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间,我大哥在朋友圈转了这样一篇文《为什么说深大“约等于”北大清华? 》,作者谈到如今人们对教育对好大学的高估,文中这样说,“我是深大,你是清华,毕业后都到了鹅厂,起跑线其实又相同了。不管是鹅厂、菊厂还是任何厂,你混得好与不好与什么大学毕业的没有什么关系,任何厂都只看业绩。”...“马化腾的分数本来也可以整个一流大学,由于某种原因去了深大,但他在编程方面照样是牛逼人啊。假设某人因为超水平发挥,确实上了北大、清华,其实还是不灵光。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见过北清、常青藤不牛逼的人,人各有天赋,好大学能给人的东西和差大学是没啥区别的。”
  是的,都说现在看能力不看学历,但深大真的“约等于”北大清华?
  没有上过北大清华,也没有上过深大的作者给出一般大学也不比北大清华差的结论。不知道那些被211招聘条件堵在门外的深大学子们看到这篇文章作何感想?而当年过来支援深大建设的清华老教授们又会有何感慨?
  哦,想起来,我那个从深大考研去清华的师兄去了中科院,而他下铺兄弟的LED厂听说去年关门了。
  以下是网络上的热评:
  名校不止有光环
  柳悟空:我相信很多人会指出个事实,深大除非很牛逼的,否则很难进鹅厂……名校光环维持不了几年,但在毕业之初是发挥了作用了…还有,读大学也不一定只是为了就业…
  发哥:作者想强调的是,一般大学也是很好的,不一定比清北差,清北也没那么好,就像说快捷酒店也不比五星级差一样,住肯定能住,但要说真没差别,是因为你没真正体验过,那种内在的差距是你体会不到的。
  L:最简单例子:华为招人的时候,985几乎来者不拒,深大就直接呵呵!马化腾幸存者偏差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比如司度ceo,赵鹏,北大的,并不比马化腾差,但多少人知道?北清这样的低调富豪,且靠智商优势成为富豪的还不少⋯深大呵呵⋯不读名校不靠成绩混出头的难度远远大于读藤校再混出头的难度⋯⋯华为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教育,结果高考被挤下桥,送出国又读不到名校「其实藤校难度比高考还难⋯」
  没话题男:很简单的一个现象,每年校招的时候,去深大看看,再去北大清华看看,入驻的都是什么企业,就知道差距有多大。另外,文中说到的鹅厂,这几年都不在深大设置招聘点,深大学生最近要到广州中大或华工才能提交简历。
  阿飞: 关键不是本科毕业去鹅厂回到同一起跑线。我高中同学去北清的目前90%都在美国进修或工作,搞得都是非常前沿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最少是要进Google吧。
  吴杭: 工作了几年后,北清还是深大都不重要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北清代表素质,做事情的方法,毅力,品质,优秀的习惯。这些东西会贯穿终身。因此,我们更相信北清出来的人大概率要比其他的优秀。工作业绩能力是表象,内在还是素养和习惯。马太效应决定人才越来越往优秀的企业和行业集中,买方效应显著。因此,有些行业公司,都有隐性的北清复交浙,其他基本不考虑的情况,深大(不特指,泛指)何来机会? 菊,鹅,云,金融机构都越来越有这样的趋势了。这就是为什么挤破头都要去顶级的原因,只为一张入场券。为一张终生被认可的,大概率高素质的证明。
  Paul: 我认为北清>>深。孩子学得苦是因为老师教的不行。家长如果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和孩子一起听几节课,就明白为什我这样说。
  名校代价,值吗?
  文之伧父: 老生常谈。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情绪难以自控。无止境的批判毫无意义,听得耳茧都快出来了。能跳出窠臼谈谈如何改变现状么?
