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有机会试用米尔电子的YT507开发板,也感谢面包板这个平台能够让我有机会做测一测测评。其实,这是第二次使用米尔电子的电路板,第一次接触米尔还是在NXP论坛,那个时候是I.MX6Ull,所以对于米尔电子的品质还是非常的了解。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开箱,以及根据米尔电子的硬件,对YT507的硬件说一下自己的见解,鄙人水平有限,还望在分享过程中出现描述不当,或者描述错误的地方还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小申先在此谢过。 首先还是来个开箱,仪式感还是不能少,毕竟这么精美的板子,还是需要给到足够的尊重的。
打开快递已包装,就是橙白分明的盒子,这种简约的风格我很喜欢。虽然是顺丰快递,盒子还是有稍许变形
。
打开包装,是左右两个分区,左边装的的是电源插头,右边是放的开发板,上下都垫了海绵,开发板用防静电袋包装的。米尔一共配了三种不同的适配器插头,可以适应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考虑的很周全。
MYD-YT507 开发板搭载了全志科技的T507-H芯片,T507-H芯片为四核Crotex-A53内核,频率高达1.5GHz,配有一个GPU,并且支持多种显示接口,并且支持H.254和H.265两种视频编解码器,外设接口也还是很丰富,通用的SPI、IIC、UART应用尽有,带了两个以太网MAC,底板上还预留了散热片的安装孔,当客户需要做苛刻环境验证的时候,可以自行添加散热片。T507-H芯片框图如下图所示
米尔电子的核心板使用10层板的设计,有四种配置可选,主要的区别是内存的大小以及工业级 和商业及的区别,目前我们收到的是工业级的开发板,四种选型如下图所示:
底板的接口也非常的丰富,我把底板的接口资源罗列了一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上面列出的均是直接引出外设接口的,还有很多引出到拓展排阵的接口,这里就不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联系米尔电子索要资料或者购买开发板。 我最近一直在忙国产化芯片选型的问题,因为铁总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凡是用在铁路上的东西都必须要有一套国产化系统的方案,性能可以差一点,但是需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过,我们也一直在做国产化的验证性的试验,所以米尔推出全志T507-H这款芯片的开发板着实省去了不少的功夫。因为最近在做这个事情,所以对于国产化器件的选型还是比较在意的,根据米尔电子提供的资料以及电路板上的芯片型号,我还是想列举一下米尔电子在这款板子上国产化芯片的应用程度,最终有了下面这一个表,仅供大家参考,也许会有遗漏或者错误。
序号 | 接口类型 | 接口数量 | 说明 |
1 | LVDS | 2 | LVDS0 LVDS1 |
2 | MIPI | 1 | |
3 | HDMI | 1 | |
4 | DVP CAMERA | 1 | 摄像头接口 |
5 | ETH | 2 | 1x100M 1X1000M |
6 | USB-Host | 2 | 2xUSB-A |
7 | USB-C | 1 | Type-C |
8 | CVSB | 1 | 视频输出 |
9 | Headphone | 1 | 耳机音频输出 |
10 | SPK | 1 | 喇叭输出接口 |
11 | SPDIF | 1 | 光纤输入接口 |
12 | 4G接口 | 1 |
序号 | 芯片类型 | 芯片型号 | 芯片厂商 | 说明 |
1 | CPU | T507-H | 珠海全志 | 4xCrotex A53@1.5GHz |
2 | DDR4 | ATL4B08323-M62 | 珠海妙存科技 | LPDDR4-1G @1200MHz, 32位 |
3 | EMMC | H26M41208HPRI | 海力士 | e-NAND,8GB 需要详细的查一下资料 |
4 | PMIC | AXP853T | 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
5 | DCDC | RT8059GJ5 | 台湾立锜科技 | |
6 | DC-DC | SY8388D3RHC | silergy(矽力杰) | |
7 | DC-DC | SM8103ADC | silergy(矽力杰) | |
8 | PHY | YT8512H | 苏州裕太车通 | 百兆PHY |
9 | PHY | YT8511H | 苏州裕太车通 | 千兆PHY |
10 | USB转串口 | FT234XD-T | FTDI(飞特帝亚) | |
11 | RTC | RX-8025T | 爱普生(EPSON) | |
12 | IO拓展 | PCF8575PW (实际:NCA9555) | 苏州纳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仿TI的PCF8575PW |
13 | N-mos | LBSS139LT1G | 乐山无线电 | |
14 | ESD | SRV05-4HTG | ||
15 | 音频输出芯片 | CS8121SM | 上海智浦欣微电子有限公司 | |
16 | 音频芯片 | SGTL5000XNAA3 | NXP | |
17 | CMF+ESD | PCMF3USB3S/CZ | Nexperia | |
18 | CMF+ESD | PCMF2USB3S | Nexperia | |
19 | TypeC接口 控制器 | STUSB1600AQTR | ST | |
20 | HDMI接口 | QJ51191-LFB4-7F | 富士康 |
从上面的整体来看,米尔的国产化程度还是非常高的,核心板主要器件就只有EMMC是海力士的,内存、CPU、PMIC都是国内的。能够拿出来用在核心板上的应该都是对芯片的新能和稳定性有过验证的。这也为我们国产化的选型提供了一个参考。 前面主要介绍了板子的一些基本组成以及国产化芯片程度的统计,下面介绍一下米尔的硬件设计方面的见解,主要说明一下在电路设计上的优缺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