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弘毅供应链/卓弘毅
  什么是库存?

  首先来简单解释一下概念,库存(Inventory)是用来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我们需要原材料(Raw Material)来启动生产,维修与生产耗材(Maintenance,Repair,Operating)来辅助生产活动。
  在加工过程中的库存是在制品(Work-in-Process),最终做出来的就是成品(Finished Goods),通过销售给客户,实现了资金的回笼。
  在运输过程中的库存是在途品(In-transit)。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消费者退货,就会产生了退运品(Return)。
  原材料
  指的是公司外购的物料,它们可以是钢材铝锭这种最初级的材料,也可以是已经深度加工过了,能够直接用于装配的总成件。
  举个例子,汽车整车厂找炼钢厂购买钢材,在厂内的冲压车间制作成车身;从轮胎供应商处采购轮胎,无需再次加工,直接可以在流水线上进行装配。钢材和轮胎对于整车厂来说都是原材料。
  
  在制品
  原材料一旦进入了生产区域,它的身份就出现了变化。不管这个时候材料是否已经被使用了,它都已经变成了在制品。
  这个状态一直要维持到生产过程结束,在通过了最终检验以后,完成包装并移入成品仓库。生产的过程,就是产品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就是客户愿意为之买单的部分。
  成品
  完成了所有加工、检验和包装的过程,随时可以销售给客户。
  
  维修与生产耗材
  MRO包含的种类非常广泛,比如备品备件、工具、生产用的耗材等等,特点是品种多、采购批量小、消耗量不稳定。MRO虽然自身的价值不高,但是对于生产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性原料。
  
工厂使用的专业手套
  在途品
  顾名思义,在途品就是处在运输过程中的库存,包括了以上所提到的四种材料。在统计库存的时候,在途品是不能被遗忘的一部分。在途时间的长段,决定了在途库存数量的多少。
  
  退运品
  退货包括了客户端返回的成品和退给供应商的原材料。
  
  库存为何存在?

  因为业务的需要,公司必须持有一些库存,可以让公司正常地运作。
  对于零售贸易公司来说,需要备一些成品库存,如果客人下了订单,就可以马上确认发货,客户的需求很快得到了满足,对产品的粘度就会增加。
  在新品上市之前,公司要事先安排铺货,库存从经销商到零售商都要覆盖到,如果出现了爆款,市场的需求猛增,没有足够的库存就会让客户大失所望。
  
  如果是生产型的企业,除了成品以外,还需要原材料和其他辅助生产的材料。
  生产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工厂投资了厂房设备,雇佣了工人,就是希望在单位时间内,工厂的产出可以实现最大化,这样就能把单个产品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
  打个比方来说,原材料是大米,机器设备就是锅子,没有原料,只能停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所以说,库存是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必需品,用英语来说就是Inventory is necessary。
  每枚硬币都有两面,库存的另外一面就是成本。
  有一种说法“库存是魔鬼”,提倡我们要尽可能地消灭库存,因为它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零库存(Zero Inventory)的概念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来的,这也是精益生产Just In Time体系内容中的一部分。日系汽车制造企业是推行零库存的“急先锋”。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在资产负债表中,库存(存货)是记在流动资产项里的。库存是账面上的钱,在没有卖出去之前,还不是真金白银,只有完成销售以后才可以开票给客户来收钱。
  这个道理和股票交易有点类似,没有完成交易的股票,只是账户上的资金,还没有落袋为安。
  库存和现金的关系是库存减少,现金就会增加;库存增加,现金就会减少。
  
资产负债表
  在现金流量表中,存货是通过出售之后获取的现金。当经济放缓的时候,现金就变得愈发地重要。
  现金为王,企业手中只要现金流充裕,就可以积极地进行一些投资,相反的,现金紧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
  
现金流量表
  库存越多,企业的运营成本就会越高,风险也会加大,利润就会降低。所以才会有人说,Inventory is evil。
  如果我们把前后二句话连在一起,那么就给了库存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 Inventory is necessary evil,很难找到恰当的语言来形容这一层的含义,真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了。
  库存的功能

