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反思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当初是什么原因驱使着我,一定要挤进小的创业公司呢? 是深思熟虑?还是头脑发热? 是向往金科铁马的战场?还是向往纸醉金迷的生活?
  还记得那个夏天,天很热很热,热的太阳就快掉下来了。在火热的夕阳的余晖下,我和前领导的对话历历在目:
  一定要走吗?在这里我待你咋样? XX总,在这里,要不是跟着你,我不会有今天的待遇,也不会进步那么快,我对你十分敬重。可是,我已经做了慎重的决定,趁着年轻,想出去闯闯。
  作为老领导我劝你,最好不要轻易出去,经历告诉我,选一家好的公司,是在太难了,你出去很难碰到像目前这样好的平台了。
  这个我不好说,可是,只有闯闯才知道,闯过之后,后悔了我再回来,呵呵。
  哎,怎么说你呢,你还年轻,可能不知道,找一个赏识你的人是非常难的,尽管你很优秀?
  
  多谢XX总这样的教诲,以后我会记着你的教导的。
  面对老领导的百般挽留和劝阻,我心意已决,做下的决定是无论如何都要去实践的。我要出去追寻自由,要出去历练自己。这家公司虽然无论从待遇还是从稳定来说,都是在行业中顶尖的。
  可是,在这种公司中,却永远没有自己二字。该走了,去外边闯闯,哪怕是风雨兼程,至少会有自由。
  若干年后,我深深的理解了前领导的这句话并反复揣摩,至理名言啊,找到一个赏识你的人的确很难,特别是你最需要别人赏识并给你机会的时候。
  凭着一腔热血,就迅速了的办理了离职,凭着以前在职时主动联系过的猎头,我没有把自己放到市场中去找机会。再者,当初给自己定的目标很明确,就要去小公司,越小越好,这样才有成长
  的机会和比较多的期权,能够实现心中的理想,也称之为很俗的目标。冲着这点,很多大一点的优秀的公司我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对方,现在想想,当初是多么的轻狂啊,多么的稚嫩啊。请君暂上
  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估计,当初我的心态就是这样的。
  简单的人,目标总是那么的简单,只要给待遇差不太多的,只要能多给点期权,是做实事的公司,就去了。虽然,美其名曰做过调研---也就问问熟悉的同事不过,做过慎重考虑--也就是看待遇
  和期权(关键是没太重视这个期权)。中间还是向不少人打听了,也问了一些该公司的情况,得到的反馈还是很符合我的预期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就匆匆赶来干活了。
  当在公司发展遇到困境时,我才静下心来深深反思,为什么要去创业公司呢?当初从上家公司离职有方向性的错误吗?
  从老东家出来我是没有后悔的,虽然,待遇会少一大截。但是,在那家公司的发展的确遇到了瓶颈,这个产品线研发基本结束,后面的迭代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再者就是做的东西根本没啥商用前景,
  从商业上,是失败的。技术上,更没有什么公司会搞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屠龙之技。在老东家这种公司,假如选择一个注定失败的项目去做,下场只能用败寇来形容。针对这种情况,那个时间选择离开,
  选择离开本身是没啥错误的。
  出来之后,为什么我要坚持要去创业公司呢?特别是小的创业公司呢?
  首先,这和目前的中国创业环境分不开的,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很多人都变得非常不淡定。某某在什么公司,几年后实现了财务自由,某某又创办了XX公司,现在估值超过XXX亿美金了。
  在周围媒体天天狂轰乱炸下,很多人的选择也会变得脱离了自身的实际。这很多人当中,就有头脑发热的我。后来,和很多创业公司的员工聊起来这些事情时,很多人都坚持类似的观点,要来创业公司大
  赚一笔,要当上CTO,迎娶白富美。可见,绝大多数人还是很难摆脱环境的影响的。能够静下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深思的人,绝对不会仓促的趟这趟浑水的。这个教训的确很深刻。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
  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切记,切记,智者之虑。
  这也和我的经历有关系,毕业后就去了上家公司上班,一干就是很多年,在上家公司高强度工作和极端封闭的环境下,是很难真实的了解外边的情况的。得到的大多是在媒体看到的信息和周围同事的
  道听途说,在没有深入的调研分析思考的情况下,是很难作出有前瞻性的判断的,特别是要去什么样的公司,去什么样的创业公司?无论对创始人,还是对行业,都无法达到了如指掌的境界,这种情况下
  去做判断,不出错误才怪呢。仅仅靠运气去碰出一家好的创业公司,估计和中六合彩的概率差不多。这种运气,在从小到大,凭着仅中过一次公司抽奖的耳机的运气,我实在是不敢用它来赌未来,可是,实际情
  况,就是如此。造化弄人啊。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毛爷爷的教导在穿越历史,响彻云霄,一下子击中我这个小毛头。
  除了上面的情况,深层次的原因是还是目标和做事情的方法有问题。当初定的这个去小公司的目标都是有点荒诞,只考虑到了小公司万一发展好了,就会将来有可能大赚一笔,没考虑到在小公司的风险。
  风险是和收益成正比的,不对哦,是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我的实际情况是,风险很大,就是万一成功了收益却很一般。做事情的方法绝对有问题,没有做充分的调研,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针对这种能
  影响到我命运的大事情,没有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去调研的话,绝对是不充分的。当你决策所依靠的数据都不对的情况下,决策能会成功吗?能说出天误我也的人,一般都是在历史片中扮演悲剧角色的,真实
  的历史也是这样,不信你翻开资治通鉴看看。
  说白了,我的错误,错在调研不充分,目标不明确,考虑欠缺害。
  行业调研,公司调研,老板调研,利益诉求,成本产出,明确目标。
  后面,要针对这些做一些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给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年轻人在选择的时候提供点参考。
    昵称:沧海粟
来源:博客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