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OS电容C-V特性的理解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经常会用到MOS管作为电容,由于MOS电容是一个栅控电容,所以其容值并不精确,所以在高精度电路中MOS电容不能被应用,但是MOS电容的优点是节省面积,所以在对容值精度要求不高的电路中,MOS电容应用较多,比如作为稳压电容,滤波电容等等。由于MOS电容容值随电压变化,下面我们分析MOS电容的C-V特性。

MOS电容形成机理

MOS结构如下图所示:

09f40fe09aca42c7baac1d3920700f71?from=pc.jpg
图1 MOS C-V等效电容模型
其中是加在MOS结构的总电压,是降落在氧化层上的电压,是降落在半导体上(耗尽层)的电压,是金属极板感应出的电荷量,是半导体一侧(下文称为耗尽层)感应出的电荷量。

MOS电容可以等效为氧化层电容和耗尽层电容的串联,氧化层电容为COX,耗尽层电容为CS,降落在氧化层上的电压为VOX,降落在耗尽层上的电容为VS,氧化层电容感应出的电荷为QOX,耗尽层电容感应出的电荷为QS。

所以MOS电容可以推导如下:
62bdd0580f1b4aebb868348abf0db9f7?from=pc.jpg
通过在MOS结构上加不同的栅压来分析MOS结构的电容,栅压可以用直流信号加交流信号来模拟,首先上一张在低频信号下MOS C-V特性图:
12136aae74334a60a32365a43455a909?from=pc.jpg
图2 低频信号下MOS C-V特性
原理分析(低频)
我们以NMOS结构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在MOS结构两端加负电压,如下图所示:
80cd2d84019f44c3817a516eb0f27ea9?from=pc.jpg
图3 MOS两端电容加负压

NMOS两端加负压后,金属极板带负电荷,所以在半导体一侧(对于NMOS结构半导体一侧是p-sub,下文用p-sub来代表半导体一侧)就会感应出正电荷,由于p-sub中多子是空穴,所以在p-sub顶端就会感应出多子空穴,此过程称为多子积累,这样电压VG的变化只会在氧化层两端感应出相应的电荷,所以MOS电容就是氧化层电容。氧化层电容的容值为:

1f6eb1e012f24fa69d75bd4cbe076442?from=pc.jpg
其中是氧化层介电常数,是氧化层厚度。
现在在NMOS两端加正电压,如下图所示
bdc364b44de44038bb89bcb338b7d0c0?from=pc.jpg
图4 MOS两端电容加正压

在正电压比较小时(反型前),在栅极感应出正电荷,在加正压后,电场方向由栅指向p-sub,所以氧化层下面的空穴会被排斥如图4(a)所示,所以在氧化层下面会出现空间电荷区,这个电荷区是带负电的。随着电压的增大,空间电荷区逐渐变宽。这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氧化层电容和空间电荷区电容的串联。所以,随着MOS两端电压的增大,耗尽层逐渐变宽,MOS电容可由下式决定

627b12e399924828838747b854784b8a?from=pc.jpg
其中是氧化层厚度,是耗尽层厚度。
由上式可得随着耗尽层厚度的增加,MOS电容减小。

随着电压的继续增大,开始出现反型层电荷,这时p-sub的负电荷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来自p-sub空间电荷区的展宽,另一部分来自p-sub顶端的反型层电荷,随着电压的增大,空间电荷区增加,空间电荷区的增加导致电容减小,同时反型层电荷也在增加,而反型层电荷的增加会导致电容变大,随着外加电压VG的增加,反型层电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在弱反型阶段,MOS电容是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

随着电压的继续增大,出现强反型,此时空间电荷区达到最大,此时半导体p-sub一侧的负电荷基本都由反型层电荷提供,所以此时的电容就是氧化层电容。所以强反型以后,MOS电容基本不变,强反型MOSC-V特性如下:

fdc88a6b73114e0188d0e3c9c07da10c?from=pc.jpg

所以最终C-V特性如下图所示。

1d3eaa4e5db84af68442dbf609d6c9f2?from=pc.jpg
图5 低频信号下MOS C-V特性
MOS电容(高频)

在MOS两端加负压和小的正压时(反型前),p-sub处在积累和耗尽状态,MOS高频和低频C-V特性是相同的,因为积累是电容下极板产生空穴,而空穴是多子,数量很多,所以能够跟得上高频信号的变化。在耗尽情况下,p-sub感应出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区的负电荷是由不可动的受主杂质提供,这与低频情况下是一样的,所以在MOS在反型前,高低频C-V特性一致。

当在高频情况下,在MOS反型时,由于反型层电荷的产生不是一个很快的过程,所以跟不上高频信号的变化,所以反型层电荷并不贡献电容。同时在强反型时,耗尽层厚度达到最大值,当高频信号变化时,耗尽层厚度会产生轻微的变化来响应高频信号,所以在高频情况下强反型时MOS C-V电容只有耗尽层贡献。表达式如下:

26aab38d05b54d19aa52f29e946cc97a?from=pc.jpg
所以高频C-V曲线如图5实线所示。
4f533115c4384f2dab6f445c08857ec5?from=pc.jpg
图6 MOS高低频C-V特性
关于反型层电荷的产生问题

在p-sub内部,载流子的产生与复合一直在发生并处于动态平衡中,在MOS加正压开始产生反型层电荷时,由于在p-sub和氧化层附近有很强的电场,所以在载流子产生时,电子就被电场扫到p-sub顶端(氧化层底端),这就是反型层电荷的来源。那么电子和空穴是成对产生的,电子被电场扫到p-sub顶端(氧化层底端),剩余的空穴去哪里了呢?空穴也会被电场向下排斥,最终这些空穴会被电源上的电子所复合。

MOS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

NMOS电容在电路中当作电容应用时,一般都是D,S,B都接地,而不是只有B接地,为什么?

2a5cdc78e550434c932b3ac663e7788e?from=pc.jpg
图 7 MOS的不同接法
从前文的MOS C-V特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图7(b)的接法与前文分析的情况是一致的,所以其C-V特性如图6所示。如果在MOS栅端出现大电压高频信号时,MOS的容值很小,其值为:
58f5a2efd17c4857b06de3411f1c83f3?from=pc.jpg
如果在MOS栅端出现大电压低频信号时,MOS电容为:
698066fa5c074374b34076514918465b?from=pc.jpg
所以图7(b)中电容在高低频下容值不一样,如果NMOS在电路中作为滤波电容,肯定会影响滤波效果。
对于图7(a)中NMOS电容,由于D,S,B端都接低电位,所以在NMOS加高频大电压信号时,由于NMOS反型层电荷已经形成,所以D,S被反型层电子连接起来,当高频信号变化时,S,D端的电子就会源源不断的送往沟道,形成反型层电荷,所以能够跟得上高频信号的变化,所以图7(a)中接法NMOS电容在高低频电容是一致的。所以在电路应用中都会把NMOS电容接成图7(a)的形式。
仿真验证
仿真电路图如下:
2f698f0f1f764a32a6b8f3c552195ca0?from=pc.jpg
图8 MOS电容仿真电路
通过对高低频信号的仿真,得到下图:
6e2fba69c7fc4043b15735d780a99c57?from=pc.jpg
图9 NMOSC-V特性仿真
该内容转载自IC设计是玄学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