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洛阳的Sharer,大概十年前来到了洛阳这个诗和远方的城市。在这里我度过了我的中学和高中,也是在这里开启了对于电子的爱好和兴趣。
”2020中秋晚会洛阳会场“
“洛阳明堂景区一隅”
就是这个音响带我走进了电子世界。后来有一天这个小音响坏了,充满好奇而又喜欢拆拆装装的我毫不犹豫的就把小音响拆开了,看不懂元件我就去百度去查,不知道是啥就去学,一点一点的找,从开始不认识到后面完全搞懂了这个功放花了我好几个月,不过对于初中的我,我感觉还是很值得的,那个时候就知道了哪个芯片管喇叭响,那个芯片管内存卡。而且我还清楚的意识到如果现在修不好就不要修,以后我肯定会学会修它的。果不其然啊,也是没过多久,学会了用工具,就这样修好了功放上的单片机和IC引脚,就这样又可以继续听了。
也就是通过这个过程,我了解到了功放圈的东西,慢慢的成为了一名功放发烧友。从当时的一个D类小音响,到电子管胆机,到ABCD类功放,各种各样的功放都有接触。同龄的孩子在当时那个年纪应该还是在玩“逆战”“地下城”“穿越火线”而我却在鼓捣模拟电路、功放。就这样伴随着我这不同寻常的兴趣,我的初中生活结束了。
2015年夏经过了中考,很荣幸我成为了一名省重点的高中生。现在想着那个时候还是个小屁孩感觉跟初中没啥区别。但是高中毕竟是和高中不一样呀,也是那个时候开始不知道哪天就接触到了单片机。之前的我一直在玩模拟电路,虽说年龄还小,玩的都是简单的东西,但是对于那个时候也是很不容易了。在高中时,学校很开明,创立了很多社团,也是在这时,我通过加入社团了解到了单片机。在当时呀,我了解到一般能玩单片机的都是那些市里最好的学校的最好的那几个学生,他们为了参加比赛拿奖来保送大学就学习单片机之类的,这很大一个因素也是跟他们的家庭条件不错、家庭素质高有关。像我们这些因为喜好而聚在一起的野生爱好者,就不奢求那么多副产物福利了,单纯的感觉神奇。学习单片机对于我们那时简直太难了。好在有几个好伙伴,大家互相交流慢慢的也学习到了不少知识,也会一点单片机的知识了。
“移轴拍摄的高中校园”
高三的夏很是聒噪,即将高考的紧张气氛、混杂着一丝丝青春懵懂的气息。每天的学习很是紧张,但是我总是能抽出一点时间来瞅一瞅单片机相关知识,仔细想想当时自己高考还能再努力点的。高考完那天,我把我自己做的礼物送给了班里的一位女同学,那是一块心形流水灯,用了32个RGBLED,和一块STC89C52,亮起来的效果简直不要太漂亮。
那块心形流水灯是在几个爱好者的帮助下自己鼓捣着学焊接,学着编程才搞好的。现在还记得用的是STC89C52的单片机,这应该是一块烂大街的单片机,90后往后应该学习的很多都是这一款单片机。那时为了焊这块板子,手指都烫到了记个大水泡。看到她收下礼物的时候我都心里格外的踏实。后来啊我留在了河南,而她去了武汉。我知道那块流水灯她现在一定还留着呢。
2018年夏高考结束,那年河南高考考生一百多万,一本线在七八万名,很是幸运我挤进去了这七八万的大军。正因此顺利的进入了大学,来到了我现在的校园,就读于通信工程系。很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很支持我的爱好所以选择了我喜欢的专业。
所以啊凭着满满的爱好在初入大学不久就开始寻找社团。终于,经过半年的学习和考核,我加入了学校的国家电子电工实验中心,这里也成为了我日常不在宿舍时的去处。其实我都大学不仅喜欢电子还喜欢摄影,这是拍的一些校园。
“学校的升旗广场”
“我们的宿舍楼”
“学校的体育场”
“学校的馨悦湖”
“2号教学楼”
“我们学院的院楼”
“学校的图书馆”
在中心的社团学习应该是我大学几年获取知识最多的时候了,每天早出晚归,我一定是宿舍最晚回去的那个。大一那年暑假,留校学习,同时也参加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赛题选了控制组。经典的赛题——电磁炮,当时看到这个赛题我其实心里很轻松,很熟悉啊,以前还差点做过。哈哈哈,三天四夜的辛苦没有白费,换来了奇数年的省级一等奖。差一点进国赛,略有遗憾但是也已经很不错,很满足了。记得当时用的是NXP的K60单片机,很容易烧,它没有51单片机皮实,不耐造。但是因为比较熟悉它,而且51跑起来控制方向的题已经太慢了,根本不行了。
后来大二疫情,我们参加NXP的智能车大赛,学校不让回,我们几个人就带着实验室的各种仪器、3D打印机什么的抄家带口跑到洛阳租了一个百十平米的大房子。地板上铺上赛道、书房用来焊板子调试、客厅就是撸代码的地方。记得当时我们用的是飞思卡尔的单片机,144引脚,经常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且这个单片机对上电时序还有很高的要求,光是这个硬件上电时序问题就卡住我们好久。就这样艰难的调试了两个月,还算不错取得了几个国奖。这样的经历在人生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经历,那时和赛友的配合、分工、日常作息、做饭打扫、各个方面都给我们了不小的考验,比赛结束,我们各自也都有了不少的额外收获。这也算我们在这个年纪留下的值得记忆的一笔吧。
“调试电路”
“电子设计打大赛——电磁炮”
