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认为,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内部以及计算机之间使用铜线缆进行数据传输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英特尔已经开始出售硅光子组件,通过光和激光来提升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而2016 年 8 月 26 日,美国集成光电制造创新中心声称,研发出硅光子集成工艺设计工具包(PDK),现在已经可以提供给所有签署协议的成员组织。硅光子集成工艺设计工具包及多项目晶圆项目将为其成员组织带来更多切实利益——提供更尖端的研究成果和最先进的光子器件制造、包装、设计和测试方法,同时大量节省与组织活动相关的成本。
一直以来备受期盼的硅光子技术终于见到了产业化的曙光。市场研究公司Technavio发布的最新分析预测结果显示,2016年到2020年全球硅光子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突破48%。据悉,美国集成光电制造创新中心计划在2017年将一些多项目晶圆加工厂投入使用,其中就有针对全硅光子器件的晶圆工厂!!
这种将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到空前水平的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英特尔等巨头认为,硅光子一开始将用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在芯片产品中使用这项技术。可以预见,硅光技术未来一定会非常火爆,不过,国内对这方面提得还是比较少。我们这里不妨从硅光子技术的历史讲起。
漫谈硅光子技术(一)硅光子发展史
硅光子技术定义
作者:SIMIT战略研究室
硅光子技术,是以硅和硅基衬底材料(如SiGe/Si、SOI等)作为光学介质,通过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相应的光子器件和光电器件(包括硅基发光器件、调制器、探测器、光波导器件等),并利用这些器件对光子进行激发、处理、操纵,以实现其在光通信、光互连、光计算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硅光子技术结合了集成电路技术的超大规模、超高精度制造的特性和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优势。
硅光子系统的信息传输过程大致如图1所示,光源发光并经过滤波,需要传输的电信号通过光调制器加载到光上,通过改变光载波的特征参数形成光信号,经过传输介质光纤(光波导)到达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图1:硅光子系统原理图
发展史
1)技术探索阶段(1960s-2000s)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S.E.Miller首次提出了集成光学的概念。1972年,S.Somekh和A.Yarive提出了在同一半导体衬底上同时集成光器件和电器件的设想。然而当时为了制备功能多样的光器件,仍需采用不同特性的材料作为衬底,这大大限制了集成光器件的发展。
硅光子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对集成光器件的研究及微电子加工工艺的成熟。硅不仅是一种电子材料,也是一种光子材料。作为电子材料,硅基微电子学成绩斐然。伴随摩尔定律的步伐,到20世纪90年代,集成电路特征尺寸已进入光波波长范围,人们很容易设计和加工出小于光学波长的各种硅基器件结构。采用硅作为集成光器件衬底,可以利用已有的集成电路工艺制作光器件,这有助于降低成本及实现光电集成。此外硅材料对通信波段的光吸收很小,有利于降低器件损耗,而且硅和二氧化硅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对比大,增强了光器件对光场的限制,有助于减小硅基光集成器件尺寸,从而提高芯片的集成密度。硅光子学由此诞生。
为了实现在硅基上集成光器件,首先要在硅衬底上设计和制造高性能的分立器件。所以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硅基有源器件(调制器、探测器、光源等)和无源(波导等)器件的探索。总体来讲,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硅光子主要偏重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虽然研究内容比较分散,成果不够轰动,但是为光子器件和光电器件在硅基上集成提供可能性。
2)技术突破阶段(2000-2008)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量的增长,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对宽带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中心CPU芯片的协同运算能力受到芯片互联带宽的严重制约。而光信号在芯片间传输过程中很少衰减,同时可以轻松获得更宽的带宽,最重要的是在硅芯片上集成光学数据通道的难度不算太高。于是以Intel为首的企业与学术机构就开始重点发展硅芯片光学信号传输技术,期望有朝一日能用光通路取代芯片之间的数据电路。
