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amazon的VP去了乐视几个月后离职又回到amazon,然后写了这篇文章。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下是作者全文:
  今年年初我跳槽去了一家国内的互联网民企,因为刚换工作非常忙,所以一直抽不出空去讲课,直到四个月后才总算找了个机会到川大MBA上课——因为提前开了课实在无法爽约。那天急急忙忙的讲完课收拾好东西正想尽快离开(要赶晚班的飞机回京,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开会),突然在教室门口被一个许久没见的女学生拦住了:“Peter老师,你好久都没来川大讲课了”。“是啊,最近换了新公司,所以一直没时间过来,不好意思”,我一边敷衍着回答一边继续往前走:“噢,怪不得,那一定很忙吧?”……对话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着,很快我们就走到了校门口正要互道再见时,只见这个妹子停了下来,好像头一次看到我似的说:“Peter哥,我怎么觉得你好像变样子了。”啊!噢,这一下我的注意力总算聚焦了:“哦,怎么变了——是变胖了?瘦了?”, “其实都不是,哎呀,我也说不出来,反正觉得你变得不像你自己了。” 天啊,这一下可把我吓得不轻,禁不住停下脚步定定的看着她。一看我变得这么认真,妹子也紧张了起来,回答得愈发零乱了:“嗯,其实也不是了,主要是感到你好像绷得特别地紧,看人时的眼神好像一直在飘,完全没有了你原来的那种放松的感觉,让我和你说话都觉得好紧张一点都不舒服, 我还是喜欢以前的那个你……”
  
  坐在回程的飞机上,望着悬窗外漆黑一片的天空和远处忽明忽暗的星星,我知道,到了为这场五个月的职场私奔画上句号的时候了,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前些日子网络上曾经疯传了一篇文章, 介绍原P&G的一位女高管在加入京东几个月之后就因水土不服而铩羽而归的故事, 里面洋洋洒洒的罗列出许多外企/民企在内部管理、企业文化、用人哲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高屋建瓴的总结出外企在中国没落的原因,进而引申到比较民企人VS外企人的优劣,内容翔实,文笔诙谐一时间转发者如云好不热闹……
  我相信这位P&G的妞不是第一个死在民企的职业经理人,就如同我相信自己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赴汤蹈火以身试险然后灰溜溜的重回外企的职场人一样,这一幕对我而言并非什么具有特殊启示寓意的经典案例—其实它和每天在职场中发生的千千万万个离职/入职的Case一样,不过是某个个体,在某个特殊的区间,因为某个特殊的原因而做出的选择,完全没必要上升到什么民企/外企之争;谁好谁坏之论的地步,在我的眼里,究其根源其实无比简单,那就是:
  你想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拜中国改革开放之福,我有幸在90年代初,自己职业生涯的一开始就加入了全球500强公司的行列 (或者换句话讲,这也是我职业生涯最大的“不幸”吧),然后一路走来亲身参与和见证了外企在中国最辉煌的岁月,但同时也经历了它由盛转衰光环不在之后的动荡和失落,个中滋味令人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生在什么家庭;娶了个什么太太;加入了什么公司,这三件事从本质上决定了人的一生:原生家庭决定了你的性格/教养/价值观;女人教会了你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而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培养了你如何与人相处,该以何种方式生存。与其说外企教会了我在职场成功的原则和方法,倒不如说它让我养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这一切又反过来影响和修正了我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诉求,概括来讲这些影响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因为你最终要回答的不是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职业成就,而是你想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2.尊重个体:一个好的企业是允许/鼓励甚至积极创造个体的多样性,个体对团体归属感是建立在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对企业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个体的声音不应该被忽视和有意的隐藏—即便它有时和团队的主旋律有所不同。
3.家人/健康/快乐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些付诸于work and life balance的努力应该受到认可和支持,这和你对企业的承诺和责任心并不矛盾。
4.要有底线,要有底线,要有底线……懒得解释了自己看吧。
  七年前当我刚开始在MBA教书时学生对了解外企、进入外企还是相当的热衷,每到毕业季我都会接到很多曾经的学生打来电话想让我帮忙进入外企。可慢慢的,课堂上的话题从“唐骏的成功该如何复制”在不知不觉间变为了“下一个阿里巴巴是谁?”,以及“风投,全民创业,马佳佳的情趣用品以及90后霸道总裁是如何养成的”?我那“成功”职业经理人的光环也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暗淡了原有的光芒。再加上一直以来,许多在华外企本身所具有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弊病:不了解中国国情;市场和销售策略不接地气;国内领导团队受制于国外总部无法作出及时有效的改变;大公司病严重组织臃肿决策拖沓……这一切都开始让我对是否应该继续自己的外企职业生涯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同时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对以阿里/联想为代表的一代中资民企的崛起和巨大的商业成功感到十分好奇——这是一种夹杂了自尊和自卑于一体的复杂情感:说心里话,我在骨子里是把这帮家伙当暴发户来看的。记得一年多前因为猎头牵线我去杭州和韦小宝的某位老婆见面谈工作机会(A公司的江湖大佬们每个人都有武林头衔),会谈结束时这位韦夫人用了一句玩笑话来评论我——“你们这些高大上的外企人”,其中的不屑和轻蔑溢于言表。而我也一样对其无甚好感,心想:“倒推回15年,你丫的如果来我部门面试一定会因为不够qualify而被老子reject掉的”。就这么阴差阳错虽然一直有外部机会找上门,但因为确实气味不相投因此我始终不敢下决心踏入这个未知的领域——直到2016年的1月。
  本性使然吧,最终我也还是没有抵抗住内心那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选择加入了一家目前非常吸引人眼球而且大多数人都自认为看不懂的生态型互联网公司。单纯从工作和业务发展本身来讲,我还是挺喜欢这份新工作的:职责范围比我原来大了很多,工作内容富有挑战性,将外企那种十分Silo的视野/组织架构一下变得非常开放和混搭,每天都有新鲜的东西可以学习,改变的速度惊人……可就在我对这些业务上的挑战和层出不穷的学习机会欣喜不已的同时,身边的另一些东西却始终让我感到无法接受,甚至是极度的厌恶,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让我在翻身上马一只脚已经伸进马镫之后,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将另一只脚也牢牢的踩进马镫—这就是我在那五个月中最真实的状态写照。
  七月底去西雅图出差——这是我吃了回头草之后第一次去美国总部开会,在一周之内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回答老同事/老朋友/之前的老板们好奇或者是关切的提问:why/why/why?其实说实话,有时候我自己也挺懵的:一个公司和另一个公司之间真的就差那么多吗?真的就让我如此不能忍受以至于不到半年就逃跑了?(连试用期都没过就辞职——new record in my career)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的这场“职场私奔”如此的短暂和失败?
  虽然年纪已经老大不小的了,可骨子里我还是个极其感性的人,很多决定的形成与其说是用理性的推断,倒不如说是感性的驱动,因此如果一定要我black and white的给出个解释,倒不如就让我拿几个“生动”的场景和我的感受来做答案吧:
  微信里的意淫:(形式VS本义)

