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常见运算放大器并没有接地端。标准运算放大器“不知道”接地的位置,因此它也就无从知道其工作电源是一个双电源(±)还是一个单电源。只要电源输入和输出电压在其工作范围以内,就不会出问题。
下面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三个重要电压范围:
1、总电源电压范围。它是两个电源端之间的总电压。例如,30V 的总电压范围为±15V。再如,某个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可能为 6V 到 36V。在低压极端条件下,它可能为 ±3V 或者 +6V。在高压极端条件下,它可能为 ±18V 或者 +36V,甚至是-6V/+30V。没错,如果您留心阅读下面的第 2 点和第 3 点,会发现使用非平衡电源也是可以的。
2、输入共模电压范围(C-M 范围)一般是相对于正负电源电压而言的,如图 1所示。使用类似于方程式的方法表示时,假设运算放大器的 C-M 范围可以描述为负轨以上 2V 到正轨以下 2.5V,表示方法为:(V-)+2V 到 (V+)–2.5V。
3、同样,输出电压范围(即输出动态范围性能)是相对于轨电压而言的。这时,它可以表示为 (V-)+1V 到 (V+)–1.5V。
这些例子(图 1、2和3)可以运用一个 G=1 缓冲器配置结构进行说明。重点是,图 1 所示例子的输出范围大小被限定为负轨 2V 和正轨 2.5V,原因是输入 C-M 范围受限。在高增益条件下,可能会需要配置这种运算放大器,以达到其输出电压范围。
![](https://file2.dzsc.com/data/19/08/14/9207_1357441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