调制器方面,2000年安捷伦公司的Png等人首次提出带宽为GHz的调制器,此后逐步发展,2007年Intel将硅基电光调制器的3dB带宽扩展到30GHz,实现了40 Gbit/s的信号传输, 达到商用III-V族和铌酸锂外调制器的水平。之后各种基于等离子色散效应的硅基调制器层出不穷。
探测器方面,2008年Intel开发出的硅基光电雪崩探测器达到了340GHz的增益带宽积,是硅光电子器件性能首次超越同样功能的传统材料光电子器件。之后,美国Kotura公司、Oracle公司等都有关于高速硅基锗探测器的报道,满足各种应用场合。
激光器方面,2005年Intel公司研制出了1550nm光泵浦的激射波长为1686nm的连续硅基拉曼激光器。2006年Intel公司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个电泵浦连续激射硅基III-V族混合集成激光。
无源器件方面,以硅纳米线波导阵列波导光栅(AWG)为代表的波分复用器件在单纤维三向复用、密度波分复用(DWDM)和粗波分复用(CWDM)等方面的原型器件分别实现。此外,低损耗光波导、交叉波导、刻蚀衍射光栅、锥形模式转换器、耦合器、偏振分集机制器件和模分复用器件等也取得一系列进展。
3)集成应用阶段(2008-至今)
2008年以后,以Luxtera、Intel、和IBM为代表的公司不断推出商用级硅光子集成产品。
在硅基光电子集成和光互连方面,美国Luxtera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2008年Luxtera公司向世人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块在130nm CMOS生产线上制造的硅基单片集成高速CMOS光子收发模块, 采用WDM技术,数据传输速率4×10 Gb/s。2009年,Luxtera宣布,经过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多年的密切合作,实现了世界首个商用级硅基CMOS光子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投产。
2008年Intel报道了一个8×25 Gb/s波分复用模块,实现200 Gb/s 的数据传输。2010年,Intel建立起全球首个集成激光器的端到端硅基光数据连接,这项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终于“证明了未来计算机可以使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2013年,Intel、康宁宣布共同研发了新的光纤传输技术,300米之内可以做到1.6 Tb/s的惊人速度。同年11月,富士通宣布,通过与Intel的大力合作,已成功打造并展示了全球第一台基于Intel OPCIE(光学PCI-E)的服务器。2014年,Intel发布了采用硅光子技术的有源光缆(AOC),该产品支持Facebook主导的数据中心行业标准“Open Compute Project”。
2008年IBM提出硅基三维光子集成芯片的构想。并于2010年在日本东京发布硅基光电子芯片,该芯片技术可将电子和光子纳米器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计算机芯片之间通过光脉冲而不是电子信号来进行通讯。2013年IBM报道了在90nm CMOS工艺线集成了电路和光路的25 Gb/s WDM系统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单片光电集成。2015年5月,IBM在美国硅谷展示了完全整合的分波多工CMOS硅光子芯片,为一种能让光与电并存的廉价、商业化芯片生产技术铺路。
另外,在2012年之后,Kotura公司、美国Alcatel-Lucent、Acacia公司、日本的Fujikura公司相继都有相关报道,不断推动硅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整个硅光子的发展史如图2所示。
图2:硅光子技术演进历程和主要里程碑
概述
如图1所示,在硅光子系统的信息传输过程中,光源(片外光源或片上光源)发光,由设备A发射端输入的电信号通过光调制器加载到光上,通过改变光载波的特征参数形成光信号,经过传输介质光纤(光波导),到达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入设备B接收端。通信过程是相互的,因此,信号同样从设备B的发射端传输到设备A的接收端。同时,通过增加不同波长的光入射来增加传输信息量,光信号经过波分复用器将携带多路数据合并,在单光纤的通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用解复用器将多路光分离。
图1:硅光子系统的信息传输过程