  我是一个极其讲求独立个性和崇尚自我的人,这一点在我对微信的使用上反映的最为突出:我一直将微信当作一个非常Private的东西,因此好友只限于我的朋友/家人/亲密的同事/学生;朋友圈的发文也以有趣的生活琐事为主,一般不会涉及工作,极少帮公司打广告/做营销—除非是我对内容发自内心的认可否则不会转发这些“鸡汤文”/软文。但很快这种外企“阳春白雪”般的不良嗜好就被好好的羞辱了一番:在进入新公司的第一周,我新加的微信好友数量就突破了过去几年的历史纪录(因为每个人见面都会要求加你的微信号,而且内部沟通和信息传递也极大的依托于微信平台,所以不加微信确实不行),好吧,入乡就要随俗吗,那就来者不拒吧,省得被新同事批评我不合群。晚上回到家,我好奇的打开手机想了解一下我的这帮新朋友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这一看还真吓了我一跳,原来微信朋友圈可以是这样的:
  A. 转发Funder的Post—而且连标点符号都不带改的。
  B. “夜已经很深了,时钟都敲过了两下,可办公室里还是灯光通明,Team里的小伙伴们还在为了伟大的理想而拼搏,加油,我爱你们!!”
  C/D/E/F/G。请参照A/B,然后没有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只是一些个案,可慢慢的我发现100%的人都是如此—职级越高越极致,WOW!这是多么棒的凝聚力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啊!我不禁由衷地感慨民企在忽悠人这一点上确实很厉害,但是这么多年被外企惯出来的毛病不是一下子就能被改变的,因此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变得不敢用微信了:转发这种文章吧觉得挺幼稚的,而且有些内容和语调我实在不喜欢;不转发吧又怕被老板和同事们觉得我不够和团队align的。就这么别别扭扭的熬了一个月直到我遇到了一位外企的老同事,当时他已经在这家企业待了一年多了,俨然一幅老民企人的做派了。一见面我就好奇的向他请教该如何快速适应这里独特的文化—尤其是微信朋友圈,这家伙听完我的困惑不禁哑然失笑:“Peter哥,你难道不知道微信有“小号”这件事吗?再注册一个Account专门转发公司推文不就行了吗?你以为大家都是用个人帐户在发的啊?你也太“天真”了吧?哈哈哈……”
  
  在我这种年纪还能被称为“天真”本来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事情(这说明我已经大智若愚返璞归真了),但这种被愚弄了的感觉还是搞的人有“些许”的不爽。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所带给我的冲击就早已超越“不爽”, 而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
  发布会现场的惶恐:(个体VS群体)

