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情况进行了分析,有一些比较建设性的分析。
早在两年前,计算机专业最火爆的时候,我就对其发展趋势做了一个分析,今天看大概是对上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计算机行业趋势分析与见解”。我也会在后面对文章主要观点进行了复述。如今GPT-4已经落地,计算机的火热也开始逐渐褪去。其实这几年,不只是计算机行业热潮褪去,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很受冲击,这跟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都有关系,导致很多年轻人都处在一种悲观的情绪中,“孔乙己”文化盛行。我想结合这两年来的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我们的未来规划给出一点建议。
计算机行业趋势分析
我还是坚持之前的观点,任何的行业都有波峰波谷。计算机行业目前还是处在波峰之上,但是肯定是处在波峰到稳定期的过程了。我上篇文章中的观点拿到现在依然适用。
从第3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到现在我们正处在的第4次工业革命:智能时代的开端,计算机技术都是其底层支撑。就像机械一样,从第1次工业革命,到现在,也不会淘汰,因为这是底层技术。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并不认为计算机的人会失业,不像现在这么热门倒是很有可能的。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是一个大的阶段,而这两者的交接,恰好就在2010年附近,计算机专业确实是在2009年至2011年连续被列为“红牌专业”。所以那时候计算机出现了波谷也是情理之中了。2010到今天,近十年的时间,移动互联的时代也即将见顶了,但是恰好又接上了智能时代和万物互联的时代。也就是说,波谷还没到的时候,下一个波峰就又来了,接力上了。这也是为啥现在计算机这么火的原因。这次的波峰,可能持续的时间不只有十年,因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是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就像第2次工业革命中的电一样,这会成就一批像是GE和中国电力一样伟大的公司。而现在国内的华为、阿里等巨头就有这个潜质。一次技术革命,如果在如此的热度下,十到二十年内还不能落地,那大概率是没了。所以如果以十年为周期,那现在已经处在了波峰之上了。
那现在第4次工业革命:智能时代的落地产品已经来了,就是GPT-4。而参与开发他的公司OpenAI以及背后的微软,中国的类似百度,将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巨头。但有个概念要分清楚,巨头不代表会火热,就像是中国电力、美国通用电气一样,成为基建性质的巨无霸。这就涉及到我之前提到的第二个核心观点:计算机的基建属性。
任何一种足以改变社会的技术,最终都会成为一种公共资源,具备基建的属性。就像电一样,我们不需要知道是怎么发电的,也不需要去维护电路,只是去用就好了。而且我们的社会也不再需要这么多的电力人员。
到时候计算机也会像现在的电一样,成为我们人人都会用的东西,不需要去特殊的学习。其实我一直觉得计算机代码是有点反人类的,至少现在看是这样,我们需要去适应机器的语言, 不管是最开始的汇编语言,还是现在的面向对象的语言。这样的开发难度,是难以支撑万物互联、元宇宙等概念的。以后计算机很可能就变成“面向功能”的语言,是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提功能,就能直接得到相应程序的东西。当然也不会让所有人都能去编软件,但是其门槛肯定会大大降低,以满足天量的个性化的需求。就比如电力公司提供220V的入户电,至于这个电你要做什么用,就取决于你的需求,你把啥的插头插到插座上,就可以用来干什么。
而目前GPT-4表现出的编码能力,就开始印证上面的话了。计算机语言将向着“面向功能”的方向进化。而普通人只需要当做一个工具去用,不需要知道具体的编码原理。我看到很多Demo,只需要向GPT-4描述需求,比如贪吃蛇程序,它就可以自动生成代码并且运行。现在码农都自嘲说:GPT-4在走自己的路,让自己无路可走。码农其实永远都需要,就像电工一样,主要起到维护的作用,不过长远来看需求肯定是锐减。其实我们现在缺的是人工智能的专家,研究人工智能本身的人。
个人职业规划的顶层设计
谈到行业分析,其实最终就是为个人的职业规划做参考。这是人生的大事,值得花大功夫去思考,去调研,去评估。人生选择从来没有标准答案,选择大于努力的根本原因就是你有没有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为了名利而争最终都是心累,而为了事业去做方可无悔一生。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感到深深的认同。之所以我们现在厌烦工作,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劳动成果不属于自己,遭受上级或者资本的剩余价值剥削。而且劳动本身是被异化了的,所以体会不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创造感以及更深层次的幸福感。具体的异化包括劳动分工的异化、工人之间的异化、工人与其劳动成果之间的异化等。具体的表现就是被异化的劳动者与他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生产过程分离。使得工作成为非自发性的活动,因此劳动者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者领略到劳动的意义。