  XIAOLING: 现在的教育制度应该是以一种最简单公平成本最低的方式筛选出一帮牛逼的人,到底是学校培养出了牛逼的学生,还是学生培养出了牛逼的大学,谁说的清楚呢。
  XT: 任何事都可以看做一笔买卖。毫无意义,同等条件下读名校要比读非名校好。但如果为了读名校付出的代价大过其相对收益,那这笔买卖就不划算了。但问题在于,没有人能算得清这笔买卖,所以只能拼命进名校。
  罗飞(Matt): 也觉得人生取得的成绩与学校的关系的确比较小,反而与趋势,情商,努力等太多因素有关。另外觉得在机会比较多的时代,好学校有时甚至是一种约束,因为毕业了往往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而学校一般的敢闯的更多了,因为他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吴亚冬: 整个社会都在莫名的狂热中,疯狂追求一切看得见的“成功”。
  观念是环境造成的。只要环境不变,作者想要传达的这种理念恐怕终究都只能停于字面上。
      为什么说深大“约等于”北大清华?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曲高和众(ID:m15875),作者:孟庆祥。
  最近我听到的恐怖事件不是英国恐袭,菲律宾某地被ISIS占领,而是中学教育。
  一
  我儿子初二,明年中考,每天晚上作业要写到11点,为了睡眠,抓紧每分钟的时间,我觉得这已经是超高强度。我们楼里面几个同年级的学生有好几个都在上学而思,我儿子没有上任何补习班,因为根本就没有时间,我想他们上学而思的更苦。
  深圳中考的现实是四大高中录取率大约在4.5~5%左右,要想上10大高中,录取率也只有15%左右。上了4大,能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超过90%,上4大之外的10大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在60~75%之间。上4大分数要达到440分以上,总分460分,得分率要达到96%。除了学习牛逼之外,不能有失误才能上4大,难度可想而知。
  直到我前几天听到帝都某大附中,我才知道什么是恐怖。
  某大附中是帝都最著名的中学,其基本教学方法主要就一个——超前。一流的学生在初一结束已经可以达到中考上流的水平,一年要把初中三年的课程搞定。要达到这样的强度,基本上必须一对一。通常一对一的价格一小时800元左右,顶级的要2000元一个小时。对于很多人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超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上了这个牛逼中学,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人间地狱,除了孩子,家长的投入也是惊人的,很多孩子上了这个中学,几年下来,家长也被整的白发苍苍,长时间疲惫不堪。
  上了这样的中学,学习最优秀的,直接就干到美国常青藤,优秀但不是最优秀的就是所谓北清。某人为了孩子一定要上哈佛,费了老大劲。我说如果上不了哈佛上耶鲁、普林斯顿不也不错嘛,他们说不行,因为这些学校不是世界第一。
  我一点都不埋怨教育体制,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现实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只要全社会都是这种超强的竞争意识,假设你搞素质教育、社会实践之类的,他们也会把这个玩意整到超高的强度。你考艺术、体育之类也一样。所以,一切指责教育体制的人都是肤浅的,是找不到解决方案的。
  超高的、超长时间的竞争,除了牺牲幸福之外,我不知道是不是会被很多人整残,这方面我没有见到统计和调查报告,我觉得可能性不算小。
  二
  问题是这样搞值不值?我认为完全不值得,因为这里面普遍存在一个认识错误。现在人们对上大学的竞争无以复加,但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它只是就业的前向流程。上了牛逼大学,脸上有光其实持续不了多久。为了这个面子花费如此巨大的投入显然不值得,好大学和今后人生道路的相关性被极大高估了。
  试想,我是深大,你是清华,毕业后都到了鹅厂,起跑线其实又相同了。不管是鹅厂、菊厂还是任何厂,你混得好与不好与什么大学毕业的没有什么关系,任何厂都只看业绩。业绩这东西有跟你在厂里的具体工作,机遇,你的能力,和领导是否投缘等因素相关,一部分可控,也有一部分不可控。