  作为行业内公认的“发布会营销高手”,我有幸在短暂的任期内亲历了一场可以说是触及灵魂G点的发布会:为了配合即将开展的大促,公司在一个以自己品牌命名的体育场里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主要的流程包括评奖发奖,艺人站台助威,生态产品展示(电动车)以及促销活动预热,在现场上万名公司员工的注视下,获奖的各位“精英”、“新锐”、“领军者”纷纷登台为公司伟大的理想送上发自肺腑的钦佩之情。整场的高潮出现在Funder用手机引导自动驾驶电动车缓缓驶上舞台中央,当看着这个耗尽他心血的玩具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候,只见他眼里饱含着热泪,用哽咽的声音向台下诉说着自己的情怀和理想,这时现场所有的人都起身为他们的偶像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全然不顾脸上肆意流淌的泪水,每个人都沉浸在即伤感又激动的狂热情绪之中无法自控!而我呢?却像一个不合时宜的异类在漫天飞舞的泪雨中手足无措惶恐不已……
  其实我也很想和大伙一起享受这令人热血沸腾的瞬间,我也很想打开泪腺肆意的挥洒自己的泪水,然后放下自己溶于团队,但遗憾的是:我自幼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的是“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稍长进学又深受米兰昆德拉的毒害,觉得世间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都是“媚俗”,比如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比如10万人一个动作的朝鲜阿里郎舞蹈;比如文革时毛爷爷接见百万红卫兵的胜景;比如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总舵手/指路明灯/精神偶像……窃以为这个世界之所以可爱,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她是由一个个斌彩纷呈的个体所组成,每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的个体才是社会进步的真正的正能量。这就好比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造就了民国初年的一代大师,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盛宴,可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高管会议里的叹息:(理想VS现实)

  可能是为了以示重视和隆重吧,每次大型活动都会被冠以“*战役”之名,而且会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管理和协调。进军海外是无数中国企业要显示自己全球化雄心和实力的必然之举,因此如何在国一炮打响也成了当年的重头戏。为了协调整个公司的资源形成合力,项目组特别邀请*国团队的Leaders(刚加入公司没几天的老外)来京开会,当海外团队介绍完他们的市场方案后,Funder以及一众高管们都觉得此方案不过瘾,根本没有领会和贯彻公司所独有的/成功的营销“精髓”,这时一位“全公司最了解我的理念和文化的人之一”(Funder在一次全体高管会议上对他评价的原话)的Leader忍不住发言想敲醒这些愚钝的老外:“你们这样做肯定没效果,你们应该这样做……(此处删去82个字)……”
  (为了不要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不给那些妄想以此文作为炒作工具“恶毒攻击”我的老东家的人以口实,本人在此特地删掉82个字以免混淆视听)。
  WHAT?几个老外瞬间就懵圈了,以为是同声传译出了问题,可经过再次确认之后发现真的就是这样,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陷入了沉默,少顷一个老外答到:“this gonna never happen in US”。“不会吧?多给些钱还不行吗?多做些活动预算呗。”“对啊!这些东西我们已经玩过好多次了非常有效,你们应该在米国试试!”“对啊!”“没错!”“一定行的!”
  在职场混了20多年了,我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穿着洁白的蕾丝小短裤,内藏一颗纯洁的玻璃心在空中飞来飞去的天使了,我也不可能白痴到站起身来义正严词的驳斥这种不**和无底限的言论—虽说一家公司所有的高管居然可以这么comfortably /openly / publicly / officially 的讨论这些违背基本***和道的东西,而没有任何的不舒服/不好意思,以及哪怕有一丝丝的掩饰或者尴尬,这确实是一件让人颇为不悦和遗憾的事情,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就连我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无疑是最“有效”最“成功”的营销方式—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打个比方吧:一众兄弟上了贼船,忸怩作态了一阵之后突然发现做贼也挺好,同时四下一看,原来满江满河的都是贼于是自己的心也就放下了,进而还慢慢生出了自豪感来……这就是当今中国这条商业大河上的众生相。
  希望这只是中国社会发展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阵痛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吧,希望最终社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都能重回正轨,否则高华先生在他的书中评论那位伟人时所讲的预言势必又将重现:“可能***觉得只要目的崇高,那么过程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可最终这个“崇高的理想”变成了什么呢? 将一个国家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无数生灵为之涂炭。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组织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一半是挽留一半是好奇吧,听说我才来了五个月就要辞职,老板死活要拉着我聊一聊,当被第一次问到WHY时,我低头想了好久,才用一种和自己的年龄不相符的颇为羞涩的声音答道:
  因为我想按自己的意愿去玩微信,因为我不想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去混碗饭吃。
  作为一个卑微的个体,我们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做唐吉坷德式的英雄,幻想着以蚍蜉之力改变自己周围的整个环境。在此我无法给你什么建议,但是如果你想问什么是我的个人选择,那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最起码有一样东西我是绝不会妥协的:
  我要有自我和带着尊严的活着,而无需出卖和扭曲自己的价值观……其他的,没有了。
    文/张思宏
转自:没空读书
    研发投入越多就一定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