最早的学习中我们社团为了防止学习过程中直接抄代码,学习效率不高,就选用了STC12C5A这一款单片机来做教学。这一款单片机和STC89C52一样,只是支持更快的频率和8路的ADC,但就仅仅是这小小的升级,却能看出来在学习单片机方面究竟有没有搞懂。也正因如此,后面的我在做一些小项目时,用的基本都是STC12C5A60S2,尤其是他自带的8路ADC十分好用。下面这个是做的广州塔的模型,主控就是STC12C5A60S2。到后面做的项目多了,Arduino也学了、32、ESP32、ESP8266也学了,有了第一次的学习经历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后,真的在学其他单片机没有感到太大的难度了。因为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调库会了就会用了、在深点会配寄存器也没问题、搞定底层框架也还行。但是再深可就不是我们所能学习的问题了。
“广州塔小蛮腰”
“一小部分证书”
“做过的项目”
后来呀大二大三,做的比赛就越来越多了。用现在很火的一句话就是“做比赛拿个奖、还能旅游学习、诶、就是玩”。后来全国各地去过的地方也渐渐多了起来,也拿到了各种各样的奖。
”杭州比赛时的梦想小镇“
“天津比赛时的夜景”
“厦门比赛时的海边和赛场”
猛的回首发现即将大四,才发现原来自己拿了这么多奖,看了看似乎又没有什么太大做用,这些证书在大学期间好像也只能加加分什么的。但仔细想想这些证书可太重要了,他们是我成长的见证,他们每一张证书都是一个故事,里面包含的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努力的结果和见证。在退一步说,以后有了孩子,也可以拿这个来激励我的宝宝,”宝贝,你看爸爸当年拿了多少奖状,以后要像爸爸学习呀“。2022启程 我父母是农村人,但却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即将毕业的我站在岔路口,我们很一致的选择了考研,家长很支持,而我也并不是像大多数学生那样不知自己目的而盲从趋之,我对自己的专业很是喜欢,也超级期待研究生的生活,不是有一句话这么说——前程可期。
记得高三那年因为写字好看老师让我在黑板上写下来了一句话给大家“明年的今天你在哪里?”。同是处在人生岔路口的我明年的今天将在哪里?我相信明年的今天,我一定会拿到目标院校的录取通知书,重新开启我的新征程,继续奔赴下一场山海。
THANKS在看到单片机忆往昔这个活动时,我的心里就十分感慨。虽然说看起来我的回忆好像有些跑题、好像没有那么多单片机,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一个活动的意义是不仅仅在它表象,而在于通过这个活动所能传达给人的积极正能量和影响。
回忆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有一句话这样说“只有知道来时路,才晓归途在何方“,单片机忆往昔不仅是交流经验的一个活动,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唤起人们初心的一次活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守,始终难得呀。
看了各位大佬的回忆录,不禁感慨万千。面包板社区真的是包容,不仅有70后、60后、也有80后、90后。有的用户注册时间都快赶上我的年龄了,而我还只是一个即将踏入研究生的大学生。虽然说也有工作的经历,但是和那么多前辈相比我的经历就相对的很是稚嫩。挺感谢这次活动的,也是在那么一瞬间,我看到和那么多比我年龄大的前辈们相比,我还有太多可能,我还年轻,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也可能正因为我年轻所以文笔比较活泼、轻松。写到到这些只是我这个年龄段目光所及的以及内心所处的,供大家聊一聊,乐一乐。
大学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个人的学习能力,还有在这个专业领域我的学习素养和专业素养。
很感谢自己这一路以来有始有终的坚持;感谢多年来遇到的同事朋友同学在各个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以及他们真诚无私的传授;感谢面包板社区,记得最早接触面包板社区正是因为来查找单片机相关资料,渐渐地这里成了我经常来的地方。在这里我遇到了许许多多优秀而又上进的大佬前辈,在这里能有像家人一样的各个版主朋友。很感谢你们让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思维方式,给我的成长带来了许许多多积极的影响。
行文至此,落笔为终;
木棉凤凰,落笔白鹭。
立德立身,奔赴山海。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THE END
~~~~~~~~~~~~~~~~~~~~~~~~~~~~~~~~~~~~~~~~~~~~~~~~~~~~~~~~~~~~~~~~~~~~~
相关活动:【单片机忆往昔】你做的第一个单片机项目是什么?做过最牛的项目又是什么?(500元京东卡福利)
开篇经历,颇有感触。
往往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一件小事,就会触发灵魂深处的梦想。
不同的时代,第一次启蒙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本质一致。
我和你一样,也是在初中一年级对电子产生第一次启蒙。记得是1975年夏,先是喜欢上了父亲订阅的《无线电》杂志,看到了矿石收音机的制作方法,就利用父亲手头的二极管自己制作了一个矿石收音机,尽管声音很微弱,但是听得清楚,我就拿到班上炫耀,那个得意劲儿!
如今回顾人生路,真可谓人生看似有选择其实没选择。灵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