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器、新装置、新设备的出现,是“无中生有”的吗?

创新可以是灵光乍现,

创新更可以是有迹可循!

很多企业尝试通过很多创新辅助方法,以期研发部门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如有研发部门专门组织创新会议进行的头脑风暴等活动,然而,传统创新辅助方法存在思维过于发散、创新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有什么创新辅助方法可以助力于创新成果“有序输出”呢?

我们今天探索尝试运用TRIZ中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进行创新辅助活动,以期助于企业专利质与量的提升。

最终理想解又被称为“专利创新导航仪”。其含义是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设立各种理想模型来分析问题解决的可能方向和位置,并以取得最终理想解IFR作为终极追求目标,所谓最终理想解可以理解为是使产品处于理想状态的解。

产品的理想状态常常用理想度来衡量。

即理想度的值等于有用功能的总和除以“有害功能+成本”的总和由上述理想度公式可以推知,我们的最佳理想的技术系统是:

这个技术系统理想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研发人员在问题解决之初,先确定“解”的方向,产品研发过程中沿着这个确定的方向进行就可以到理想解。(我们之前在技术交底书如何撰写的主题中讲到,技术交底书撰写一切从技术出发,这与运用“最终理想解”思维工具寻找创新方案的逻辑上一致的,相关链接:专利实务|如何快速高效输出有质量的专利技术交底书?)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 (44).jpg


这个最终理想解的“解题过程”,也就是技术方案产生的过程,如何求解得到答案呢?

理论上,寻找答案的环节有如下6 个思考阶段,即:

(1)改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理想解”IFR是什么?

(3)达到“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

(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

(5)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

(6)创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

其中,内容(3)和(4)可以作为我们撰写技术交底书时表述技术问题的参考依据;内容(5)和(6)可以作为我们撰写技术交底书时表述技术方案的参考依据;内容(1)和(2)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撰写技术交底书中技术效果部分的参考依据;利用IFR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与技术交底书的逻辑脉络是一致,经过上述6个问题的思考基础,相信写技术交底书会变得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