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大佬云集全国两会上,马化腾还是毫无压力地抢了一个头条,在参加人大代表通道的集中采访里,马化腾坦言 ,截止到上月的春节期间,微信全球的用户账户突破十亿。
随后腾讯官方对于马化腾的数字做了些许「修正」,所谓的「十亿用户」,更准确地说,是「用户账户」,而非个人。
换句话说,只要是一个微信账号被腾讯计算为用户账户,但即便这样,这个十亿的用户账户,依然是个令人恐怖的数字,无外乎有媒体高呼:这才是真正的国民级的移动应用。
七年磨一剑的微信
2011 年 1 月 21 日,微信 1.0 正式在 iOS 平台上线,三天后,Android 版本的微信也发布。
彼时,中国还处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但已显示出强劲的增值势头。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0 年第四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达到 2.88 亿人,环比增长 18.52%,同比增长 41.48%。
另一家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 年第四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整体规模为 51.1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9.8%,环比增长 20.3%。
在两家公司各自不同的统计逻辑里,有一个基本认知就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增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消费将进入井喷式发展,从工具类产品到内容类、社交类、购物类产品的迁移,将给整个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就是微信所诞生的时代背景。在坊间的传言里,时任腾讯广州研发部总经理的张小龙,在 2010 年 10 月注意到一款名叫 Kik 的手机 IM 产品在苹果应用商店被热捧,仅两周时间就获得 100 万用户,张写了封邮件给马化腾,建议腾讯也跟进这个产品,随后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张小龙带领着广州的腾讯 QQ 邮箱团队,快速完成了微信的开发和上线。
时势纵然可以造英雄,但微信一出生就天然有着「贵族」基因。背靠腾讯这颗社交大树,微信具备了潜在的海量用户基础,这是国内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比拟的巨大资源优势,由此也给微信的冷启动带来了巨大的用户群体。
第三,或许也是更重要的一点,由于微信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原生应用」,也没有 QQ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功能累赘,相比于手机 QQ,微信能够在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体验中作出更多功能创新。Y Combinator 合伙人阿努-哈里兰(Anu Hariharan)曾有一篇深入分析微信成功的原因 ,其中提到了微信是如何「从用户的内心渴求扩展其功能」,比如微信对朋友圈的功能设置:
在发布的第二年,微信推出了图片分享功能“朋友圈”,能够在视觉上向私密的好友圈分享故事。与 Facebook 的信息流不同,微信朋友圈中只有共同的好友才能看到朋友圈的评论和“点赞”,“朋友的朋友”则无法看到。这种做法的灵感来自于发布于 2010 年的美国图片分享和消息应用 Path,Path 把用户的社交网络限定在特定数量的有强关系的好友。不过微信并没有完全照搬 Path 模式,他们的选择背后的动机与中国古老的“圈子文化”相一致,即圈子越小关系越紧密,圈子越大关系越疏远。
从时代背景、腾讯的资源优势再到微信团队对于移动互联网、人性的深刻理解,共同造就了这样一个中国移动互联网里的「超级应用」。
发布不到两年,2012 年 9 月,腾讯就高调宣布微信用户数量突破 2 亿,2013 年之后,微信以及 Wechat 的月活数据都在腾讯财报中予以展现,下图是科技媒体爱范儿整理的 QQ 和微信月活数据的对比:
另一组数字来自腾讯的财报:
- 2013 财年财报数据:3.55 亿;
- 2014 财年财报数据:5 亿;
- 2015 财年财报数据 :6.97 亿;
- 2016 财年财报数据:8.89 亿;
- 2017 半财年财报(截止到 2017 年 6 月 30 日): 9.62 亿;
- 2017 财年年第三季度(截止到 2017 年 9 月 30 日) :9.8 亿;
微信的演进方向:操作系统与浏览器
正如马化腾当初对微信至于腾讯移动互联网转型价值的判断:半张船票。微信以即时通讯工具入手,从人与人的沟通进化到了人与服务的沟通,由此也形成了另外「半张船票」。
在上图的右半部分,展现了微信「连接一切」的野心,在今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在谈到微信的中国去中心化时,更是进一步谈到了他对微信未来的思考:
微信里面可能会提供非常非常多的服务,这些服务都是由不同的公司来提供的,微信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地方,并且微信并不给这些服务提供一个特别中心化的流量,而是由用户自己去发现。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微信要么是「浏览器」,要么是「操作系统」,微信提供底层架构,上层的服务由第三方来开发。
IT 观察者魏武挥曾在微信小程序发布的时候撰文指出,微信是浏览器,小程序就是运行在「微信浏览器」的网站:
他(张小龙)决定站在微信庞大的用户群和超高粘性的基础上,让 web 卷土重来。这就是小程序。小程序,就是小网站。而微信,像极了一个浏览器。
这个类比也是对张小龙一贯强调的小程序「用完即走」的逻辑是相符的,今年张小龙进一步解释了这个逻辑:
去年对这点可能没有解释得特别清楚,我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话,用完即走,但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越高的效率越好。当我们完成一个任务以后,我们当然希望用户能做别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耗在一个工具里。
而不管是浏览器还是操作系统,微信构建了一个属于腾讯的「生态」,这个生态一定是排他的,比如微信可以拿着《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尚方宝剑」屏蔽一切「友商」行为,淘宝、微博、今日头条都没有幸免,甚至也一度屏蔽京东、拼多多这样的「腾讯系」企业。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逻辑设定,让微信的巨大流量无法像传统互联网企业那样,实现让流量变成真正的现金流。一个最直接的对比,同样是社交媒体,最新一季的财报数据里,Facebook 的广告收入达到 115 亿美元,而腾讯的的收入仅为 110 亿人民币,当然,你可以说 Facebook 用户量已经突破 20 亿,但即便是折半,其广告收入也远远超过腾讯。
更进一步,在微信的演进逻辑中,微信在整个生态中所扮演的是类似 Windows 在 PC 行业的角色。和微软不断扩大 Windows 安装量的策略类似,微信如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用户规模,依然是微信生态能否保持活力的关键。以中国为例,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7 年年末,中国 4G 用户将近 10 亿,这和微信 10 用户账户的数据相得益彰,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微信在国内所面临的用户增长困境。
而在国外市场,微信所需要应对是来自 Facebook 系应用,如 WhatsApp、Instagram 等应用的围剿,与这些应用相比,微信在核心的社交功能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微信在中国的生态优势无法直接一直打不同国家和地区。即便是马化腾,也曾是在一个公开场合坦言:「在 WhatsApp 或 Line 主导的市场中,微信要取代他们非常具有挑战性。」
下一个 10 亿用户在哪里?
