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电源yo哥 于 2023-8-4 21:53 编辑

零压开关温控器(一)
图3-5用双晶体管开关控制“零压开关”控温电路。当温度低于整定值时,热敏电阻Rt较高BG1、BG2组成的电子开关断开,双向可控硅SCR在电压过零附近被触发导通,Rl得电加热升温。同时电流经D1、R1向电容C充电至电源电压。在负半周时,电容器C经R1、D2、SCR的控制极和R放电,SCR也被触发导通,Rl得电加热升温。当温度升高到整定值以上时,热敏电阻较小,BG1、BG2电子开关开通,SCR控制极被短路,这时正、负半周电流均不能通过SCR,Rl无电而停止加热。如此反复通断电流而达到控温目的。
image.png
零压开关温控器(二)
图3-6采用零电压控制双向可控硅的温度控制电路。当交流电压不为零时,D2、D3整流输出正电压使BG导通,IC的⑧脚为低电平,SCR不导通。只有在交流电话为零时,BG截止,IC的⑧脚为高电平,SCR导通同时集成电路IC的输出还受到热敏电阻的控制。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IC的⑧脚输出高电平,SCR导通,加热器有电流便升温。当温反达到设定温度值时,IC的⑧脚输出低电平,SCR关断加热器无电。

image.png
集成电路零触发温控器
本温控器采用uPC1701C集成电路,构成用交流过零触发双向可控硅,能根据输入温度信号的变化控制加热器,射频干扰很小。集成电路直接接入交流电源,减小了体积和成本。电
路如图3-7所示。

IC的电源由R3、D降压整流提供,Rzyn是取样电阻可调至120kΩ。温度传感器Rt用2.5k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当环境温度升高时,Rt阻值减小,致使IC端电压升高,⑥脚无脉冲输出,SCR关断,加热器无电。反之,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t阻值增大,IC第⑥端输出负脉冲,使SCR在交流过零时触发导通,加热器有电升温。

image.png
采用热敏可控硅的温控器
图3-8所示电路。由热敏可控硅温度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辅助触发电路、延时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工作原理:当温度低于规定值时,热敏可控硅断开。在电源电压过零时,触发回路中的SCR被触发导通,C正向充电。在电源由正转负瞬间,SCR导通,C经SCR放电,使SCR获得触发电流而导通。在负半周仍由C提供电流触发SCR 导通。当温度高于规定值时,热敏可控硅开通,SCR失去触发电压而截止,C不充电SCR;没有触发电流而关断,负载无电。

image.png
用PSSR控制的温控器
图3-9是用参数固态继电器PSSR控制负载电源的通断以达到控温的目的。当被控环境温度低于整定值时,电接点温度计WXG-11t的电触点断开,PSSR参数固态继电器的⑤、⑥脚导通,负载R通电升温。当温度升到整定温度值时,电接点温度计触点接通,PSSP的⑤、⑥脚断开无电,停止加热。于是被控环境温度被控制在被整定值内。调节电接点温度计WXG-11t来整定在需要恒温的值上。
RY是压敏电阻,使加于PSSP上的电压恒定。

image.png
用KC-05集成电路的温控器
KC-05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外围电路简单,用它装置调温电路,调试简单,可靠性高。KC-05最大输出电流为200mA,适用触发50A以下的可控硅。图3--10所示电路增加了BGBG等组成的脉冲放大器,可以触发50A以上的可控硅,又设置了GD光电耦合器,使触发电路与主电路隔离提高了安全性。

工作原理:直流电源V1向KC-05等电路提供电流。KC-05的①端接入D1作开关,即C1的电乐不影响KC-05内部回步过零检测输入电乐(接15脚)的脉动性质。V1兼作过零检测信号电源。
KC-05第⑨脚输出脉冲经光电耦合器GD送到BG1、BG2放大后,由BG2的集电极经D₂接至SCR的控制极。

电路不用脉冲变压器,而在电源变压器中增加一个绕组,供给脉冲放大器电源V2。电源V3是供给“电源电压”负反馈信号的,自动、手动方式公用、以减小电源电压波动对温控精度的影响。由W5上取出的预给电压,可使控制对象(如电炉等)在自动调节过程中有一个“最低电压”,这一电压值须根据被控对象的“空载耗电功率”与最大功率的比值而调节决定。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