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mwangwang79 于 2022-5-5 18:34 编辑

我是一名混迹于消费电子行业二十多年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因为消费电子的出货量都是以万的量级起步,在我早年从事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时候,核心部件大家都不太敢用国产器件。曾经有尝试过使用国产的一些数字器件,例如一些数字PA等,但最后经常因为产线报告不良率太高而最终退下阵来。甚至有一次用过一块多媒体处理编解码芯片,芯片内部有一些致命的问题会导致莫名其妙的跑飞内存,把程序员搞得要死要活,最后厂商尴尬的承认芯片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一些边界案例(Corner Case),在某些条件下会触发问题,大家都一起晕倒在地;在公司内部产线和开发人员集体负反馈下,采购总是小心翼翼地和我们说,这次虽然有国产器件,但,都是被动器件,我们都长吁了一口气;但是相关硬件工程师还是私下里抱怨,被动器件也不行,一致性太差。

但随着消费电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采购选择国产器件的冲动也越来越强烈。刚开始是各种MEMS器件,加速度、地磁、陀螺仪传感器,我们开发人员往往在开会的时候要发表一些负面意见,公司采购就理直气壮地说,那还有3毛钱你们看怎么省吧?要不我们集体降薪?开发人员立马就像被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了头。果然不出所料,MEMS的传感器的精度没法和国外的器件相比,一致性也不好,之前的智能算法好好的检测跑步,走路,跳跃等各种场景,用了新的器件后,立马跳跃检测成跑步,跑步检测成走路。开发人员就往地上一躺,请求厂商的支持,一般来说,器件的性能往往和厂商的服务成反比,性能越好服务越差;国外厂商往往打个电话就打发我们开发人员去自己debug问题了,但是这次,厂商第二天就过来了,积极地和我们一起调试各种参数,最后派了一个长像出众的小妹请开发人员吃饭,开发人员往往见到美女就膝盖发软,埋怨就不好大声说,再说吃人家嘴短,况且还吃了好多次,于是静下心来和FAE/RD一起好好调试问题,终于保证了顺利出货。国产厂商肯定从量产中受益比我们多。


这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对消费电子的冲击尤其严重,我们在2020年中的时候就面临明显的PMIC器件缺货问题。采购这次立马跳出来大声疾呼:同志们,大家是死是活,就看能不能把国产的PMIC调试好拉!这次大家都没吭声,因为没得选择。我们使用高通骁龙的芯片,但是相应的PMIC高通一致没法及时供货,国内的几家上市公司,圣邦微、南芯、矽致微电子等都派了最强说客和技术支持来服务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没底,PMIC的功能相对比较复杂,除了相关的REGULATOR/LDO的性能指标不能有偏差外,还有QC3高压充电,线缆检测等很多附带功能,但是等到开发板出来做了第一版验证后,碰到的问题不多,大家便稍有信心,当然请吃饭和美女说客也是有一定的功效。后面就是试产测试的事情,公司冒了一些风险出了几K的机器,大规模测试下来,一致性居然出奇的好,除了在一些极端的高低温条件下和技术指标有一些偏差,其他都和SPEC一致,可见近几年内国产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国产器件为何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 国内的市场足够大,给了半导体厂商很多试错和完善的空间,疫情反而成了激励因子。
2. 有些器件居然和国外大厂的芯片是PIN2PIN的,居然连寄存器的配置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家猜这是为什么?
3. 国内的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很快,特别是由于美国的打压,一些海归带回的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国内的技术人员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吸引了很多聪明人来到这个行业,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5. 像EET这样的网站对于技术普及和技术人员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6. 这一行的美女售前和FAE也越来越多了,对开发人员起到了鼓励作用。


最后贴一张当年调试国产充电芯片的现场图片以飨读者。

chargin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