如果把视线放在整个消费科技行业,关于下一个 10 亿用户的争夺战一直没有停歇。
过去的 2017 年,有几个代表性的事件:其一,今日头条 2017 年收购美国短视频应用 Flipagram、音乐短视频平台 Musical.ly,并推进抖音国际化;其二,围绕语音交互的智能音箱进入爆发前期,中国两国的巨头和创业公司先后布局;其三,Facebook 不仅调整了新闻媒体在 NewsFeed 的权重,还网页版、移动应用开发一个名叫「Watch」的功能。未来,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入口直接观看视频,包括体育、真人秀等。
看起来,上述三个事件看似没有必然关系,毕竟,一个是中国创业公司的出海举措,一个是互联网巨头们的卡位产品,一个是大洋彼岸社交应用的一个新功能,但这三个举措,或者说行动,却都指向了一个方向:降低获取用户的成本以及降低用户内容消费、内容生产的成本。
更有趣的一点,这三家公司在产品层面,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文字和图像,而是选择了音视频。
以语音交互为例,对于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语音交互产品、应用的分析,很多时候归因于基于深度学习进步所带来的体验升级,早年间的语音交互往往因为机器识别准确率不足而无果而终,但最近几年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重新塑造了语音交互的可能性,并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
但站在用户使用的角度去看,语音交互的意义是降低了使用门槛。当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用户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触摸屏尽管是一种很自然的交互,不过基于触摸屏的文字输入却依然是一个有门槛的事情,这意味着,你需要知道字母(拼音)的拼写或者汉字的笔画。
更困难的则是,在中国、印度在内的很多地区,他们生活的环境几乎不存在与书写、文字相关的条件,请注意,这和文盲无关,而是这些人处在一个口语文化的环境里,它们或许能读,也能书写一些文字,但无法适应书写文化的需求。换句话说,你让他们在微信里用文字聊天是万万不可能的。
而此时,语音输入的便捷性已经非常明显了。不管是社交聊天应用里的语音消息还是搜索时的语音搜索,切实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果你生活在一线城市,可以细心观察下一个规律,越是所谓高端的微信群,语音消息越少,而再去看看比如小学同学或者亲戚群,语音消息满天飞的现象非常普遍——请注意,这里并没有任何鄙视的含义,而是以现象入手,探讨不同教育背景、生活背景下的媒介交互机制的不同。
那主打语音交互的智能音箱呢?不管是亚马逊的 Echo 还是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 X1,其广告宣传的重点都是瞄准了一群事业有成的中产阶级,在自己的「豪宅」里使用这款产品,但一份来自咨询机构 Verto 调查后发现,在包括亚马逊 Alexa (Echo 背后的系统)、Google 助理(运行在 Google Home)等基于语音的入口产品使用场景里,真正的用户是 52 岁的女性,他们每月花费的时间是 1.5 个小时。
第二,视频更是一种低门槛的参与手段,在欠发达地区,视频需求十分旺盛,下图是《华尔街日报》对比美国和印度网民不同消费习惯 :
《华尔街日报》还介绍了一位名叫辛格的印度普通人的上网需求,他是新德里火车站的搬运工,每天收入不足 8 美元,他不愿意阅读文字或者使用键盘发送消息,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发送电子邮件,但他依然是手机重度用户,他需要查看火车时刻表、和家人发消息,更重要的,他需要在手机上下载电影。
不过很遗憾,这些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并没有在微信里有所展现,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微信的发展方向是让这款社交产品变得越来越重,也越来越有门槛。的确,不久前的各种春节返乡游记里,都会提到四线甚至五线地区的老人们都学会了微信,但微信之于他们的意义和手机短信、电话无异,这并非微信是多么的亲民或好用,而是流量费降低、宽带普及后的必然结果。
正如上文所言,在中国 4G 用户接近饱和的大背景下,微信用户规模增长也基本到了一个瓶颈。而此时,倘若微信继续延续「浏览器」或「操作系统」的演进逻辑,势必会进一步放大这种简单需求与复杂功能供给之间的矛盾,或许微信不会有「七年之痒」,或许微信最终会完成 14 亿人的全覆盖,但对一款社教而言,找不到下一个 10 亿用户,就是失败。
作者:赵赛坡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