从整个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硅光子器件与产品可分为三个层次:硅光器件、硅光芯片、硅光模块,如图2所示。
图2:硅光子器件与产品
硅光器件是各个环节的功能单元,主要包括光源、调制器、复用/解复用器件、偏振相关器件、探测器、波导。
硅光芯片将若干基本器件进行单片集成,以实现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特性。主要分为光发送集成芯片(光源、光调制器、波分复用偏振器等集成)、光接收集成芯片(解复用耦合器件、光探测器等集成)、光收发集成芯片(光源、光调制器、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光调制器等全集成)、相同功能器件阵列化集成芯片(探测器阵列芯片、调制器阵列芯片等)。
硅光模块是最终系统级的产品形式,即将光源、硅光子器件/芯片、外部驱动电路(激光器驱动、调制器IC和探测器读出放大IC等)集成到一个模块,按功能可分为光发送模块、光接收模块和光收发一体模块。如图3所示,光收发模块由光学次模块(OSA)、电路板和外壳等封装成,其中,OSA包括发送光学次模块(TOSA)和接受光学次模块(ROSA)。
图3: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功能图
硅光器件
1)光源
硅光通信系统中,光源是光信息载体,为便于高速稳定地传输大量信息,要求光源具有响应时间小(典型值小于1ns)、单色性好(光谱带宽小于或等于2nm)等特点,而且要求其可以相应尺寸的波导实现较好耦合。
实际使用的所有半导体激光器都是多层异质结器件。在硅光通信系统中,硅基激光器的集成是一大难点,因为硅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发光效率低,难以制备硅基发光器件。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采用两种模式引入光源:
1.利用耦合器将外部光源引入。
一般将光纤或外部光源的光信号通过耦合作用,将光信号限制在一定尺寸的光路结构中,从而实现光信号在光波导中的传播。
2.采用III-V族发光材料与硅光电路混合集成。
III-V族激光器一般采用InP、GaSn等材料,通过键合技术和芯片倒装技术实现与硅基电路的混合集成。该类激光器按器件结构、耦合原理不同可分为微盘激光器、FP腔+滤波激光器、分布布拉格反射(DBR)激光器、分布反馈(DFB)激光器,按耦合方式不同又分为水平耦合、纵向耦合和垂直耦合。
尽管混合集成激光器可能是片上光源的最有潜力的实用方案之一,但以Intel 为首研究的全硅拉曼激光器和以美国MIT为首研究的硅基锗激光器也在近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以英国伦敦大学为首的硅激光器也取得了良好性能。这些都为未来实现完全CMOS 工艺兼容的硅基光互连提供了前期的技术储备。图4列出了以上所报道的激光器。
图4: (a)UCSB报道的III-V族混合激光器; (b)Ghent大学报道的III-V族混合激光器; (c)、(d)Intel报道的纯硅激光器
2)调制器
从激光器发出的光波是没有加载信号的,需要经过调制器,将外界电流、电压信号转换为光波的强度、幅值、相位、频率、偏振方向等参数,将电信号数据加载到光波上,从而实现信号的光学传输。其基本原理如图5所示:
图5:光调制器工作原理
光调制器的分类如图6所示。在电光、热光、声光、全光四种调制原理中,电光调制性能最佳,其原理是利用晶体的电光效应,通过控制外电场来改变晶体折射率或双折射率,从而改变输出光波的相位或强度。
目前电光调制器主要分为:利用直接电光效应的LiNbO3调制器、GaAs调制器、聚合物调制器、利用多量子阱电吸收原理的InP调制器,利用等离子色散效应的硅基电光调制器等。
图6:光调制器的主要分类
目前主要商用的硅基调制器为等离子色散调制器,又可分为载流子积累型、注入型和耗尽型,如图7所示。
图7:基于等离子体色散效应的三种纯硅电光调制器:(a) 积累型;(b) 注入型;(c)耗尽型
图8展示了一种基于等离子色散原理的载流子耗尽型硅基调制器。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在N++结构上施加不同的电压信号,改变PN结耗尽区宽度。而光波在P区、N去、耗尽区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和吸收率,从而通过改变耗尽区的宽度,不同波长的光波相位、幅值得到不同改变,亦即将电学信号加载到了光波中。此外还有基于水平方向的PN结结耗尽型调制器、基于插指型的或多个方向组合的PN结耗尽型调制器,他们的调制原理与垂直型PN结调制器相同,调制性能则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图8:(a) Intel基于垂直PN 结结构的载流子耗尽型纯硅电光调制器的横截面示意图,(b) 水平PN结耗尽型调制器,(c)插指型PN结耗尽调制器,(d)多方向组合PN结耗尽型调制器
调节了折射率之后,把折射率的变化转化成强度调制有2种方法:
1.通过改变单臂或两臂波导的折射率来改变两个波的相位变化, 使得它们要么干涉相长或干涉相消一般是通过一个MZI 结构来实现的;
2.使用谐振腔结构. 因为折射率的改变也会影响谐振条件, 这能使器件在任何给定波长下在谐振和非谐振状态间实现转换.
