抽象难懂。 而MAXWELL方程的理论来求解实际问题时,因为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研究目标的形状是非规则的,无法得到解析解,从而无法求解实际的电磁场分布问题,而求解不规则形状的电磁问题,必须应用数值解的方式来求解,而数值解的得到,必须要应用专业的仿真软件,所以第一个要对接工程的关卡就是工程师必须了解仿真软件。至少具备能对软件进行操作,得到一些结果的能力。 这个基本是需要涉及到仿真软件,能照猫画虎做一些实例就算达到了。首先需对电磁软件就一些了解,可以跟着相应工程案例进行一些建模仿真,也可以参加一些软件培训,在做工程应用时,软件操作是关键的基础,当然这个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Level 2: 在明白软件操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软件仿真落地某一个行业,能够通过软件设计一些可以和测试比拟的产品,通过仿真指导某一行业的研发实践。这样增加了软件到应用落地的过度能力。 这个级别与Level1的差别就在于能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上去。比如可能学服装设计的工程师需要解决屏蔽服的技术指标问题,学飞行器设计的工程师需要解决电磁隐身的问题,刚开始,都属于这一类。需要掌握相关行业产品的关键电磁特性,通过仿真得到相关性能,加工样品测试对比,不但深入感知客观存在的电磁规律,还有项目实际相关的体会和经验。 Level 3: 与Level2相比,该层级需要深耕相应行业的电磁产品设计理论及要素,能够理解该行业理论,并通过理论,仿真,实践,再到理论环节形成在该行业的生态闭环,可以由理论到设计到仿真最终完成产品设计,可以包含该行业的创新产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该层级相比Level2,侧重于深入研究相应行业的理论,如何通过设计达到相关性能,掌握设计规律,并通过理论设计出一款测试和仿真结果一致的样品,验证自己对理论的理解深度不但循环往复,如果测试和仿真结果无法吻合,能够找到问题所在,加深对相应行业电磁的理解。 Level 4: 通过某一行业局部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升华,逐步理解任意电磁问题的统一理论,并深入理解统一理论和局部理论的关系,让自己对电磁理解更深入。
基于LEVEL3的理解,对通用理论的学习,通过某一行业的经验在理解学习通用理论,使通用理论能够具有创造力,形成思维和现实的良好互动。 Level 5: 能够通过对统一理论的理解,把统一理论应用于任意行业的电磁仿真及设计,具备电磁全行业的深入理解及技能,可以仿真任意行业的电磁产品,仿真结果具备一定权威性,可以和实测结果比对一致。
通过深入理解通用理论,能够解决任意行业的电磁问题,并得到一些不同行业的创新性实际产品的验证和证明,这样可以使工程师在行业内形成一个自身对电磁理解及对外界互动的良性生态。 Level 6: 可以做任意行业中电磁产品设计的技术顾问,看到全行业电磁的轮廓和重点,及电磁行业的难点和挑战,能辅助企业做相应产品设计和攻关方案,真正形成理论仿真与实践的全面融合,LEVEL6到了电磁应用工程师的技术发展瓶颈,可以选择做相应的全行业电磁专家,也可以考虑做技术性管理岗位。
到这个级别,最重要的还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自我学习,可以对不同行业的客户进行技术支持,或在行业内多年的深入技术研究和积累,形成自我的技术体系,成为真正的某电磁领域专家。
层级鉴别指标
从理论,软件操作和实践三方面考虑,按照3分制给予评价。
- 软件操作方面,主要指标是对常用的软件操作广度和深度,涉及软件越多,越熟练越深入者越好。
- 0分为无任何经验;
- 1分为会一种软件的基本操作;
- 2分为会一种软件的熟练操作;
- 3分为会超过一种软件的熟练操作。
- 理论方面,主要指标是对电磁理论,计算电磁学,还有相关行业比如天线,滤波器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系统教育情况。
- 0分为不相关专业出身,无任何理论基础;
- 1分为相关专业毕业,有一定的理论了解,但不深入;
- 2分为对口专业毕业,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学习经历;
- 3分为对口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对算法或应用等某一个领域有深入研究和经验。
- 实践方面,主要指标是实际做过的相关项目,或相关市场的技术支持经验。
- 0分为无项目经验;
- 1分为有简单/单一项目经验,看过/涉及过相关项目的研发/生产/交付等工作;
- 2分为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主持/参研重要课题/项目,对产品设计/仿真/生产有系统认知;
- 3分为具备广泛的项目应用经验,对产品优化/质量具有读到认识,具备项目特殊贡献/获奖经历。
|
Level1 | Level2 | Level3 | Level4 | Level5 | Level6 |
软件操作 | ||||||
理论基础 | ||||||
项目经验 | ||||||
综合积分 | 1 | 2 | 3~4 | 5~6 | 7~8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