  说马化腾是深大,马云是杭州师范没有意义,因为人们把这当作偶然事件,人们要追求的是必然结果。但每个人都看看身边的人,你知道的人,一旦工作,重新起跑,这是铁定的事实。
  工作之后,文凭迅速进入衰退期,三四年之后再跳槽,人家就看你在工作中掌握了啥玩意,你上哪个大学已经非常不重要。
  问题是怎么才能进鹅厂?北大清华也不是保障,这里面有专业问题,还有人情世故多方面的因素。我之所以说深大“约等于”北大清华,就是说北大清华能进的地方,深大也是可以进的,假设你是蓝翔技校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人生无论何时,最终要的事情就是“在场”,这是俏皮话大师伍迪·艾伦说的,这是至理名言。上某种大学只是为了能让你接下来可以在场,仅此而已,其它的意义不大。比如专业知识,这东西可以在中学才更实用,学校学的那些为了考试用的东西和真实工作的匹配度是很低的。
  世界范围,牛逼大学和一般大学本无多大区别,尽管我没有上过常青藤,甚至没有上过北清,但有一句话说的好,没吃过活羊肉,还没看过活羊走吗?况且,我确实在网络上看过耶鲁、哈佛的牛逼教授讲课,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你也可以读世界上最牛逼的人写的文章,看他们的言论,等等。从信息流动的角度来讲,世界就是平的。
  三
  有人总想给这种疯狂的竞争找到实质性的意义,比如说你上了北大清华,圈子就不一样了,同学牛逼可以让你牛逼,氛围牛逼可以让你感染,上牛逼大学可以让你有牛逼的思维方式。
  你们觉得这些是事实吗?我们大多数没上过北大清华常青藤,但肯定都见过,熟悉有这些阅历的人,他们确实因为上过一流大学高人一筹?他们果然如你想象的一般牛逼吗?同学可以帮忙,思维超人一等?当我们真实地看这个世界时,发现那些为上好大学拼命找的理由是虚幻的、想象的,现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各种因缘际会、各种选择构成了命运的要素。人们设想的那些同学圈,用得上的概率其实是很低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幅员巨大的国家,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圈子不断重组,你原来设定的圈子总是被重新排列组合。所有和你最为相关的东西总是当下,总是周边。而这些显然与你上哪个大学没有毛关系。
  说,我不上鹅厂,那太平庸。我创业,搞自己的鹅厂,鸡厂之类的,或者当牛逼科学家。这跟你上哪个大学也没啥关系。牛逼人来源于名校的概率是比较大,但这些和学校真的有关吗?其实更多是天赋异禀的原因。马化腾的分数本来也可以整个一流大学,由于某种原因去了深大,但他在编程方面照样是牛逼人啊。假设某人因为超水平发挥,确实上了北大、清华,其实还是不灵光。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见过北清、常青藤不牛逼的人,人各有天赋,好大学能给人的东西和差大学是没啥区别的。
  四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生存,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过得比较好。打工能向上爬,单干也能搞定。
  这些能力是任何学校都不能给的,只能靠自己的天赋异禀,自己的体会,过来人的指点,提携等等。要获得这些也与你上哪个大学没啥关系。
  现在的教育体制已经和社会的实用性脱节得太严重,这种多因素的系统也没有人搞明白,一天一天地延续,一天一天地混,全世界的大学都是皇帝的新装。
  真正明白人就会从这种浑浑噩噩中发现一点秩序,发现一些属于他自己的机遇和道路,作对几个关键的决策和选择,人生的路途就比较光明。
  我有一个美国同事给我讲原装老美和移民老美(中国)在教育问题上的区别,原装老美并不是那么看重学校,比较极端的情况是即使有上常青藤的能力,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也是可以接受孩子上一所普通大学。而移民老美和咱天朝子民是一样的,孩子务必要考上排名尽量靠前的大学。
  我并不评价这种虚无价值观的好坏,仅仅从实用性的角度上看,显然原装老美的认识更贴近现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在许多问题上心智一直不成熟,比如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在许多问题上,中国人始终保持闷骚的狂热,为此,一代又一代人支付巨大的无谓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