与MZI 调制器相比, 环形调制器有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能效, 这是因为MZI 调制器要求相当长的作用长度, 导致更大的插入损耗和功耗. 然而, 环形调制器的缺点是其带宽很窄, 这限制了它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 这也导致其对制造工艺容差和温度变化非常灵敏, 所以当选择调制器类型时需要折中考虑。
理想的光学调制器是高调制速度、大带宽、低损耗、小尺寸及超低功耗. 然而, 这些要求通常会互相矛盾. 所以, 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折中优化。
3)复用/解复用器件
为了充分发挥光通信带宽优势,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是一种有效途径。此外还有偏振复用(PDM)、模式复用(MDM)等复用技术。
(1)波分复用
波分复用技术是利用多个不同波长的光,在单根光纤/波导上的多通道数据实现并行传输,极大地拓展了已光互连的通信容量, 因而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获得了极大成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关键功能是如何将不同波长携带的多路数据合并或分开,对应的关键器件即波分复用器件。实现波分复用器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束干涉,可分为双光束干涉和多光束干涉两大类。相比于双光束干涉器件(如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多光束干涉器件可实现更窄带宽的滤波,易于实现多通道密集波长复用。最常见的多光束干涉波分复用器件主要有阵列波导光栅(AWG)、刻蚀衍射光栅(EDG)、微环谐振器(MRR)等。其中,AWG、EDG 从结构和原理上较为相似,可实现并行多通道,而MRR则可通过级联结构,实现串行多通道。
波分复用技术的特点:1.光无源波分复用器的可靠性较高,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与光纤耦合,可双向传输;2.降低器件的极限速率。WDM技术在满足系统容量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对某些器件的性能要求;3.提高光线频带效率;4.具有透明的传输信道,与电调制方式和信号的传输速率均无关;5提高光纤网络组网的灵活性,增加其使用范围,使系统具有多功能;6存在插损和串扰,会降低系统的实际有效功率。
(2)偏振复用
偏振是光相对电的一个独有的性质,在集成波导中光一般分为TE和TM两种偏振模式。在SOI平台上由于硅和包层的巨大折射率差,导致硅的双折射效应非常明显。对于大截面的SOI脊型波导,双折射率大约在10-3~10-5量级,而对于SOI纳米线波导,双折射率更高,是前者的几倍大,导致器件具有明显的偏振相关性。借助两种偏振状态特异的性质,偏振复用技术可实现通信容量的扩容,也即同时使用不同偏振的模式来传输信息。
(3)模式复用
模式复用技术采用波导或光纤中不同的模式作为传输信息的通道,其关键器件之一是模式复用器,用于实现基模—高阶模间转换,并将所激发模式加载至干路波导实现多模式复用。
(4)多种复用模式结合
采用单一的复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巨大的带宽需求,而模式复用技术同现有非常成熟的波分复用技术、偏振复用技术一般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其较高的信息密度,减小了器件的体积,对于有限的片上空间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多种复用方式混合使用可以实现更大带宽的光链路,有效地提高光的信息密度,是未来互联的发展方向。图9给出了偏振-模式混合复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9:偏振-模式混合复用系统示意图
4)偏振相关器件
偏振态是光波的一个重要属性。在平面光波导中,一般存在TE、TM 两种偏振模式。对于硅纳米线光波导而言,由于硅和包层(空气或SiO2)存在巨大折射率差,其双折射效应极为显著。因此,大多数硅纳米线光波导器件均具有非常严重的偏振敏感特性。另一方面,硅纳米线光波导的超强双折射效应也有利于实现超小尺寸片上偏振调控器件,包括起偏器、偏振分束器、偏振旋转器,可用于偏振复用系统、量子光学系统芯片等。
起偏器是实现线偏光的重要元件,一般可利用光波导中模场、本征损耗或者截止条件的偏振相关性来实现。
偏振旋转器(PR)同样是偏振调制系统的关键器件,用于实现平面波导中TE、TM 模的相互转化。其实现原理通常是基于在非对称结构中混杂模式的干涉或者渐变演化的机制,具体结构一般可采用具有弯曲、倾斜侧壁或者缺角等特殊结构的光波导。
偏振分束器用于将入射非偏振光分成两束偏振态正交的偏振光,两束出射的偏振光与入射光相互平行。O光沿着原光路出射,没有位移,E光会沿着光轴方向走离,但是出射时仍然与入射光平行。偏振分束器也可以反过来用于将两束正交偏振态的偏振光合束。
5)耦合器
耦合器是能使传输中光信号在特殊结构的耦合区发生耦合,并进行再分配的器件,因此成为广大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其中,光电耦合器、光纤耦合器、光栅耦合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光纤耦合器