  一、蓄水池
  在正常需求之外,有时候我们要备一些额外建立的库存,这么做是为了针对特殊情况或者周期性需求波动,这种做法有个名称叫做Inventory Bank。
  这样子讲比较抽象,让我们来举几个栗子说明。
  1. 季节
  中国的冬季是雾霾肆虐最厉害的季节,有一种商品每到这个时候肯定是会卖脱销,这就是防霾口罩。
  美国3M公司的口罩被国人认定为最受信赖的品牌,每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量达到1亿个。
  2013年,在雾霾最严重的那段时间,线上线下店铺中3M的口罩早已卖断货,只有通过内部员工渠道才能找到少量货源。
  3M公司难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井喷式的口罩需求,市场份额也被竞争者和造假者瓜分了一部分。
  为了应对这种季节性销售的波动,3M公司必须在每年雾霾天气来临之前备好足够多的库存,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2. 促销
  每年的双11是一场网购的狂欢节,2016年又创下了1207亿元的新纪录。
  商家为了冲销售,就必须为了双11大量备库存,其中还包括了人力资源和物流快递服务的能力储备。
  如果商品销路好却断货了,那么对不起,只好等到明年再来了。
  3. 搬厂
  随着土地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原本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工厂纷纷向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迁移。
  工厂搬迁是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为了确保在搬厂后可以继续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工厂必须在搬厂前建立起足够多的库存。
  环境变化以后,谁也不能保证机器设备在还能生产出和搬厂前同样品质的产品。
  一旦出现了问题,工厂就还有时间来进行设备调试,而不会出现手忙脚乱,交不上货的被动局面。
  4. 春节
  春节对于很多东南沿海的工厂来说是一段比较煎熬的时期,因为工厂会面临操作工人流失的问题。
  现在有些工人会提前一个月就请假回老家了,节后是否回来也是个未知数,而且最近几年来招工越来越难。
  人手少了,产量就下滑了,如何保障在工人不足的情况下来完成客户的订单呢?只有趁着节日来临之前多做一些库存,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二、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
  市场需求有随机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安全库存,Safety stock。
  是否需要安全库存一直以来都存有争议,主要的原因是没搞清楚安全的定义。
  有些物料计划员遇到缺料的时候会很紧张,因为害怕被领导批评,从而人为地放大了订单或者预测的数量,并且把这部分额外的量美其名曰为“安全”库存。
  其实他们搞错了,这种所谓的安全是为了弥补他们心中的不安全感,是缺乏客观判断依据的,最为严重的是这种做法会掩盖住问题的本质,一些系统性的问题没法被察觉出来,最终导致库存金额越来越高。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库存呢?安全库存是为了对抗由于数量和时间上的计算错误或者偏差而存在的一种缓冲。
  让我们先来看看数量,安全库存可以缓解因为需求侧或是供给侧的异常波动,有效提高订单及时交付率和减少缺货成本。
  需求侧的波动有可能来源于经济趋势变化、商品促销、季节性因素等等。供给侧的波动可能来源于供应商破产、自然灾害、产能约束等等。
  
  时间也是会出现偏差的,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着大量的双边贸易。
  在国际物流漫长的运输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延迟,都会对库存的Pipeline造成影响。
  2014年6月,美国西海岸码头仓库工人联盟由于劳工合同谈判陷于僵局,导致了长达了9个月的美西港口怠工,大量的货柜被滞留在美国西海岸的各个港口。
  即使是在2015年2月,劳资双方达成一项暂时性协议后,港口仍然用了一段时间来逐步解决滞港货物的堵塞问题。
  很多公司为了保证原料或成品供应顺畅,不得不使用航空包机的方式来完成跨洋运输。
  三、保持生产的连续性
  为了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在生产节拍不一致的工序前后放置的库存叫做Buffer inventory。
  关于Buffer inventory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就是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这个理论是由一位以色列的管理学家Goldratt高拉特提出来的。
  他的观点是在任何供应链或是生产流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的约束条件,从而限制了这个过程的最大化产出。
  
  在上图的例子中,每小时产量60件的工位就是瓶颈,为了保证生产始终可以达到每小时60件的输出量,在瓶颈工位之前放置Buffer库存是一个必要条件。
  从局部上来看,Buffer是一种浪费,但如果我们后退一步,看一下全局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Buffer是为了让瓶颈工位始终保持最大的产出,从而在短期内克服交货的问题,所以从全局角度来看放一些Buffer是很有必要的。
  四、库存缓冲
  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做Decoupling Point,也叫做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的分界点。让我们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
  豆浆大家应该都喝过,上海当地的豆浆分成3种,原味的叫淡浆,就是豆浆原汁,什么也不放。口味甜的叫甜浆,工艺比较简单,原汁豆浆加白砂糖。
  口味咸的叫咸浆,先在空碗里放入油条片、榨菜末、虾皮、葱花、紫菜、鲜酱油和辣油,然后把原汁豆浆倒入。
  早餐店老板不可能事先把这淡浆、甜浆和咸浆三种产品都预先准备好,每个顾客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老板没有办法来预测今天可以卖出多少份淡浆、甜浆或是咸浆。
  万一某一种豆浆没有卖完就会变成呆滞(Idle)库存。老板采用库存缓冲点(Decoupling Point),也叫做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的分界点
  
  这个点就是豆浆原汁,在原汁以前的生产方式是推动式的Push,也被称为Make to Stock,老板会预先煮好一大桶原汁放在店里。
  在原汁以后的生产方式是拉动式的Pull,就是Make to Order,根据客户的实际订单来制作淡浆、甜浆或是咸浆。这种设置既能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又能使供应链上总成本及风险最小化。
  
  以上,我简要总结概括了库存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陆续推出一些更为深入的概念,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