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页岩?


页岩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岩,主要由黏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以及少量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组成。


其形成于静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三角洲、海洋大陆架等,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压实、脱水和重结晶作用而形成。页岩具有明显的薄层理构造,很容易沿层理分裂成薄片,这也是其得名“页岩”的重要原因。


页岩的类型与特征


页岩的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其成分和混入物的不同,可以分为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硅质页岩、炭质页岩、黑色页岩、油母页岩等。

页岩的物理性质较为独特,其硬度一般较低,普氏硬度系数为1.5~3,但结构致密的页岩硬度可达到4~5。页岩的抗风化能力较弱,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且因其不透水性,往往成为隔水层。


页岩微孔隙与页岩气


页岩内部的微孔隙和微裂隙是页岩气储存和流通的关键空间,这些孔隙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页岩气的储量和勘探开发价值。

页岩的孔隙类型多样,包括颗粒表面溶蚀孔隙、颗粒间孔隙以及有机质内部孔隙,孔径从几十纳米至几微米不等。页岩中的有机质含量也对页岩气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生成石油或天然气。


高分辨扫描电镜在页岩研究中的应用


高分辨扫描电镜(SEM)在页岩气勘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用于沉积岩中有机质母质类型的判别、黏土矿物研究、钙质超微化石研究以及储集岩研究。由于页岩样品的孔隙尺度极小,制备样品时需采取特殊手段防止污染和形变,以确保电镜测试的准确性。


氩离子抛光(CP法抛光)是一种先进的制样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样品表面的平整度,减少机械损伤,更真实地反映样品的微观结构。与传统的手动或机械研磨相比,氩离子抛光适用于含有微纳米级别孔隙的样品,解决了机械研磨抛光可能堵塞孔隙、不同材质相互污染以及样品应力损伤等问题。

在氩离子抛光过程中,液氮冷却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这种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氩离子抛光的效果,使其在页岩样品制备中更具优势。


页岩研究的实验过程


在页岩样品的实验过程中,通常包括预磨、氩离子抛光/切割、样品固定和喷金处理,以及SEM观察等步骤。通过这一流程,可以获得适宜于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BSE)观察的光滑平整样品表面,从而直观展现孔隙的大小、性质及分布特点。例如,经过氩离子抛光后的页岩样品在高分辨场发射电镜下,可以清晰显示碳酸盐、硅酸盐、黄铁矿等有机物的分布情况。


页岩的工业价值与应用


页岩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些类型的页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用于建筑的外墙、地板等,还可以作为制造砖瓦的原料,用于陶瓷工业等。在石油工业中,页岩作为烃源岩、储层和密封岩,对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储存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油母页岩可以通过蒸馏产生碳氢化合物,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