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们有一款产品,需要检测三相电流,根据检测的电流进行设备的保护;
该产品对成本敏感,而且外壳尺寸也有限,需要尽量精简单电路设计;
综合考虑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的检测电路:
db71f950b793444090b48d9ce2128a70?from=pc.jpg
三相电流检测


电路分析
L1为电流互感器的线圈,初、次极匝数比为2000:1。
R4为互感器次极的采样电路,选为25Ω。
R2为运放反相端输入电阻,选为4.7K。
MCU工作电压3.3V经过R5、R6分压之后送入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
R1为运放反馈端电阻,选为47K。
C1为反馈端电容,用于与R1构成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
R3为MCU A/D输入端的限流电路,用于当运放与MCU不是同时上电时,限制从运放输出端经过MCU的上拉二极管向MCU供电电源上的电容的充电电流;
C2为MCU A/D输入脚的滤波电路,其作用为与R3构成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
运放选用LM224,其支持单电源供电;单电源供电时,工作电源范围为:+3.0V-+30V。
同相输入的直流电平通过放大之后,给电流信号提供直流工作点;
通过运放的加、减运算将交流的电流信号抬升到直流工作点上,使得输入MCU的电压大于零;
在同相端输入的直流电压,经过运放放大之后,在运放输出端输出的直流工作点电压为:
e8292c5b943e4adfa19a69a79154b8bb?from=pc.jpg
直流工作点电压

在反相端输入的电流互感器次极信号Vin,经过运放反相放大之后,在输出端得到的电压为:
f26a1023f8524354935c16afe0cbde8c?from=pc.jpg
交流输出电压

根据电路叠加原理,运放总的输出电压为:
60e66656aa1c40ad99d4f0404ece1f18?from=pc.jpg
运放输出电压

通过在同相输入端输入直流电压,将输出电压的直流电平抬升至1.65V,
使得输入MCU的交流信号可以达到3.3V峰-峰值,从而可以做到最大的测试量程。
需要测试的市电电流额定真有效值为7.5A,经过2000:1的交流互感器,
在次极得到的电流信号额定真有效值值为5mA,经过25Ω采样电阻采样得到真有效值为125mV的电压;电压峰-峰值为:125*sqrt(2)*2=265mV。
把测试量程设置为额定值的1.2倍,满量程对应的同相端输入电压的峰-峰值为265mV*1.2=318mV。
而运放输出端满量程的峰-峰值为3.3V,因此,放大倍数为3.3V/318mV=10.5。
综合上述考虑,反相端输入的交流信号的放大倍数选为10,R1选47KΩ,R2选4.7KΩ。
在供电方面,经过宽电压输入的AC-DC电源得到5V之后,再通过LDO得到3.3V电源给MCU等供电;
由于,运放为单电源5V供电,所以其输出电压范围为0V-3.5V。
而A/D端口最高电压为3.3V。
所以不需要在端口增加保护二极管进行输入高压保护。


总结
1)根据所需测试信号的额定值确定量程,根据量程以及电流互感器变比、采样电阻阻值确认运放放大倍数为10。
2)将交流信号的直流电平抬升到1.65V以获得交流信号不失真测量的最大量程,根据放大倍数11确认同相端输入的电压电压,从而选择合适的电阻阻值对3.3V的电压进行分压。这里选择2.2K和47K。
3) 运放选择单电源5V供电,节省了负电源的电路和成本,而且输入到MCU的信号不需要经过二极管钳位。
4) 反馈端电容以及A/D采样输入端电容的容值选择、滤波网络分析在后续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来源:物联网全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