所以,工作与生活之间本不应该割裂,工作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说上面的这些有很大的理想主义色彩在里面(不过其实北欧一些国家正在靠近)。而且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关系也很难就能达到上面的情境。但是,有这个认识之后,就能更好的分析当下的困境根源,并且根据现实找到自己的路,去向这个方向靠近,使得你的劳动尽量不被异化。如果你的人生目的是为了让劳动成为你的第一需要,并为之努力的话,你的方向便不会错,而且会有长久可靠的人生幸福感。
为什么我要扯的这么高大上呢,因为人生百年,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对于你个人来说,这就是你的全部,所以要把这段时间看透摸清来规划。这就必须要进行顶层设计。而且GPT-4所代表的智能时代来临后,必将淘汰一大批职业,而且对于实现我上面所说的那种情形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甚至会带来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从这点来看,我们也不得不做这样的顶层规划。只有大智慧才能让我们展望一生,也只有展望一生才可能无悔人生。
当下的阵痛
革命,这个词就非常的到位。既然能称之为革命就代表一次打破与重建。技术革命革掉的就是上一代技术的命。像是森林大火,每次都会烧掉一批,但又会孕育一批。而处在革命期的人,无疑会是痛苦的。作为个体,当务之急就是自己不被革掉。我非常不同意某些专家学者所说的智能时代会导致绝大多数的人成为“无用之人”,这是将人物化的一个典型思维。但是他们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想不被物化,就得自己先跳出来。这个革命的过程中,自己不跳出来的人,就真的会成为牺牲的“炮灰”。历史是螺旋前进的,我们总可以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分析各个行业在AI下的威胁度的文章比比皆是,具体的大家可以去参考。但是我想这里面肯定有一条规则可循。就是技能类的东西很可能会被AI取代,因为AI可以为各个领域赋能。现在AI对劳动型产业的影响还相对较小,那是因为融合还未完成。比如AI赋能机器人,就可能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这将使得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那说了这么多,究竟应该怎么选?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上:选择能体现自己劳动价值的工作。这个标准还比较模糊,具体来说就是能让你体会到成就感,让你喜欢的工作。有人会说给钱多的工作就是我喜欢的,或者说喜欢不工作。目前有这样的想法非常正常,因为异化的存在,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准绳,但这是病态的,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更新之后,这样的单一评价标准必然瓦解,到那时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刚才说的,会成为革命牺牲品的人。
能让人们喜欢的工作必然是能体现人类本身属性的工作。具体的工作类型我觉得可以粗略的分为体现创造性的工作、体现人文价值的工作。举个例子,教师这个职业其实非常难以被取代。其实很多老师们讲授的内容每年基本都大同小异,那完全可以录下来以后放视频啊,但不行,因为这里面透着人文价值。再比如科研工作者,他们从事的东西是创造性的,属于探索人类知识边界,那AI只可能是帮手,不可能成为主体。但凡体现人类价值的工作,都将会是主流。
其实也很好区分,假设以后大家工资差距不超过20%,不论你是科学家还是建筑工,那时让你自主选择职业你会选择什么。相信大家肯定不会选择打螺丝、写文案等等这些无聊的工作。现在的信息丰度以及行业透明度,只要你足够有心,就能对各个行业有个比较充分的了解。但是也要明确,感兴趣不等同于时刻快乐,在追求一件事情的时候,过程的痛苦是肯定的,因为这是熵减的过程,是要消耗功的。但是当结果出来时,你一定要收获成就感和获得感。而这种的感受就是高级的快乐,也正是这些高级幸福才能在你的一生中留下印记,从而组成你的一生。
结语
“孔乙己”文化盛行,因为我们目前就处在这样的科技转型阵痛期,再叠加国际形势大变化,经济下行将放大这个转变的烈度,可以说我们真的处在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很多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了工作并不舒心,感觉被困住了,这不是教育的错,困住我们的不是那件长衫,经济好机会多的时候从没人抱怨那件长衫,所以短期困住我们的是经济下行,长期困住我们的将是科技革命的转型。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要经历的,每代人都是历史的主体和见证者。那对于还没有就业的人来说,就一定要做好“全生命周期”的规划,选择就一定要慎重了,就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可能长期体现价值的、不易被取代的工作。而对于“买定离手”的玩家,就要开始大幅度的走出舒适区,去为“森林大火”做准备了,能重新选择的抓紧通过各类选拔重选,不能的要抓紧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二次就业的能力。
来源:工科男糊涂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12912325224268345/
如题,我觉得就是要及时抓住大趋势,也就是做了职业规划,算是占了天时。
当初个人电脑落地大趋势下,个人的职业该如何规划?当时的下岗失业人很多,赶紧学习使用电脑,再就业。历史的故事总是重演,当下得赶紧学习使用GPT哦!这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占天时,其后具体规划要占地利人和了。纳闷,人生看似有选择其实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