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8110109cUTcJjkD3m.jpg746x1006 114 KB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一)马斯克目前做的三件事

  马斯克在四个不同领域都有颠覆性的创新。最早他参与创始的PayPal是做金融支付的,现在已经卖掉了。
  他目前做的三件事情:
  1.特斯拉,目前炙手可热的电动车公司;
2.SpaceX,在载人航天领域非常了不起,航天飞机退役之后,它也是美国主要的航天运载工具;
3.太阳城,能源公司,去年被特斯拉收购。
  图片来源:360百科
  (二)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最早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两三千年前的人类观察到很多自然现象,比如闪电、洪水、日出日落。他们可以观察到现象的规律,但并不知道规律背后是怎么回事。当然有两条路径进行解释:
  1.神学:是世界上大部分民族所采用的,把这些现象归结为是神灵的一些安排。
  2.哲学:美国哲学史家弗兰克·梯利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很少有民族的发展超出神话阶段。各个民族都是用神学解释自然现象,但唯有希腊不同,希腊开创了使用哲学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历史(当然他还漏掉了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就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体系。但最初只是从五条公设推出来的。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条公设:
  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这五条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性原理。在亚里士多德眼中第一性原理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充满神性的。他说过“神性无所不在,就在那自然之中。”
  这是一种泛神论的思想,与希腊早期神话的观念和其他民族对神话的想法格格不入。亚里士多德将这种性质看作是最高贵的,所以叫做第一性原理。
  再举例。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中国的勾股定理,在毕达哥拉斯发现了这个定理的瞬间,又唱又跳,还去祈祷。他觉得这是非常伟大的,只有神灵才可以完成的公理。这就是古代人对第一性原理的看法。
  (三)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我们回到马斯克,他怎么看第一性原理呢?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这是他眼中的第一性原理。
  (注:比如马斯克在创办SpaceX时,美国航天界的主流观点是,造火箭发卫星的费用是异常昂贵的,而且要花不少时间,不是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大公司根本干不了。
  但美国军方、科研机构和大公司又有一种这样的现实需求:低成本、快速地发射小型卫星。
  马斯克认识到,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一切将重新洗牌。
  直至今天,马斯克在SpaceX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第一性原理展开——几乎全部自己研发、制造,疯狂地降低成本。)
  我记得采访马斯克时,问他有信仰吗?他斩钉截铁地摇头说没有,他只相信物理学。大概意思是他只相信用第一性原理所引出的一套体系。
  比如,传统电池组,市场平均价格是600美元/千瓦时,主要电池供应商是松下。马斯克通过第一性原理发现,如果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锂电池组的原材料组合在一起,只需要80美元/千瓦时。
  他从中发现有巨大的价格差距,所以特斯拉在2013年开始自己建立了电池厂,今年一月份开始大规模生产,投产之后电池的价格可以下降30%,每年可以支持150万辆电动车对电池的需求。这就是他对第一性原理的一个应用。
  第一性原理和比较思维