光纤耦合器是一种用于传送和分配光信号的光纤无源器件,是光纤系统中使用最多的光无源器件之一,在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光纤耦合器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器件由光纤构成,属于全光纤型器件; 二是光场的分波与合波主要通过模式耦合来实现;三是光信号传输具有方向性。
最简单的光纤耦合器是用具有很大磁化系数的绝缘材料制成2根波导,并将之相互靠近放在一起,如图10所示。当一束光由光纤耦合器的一个纤芯入射时,因为不同的模式能量,2个纤芯中的光束,由于自相位调制(SPM) 引起的相移也不同。结果,即使是对称的光纤耦合器因为非线性效应也表现出不对称性。实际上,这种情况与非对称光纤耦合器中的情况很类似。在非对称光纤耦合器中,不同的模传播常数引起2个纤芯间的相对相移,并阻碍了两者间全部能量的转移。
图10:光纤耦合器的基本结构
尽管光纤耦合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已设计并研制出多种光纤耦合器,且其中一部分已商品化,但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却主要集中于常规对称型光纤耦合器。由于常规光纤的结构变化少,性能单一,设计的耦合器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对新型光纤耦合器的研究予以特别重视。
(2)光电耦合器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光电子学的发展,一种能有效地隔离噪音和抑制干扰的新型半导体器件——光电耦合器于1966年问世了。光电耦合器的主要结构是把发光器件和光接收器件组装在一个密闭的管壳内,然后利用发光器件的管脚作输入端,而把光接收器的管脚作为输出端。当在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件发光。这样,光接收器件由于光敏效应而在光照后产生光电流并由输出端输出。从而实现了以“光”为媒介的电信号传输,而器件的输入和输出两端在电气上是绝缘的。
光电耦合器的优点是体积小、寿命长、无触点、抗干扰能力强 、能隔离噪音 、工作温度宽,输入输出之间电绝缘,单向传输信号及逻辑电路易连接等。
(3)硅基波导光栅耦合器
波导光栅是指在波导光路中,波导的包覆层、波导层或衬底等介质的光学参量或波导的尺寸分布呈现规律性周期变化的光路系统。在光波导中,由于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使得在波导中传输的光束产生偏转、色散、聚焦等非常奇妙的光学现象。硅基光子集成芯片中,光栅耦合器作为光信号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受到极大重视,尤其在封装和测试等环节体现出极具价值的技术优势。
图11是典型光栅耦合器结构示意图,利用透射光栅的衍射原理,可以将其作为耦合器来实现波导与光纤之间的耦合。光栅耦合最基本的理论是布拉格条件,它描述了光栅入射光波矢,各衍射级波矢和光栅矢量之间的关系。
图11:典型光栅藕合器结构示意图
6)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将光辐射转换成电量的一个器件,它利用这个特性可以进行显示及控制的功能。光电探测器利用被照射材料由于辐射的关系电导率发生改变的物理特点,用途比较广泛。
图12为光电探测器光电转换示意图,虚线为空间电荷区界限。无光照时,只有热效应引起的微小暗电流经过p-n结。光照时,产生附加的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的电流骤增。表面p型扩散层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蓝光波长较长的光波,将透过型达到空间电荷区,在那里激发出电子—空穴对,波长更长的光波将透过p区和空间电荷区,在n区被吸收。因此,总的光生电流为这三部分光生电流之和,它随着入射光强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转变。这样,在负载电阻上就可以得到一个随入射光变化的电压信号。
图12:光电探测器光电转换图
表征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决定器件灵敏度的暗电流、决定器件速率的电容以及代表器件将光转换为电的能力的量子效率与光谱响应等。
目前光纤通信系统中商用通信波段探测器普遍使用III-V族材料,价格昂贵,热学机械性能差。硅基IV族材料探测器与Si-CMOS工艺兼容性好,成本低廉,并且易于与硅基波导器件集成,因而开展基于IV族材料的硅基探测器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硅光电探测器同样发展出许多结构,主要包括硅PN结光电探测器、硅MSM光电探测器、硅APD光电探测器和硅基PIN光电探测器,其中硅MSM光电探测器、硅APD光电探测器和硅基PIN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最为广泛。
7)波导
光波导是引导光波在其中传播的介质装置,又称介质光波导。光波导有两大类:一类是集成光波导,包括平面(薄膜)介质光波导和条形介质光波导,它们通常都是光电集成器件(或系统)中的一部分,所以叫作集成光波导;另一类是圆柱形光波导,通常称为光纤。
平面介质光波导是最简单的光波导,它是用折射率为n2的硅(或砷化镓,或玻璃)作基片,用微电子工艺在它上面镀一层折射率为n1的介质膜,再加上折射率为n3的覆盖层制成。通常取n1>n2>n3,以便将光波局限在介质膜内传播。条形介质光波导是在折射率为n2的基体中产生一个折射率为n1的长条,取n1>n2,以便将光波局限在长条内传播。这种光波导常用作光的分路器、耦合器、开关等功能器件。
硅基波导是构成光电子器件和器件之间互联的基础。常用的波导和包层组合包括:硅/空气、硅/二氧化硅、氮化硅/二氧化硅,氮氧化硅/二氧化硅,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硅基波导与光刻胶包层结构等。其中,氮化硅的损耗最小,可以达到0.06dB/cm,而典型的硅/二氧化硅结构的单模传输波导损耗约为~2.5dB/cm。另外,通过高温氧化的方法可以制作无刻烛的高度平滑的硅基光波导,其损耗可以降低到0.3dB/cm。对于高密度集成,硅/二氧化硅的波导结构更具有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波导的损耗低,且具有较大的芯和包层折射率差(约58%),远远大于常用的单模光纤的1%,因此,单模硅基波导的尺寸可以做到300nm以下并可以实现极小的低损耗弯曲半径。常见的硅基波导结构如图13所示的条形波导、脊形波导、单沟槽波导以及光子晶体波导,这几种波导应用非常广泛。
图13:常见波导结构:(a)条形波导;(b)脊形波导;(c)单沟槽波导;(d)光子晶体波导(a、b、c 是前视图,d 是俯视图)
硅光芯片
1)光子集成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逐步积累以及产业需求的升温,光子集成技术进入较快发展时期,已经从功能器件研究向规模化集成芯片演进,如图14所示。而且,中小规模光子集成技术已经成熟并取得广泛商用,大规模光子集成的集成度已达到数百个元器件。相对于广泛采用的分立元器件,光子集成产品在尺寸、功耗、成本、可靠性方面优势明显,是未来光器件的主流发展方向。
图14:光子集成技术已经从功能器件研究向规模化集成芯片演进
光子集成芯片从集成技术上,包括平面光波导(Planar Lightwave Circuit)集成,InP集成、硅光子集成。
目前,光子集成芯片主要基于磷化铟技术,如此前提到的Infinera的光发送芯片,已经达到100Gbit/s的传输速度,而能达到100+Gbit/s数据传输速度的其他芯片仍然未能成熟,但可以预见,随着硅光生产工艺的日益标准化,研发成本将大大降低,光子集成芯片的市场也将会迅速地扩大。
2)芯片产品类型
下图是芯片产品类型说明。如前所述,由于高度集成的芯片涉及到激光光源或者探测器,在这方面,锗硅探测器虽然有不错的突破,但业界仍以III-V族异质集成为主流,因此在本示例中,也主要列举这类的芯片。
16.jpg640x1062 83 KB
模块/系统产品
光学次模块又可细分为光发射次模块(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TOSA)与光接收次模块(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ROSA)。
1)光发射次模块(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TOSA)
TOSA的功能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主要应用在电信号转化成光信号(E/O转换),在整体产品架构上则包括光学次模块及电子次模块两大部分。首先硅片部分是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砷化铟镓(InGaAs)等作为发光与检光材料,利用MOCVD等方式,制成晶圆片。在芯片制程中,则将晶圆片制成发光二极管。随后将发光二极管、搭配滤镜、金属盖等组件封装成TO can (Transmitter Outline can),再将此TO can与陶瓷套管等组件,封装成光学次模块(OSA)。最后再搭配电子次模块(ESA),电子次模块内部包含传送及接收两颗驱动IC,用以驱动发光二极管与检光二极管,如此结合即组成光传输模块。图15为Enablence 公司的 10x10G TOSA。
图15:Enablence 公司的 10x10G TOSA
2)光接收次模块(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ROSA)
ROSA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传输模块分为单模光传输模块与多模光传输模块,在整体产品架构上则包括光学次模块(Optical Subassembly;OSA)及电子次模块(Electrical Subassembly;ESA)两大部分。图16为Enablence 公司的 10x10G ROSA。
图16:Enablence 公司的 10x10G ROSA
3)光模块(Module)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简单地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模块按功能可分为光接收模块,光发送模块,光收发一体模块和光转发模块等。光收发一体化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电/电光变换,包括光功率控制、调制发送,信号探测、I-V 转换以及限幅放大判决再生功能,此外还有防伪信息查询、TX-disable 等功能,常见的有:SFP、CFP、XFP+、GBIC、RJ光模块等。
光转发模块除了具有光电变换功能外,还集成了很多的信号处理功能,如:MUX/DEMUX、CDR、功能控制、性能量采集及监控等功能。常见的光转发模块有:200/300pin,XENPAK,以及X2等。
19.jpg640x1041 98.8 KB
来源:SIMIT战略研究室 芯闻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