  在商业世界中,第一性原理和比较思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于是我们每天需要不停地过滤信息,而这些信息你并不能看到深层次的原因,看到的只是表象。
  我们大部分时候只能通过观察表象,也就是通过比较思维看待事物。但实际上比较思维是有很大的缺陷。
  我归纳出比较思维有两个层次的缺陷:
  1.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一种竞争意识,虽然看不到终点在哪里。
  彼得·蒂尔在《从0到1》这本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说:
  “竞争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在整个社会中蔓延,扭曲了我们的思想。结果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在实际中获得的却越来越少,我们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中。”
  这个想法很有道理,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共享单车,现在这个领域是热门。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是我的前同事,我们之前都是记者出身。我记得她当时跟我说她对共享单车的想法,实际上也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维。
  她指出在大城市里下了地铁之后可能离目的地只有一、两公里,但高峰期根本打不到车。这时候只能是打黑车或者走路步行,如果这时候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
  后来她又发现,移动支付开始在中国越来越普及,她想把移动支付应用到单车领域,于是她就去做了现在这件事。
  但当时我觉得不靠谱,一是偷车问题很难解决,二是我觉得她是文艺女青年,根本做不了制造业的事情。但她真的做到了,还做得挺成功。她的这种思维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维。
  接下来我们看到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网上有个段子说,假如你再不做共享单车,那么彩虹的七种颜色你就挤不进去了。现在共享单车是一种纯粹的基于比较思维的竞争。他们想把对手打败,很多资本也在后面推波助澜,所以造成这种状况。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共享单车吗?我觉得可以打一个问号。
  易到用车的创始人周航说过他理想中的竞争应该是两个人赛跑,你追我赶,互相激励,互相冲过终点线。这个过程中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互相学习。不好的竞争是两个人搏击,就是在过程中你把另外一个人PK掉。
  他不想做后者这样的竞争,想把所有精力放在产品和用户体验上。但实际上在专车服务领域,过去两三年有一个非常惨烈的竞争,首先是滴滴合并快车,后来是优步与滴滴的合并。所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在中国很多时候还是比较思维占上风。
  2.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基于过去经验和历史的比较。
  彼得·蒂尔
  在彼得·蒂尔的《从0到1》中有个说法: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或是谢尔盖布林不会再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不是在向他们学习。”
  过去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人,他们基于纵向比较思维会产生一些非常错误的想法。比如“全世界可能只能卖出五台计算机”,说这句话的这个人是托马斯·沃森,IBM的主席。
  “现在我们连利用核能最微弱的证据都没有”说这句话的是爱因斯坦。
  “交流电是无用的,因为它太危险,可以像闪电一样劈死人,只有直流电才是安全的。”说这句话的是爱迪生。
  小米创始人雷军也说过“只要你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这句话在13、14年是很正确的,他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最近一两年小米在走下坡路,包括他之前看不上的索尼、OPPO、vivo也很快成长起来,迅速攻占三、四线城市的线下零售店。
  所以历史其实并不是直线前进,而是螺旋前进,或者走两步退一步,走三步再退一步的。
  雷军的互联网思维应该是正确的,但可能他没有考虑到我们国家互联网发展的速度,现在三四线城市还不太适合他之前说的那一套,但长远来看我很认同他这套东西。
  马斯克对项目的决策判断标准是这件事情在物理层面上行得通。
  我们为什么做不成?我们一定要做。
  他直接从最核心的问题开始着手,然后一步步解决它,这是他跟大部分中国企业家不太一样的地方。他所在的领域基本上很少有竞争对手,这是他对于第一性原理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
  第一性原理和大数据思维

  我最近读了吴军的《智能时代》,里面提到大数据思维,把大数据思维跟第一性原理思维比较一下会很有意思。
  吴军在书里提到“数据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确定性,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
  基于第一性原理是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首先你要发现一件事情最核心的原因,然后从这个原因一步步往外推理出你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在大数据时代,其实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智能时代》吴军老师认为,我们可以从大数据中直接找到答案,即使我们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书里是这样说的:
  “根据因果关系知道原因固然好,但是由于复杂的问题,其难度非常大,除了跨物质条件,人们的努力,还要靠运气。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有新的思维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直接找到答案,即使我们不知道原因。
  这方面给了我们找捷径的方法,同时我们不会因为缺乏运气而被问题难倒。如果我们愿意接受找不出原因的答案,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跳出机械时代单纯追求因果关系的做法,开始具有大数据思维了。”
  在下面几个例子中,都能体现出这种大数据的思维:
  比如在Google投放广告,在电影租赁网站上投放零食广告,在女装网站投放男装广告。我们并不知道这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实际上在大数据时代没有必要知道它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我们只要知道它们是有关联性的,根据关联性做广告投放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就可以了。在天猫上现在用户看到的一些推荐,其实也是基于大数据思维进行的技术开发。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非常多疯狂的人。
  他们做非常疯狂的事情,并不是他们真的很疯狂或者他们真的比我们聪明,而是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跟我们不一样。
  比如马斯克,他通过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他可以看到很多事物的本质原因,然后做成了很多普通人觉得很疯狂但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文 /  周恒星
微信公众号 / 笔记侠
  周恒星:《硅谷钢铁侠》译者,第一位采访马斯克的中国记者。前极客公园主笔兼硅谷站负责人,现乐视体育海外商务总监。2017年3月22日,中信出版集团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泰达联合主办首场中信·泰达读书,读书会以“从特斯拉到SpaceX,领读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为主题。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与嘉宾审阅授权发布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