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指的是在下 于 2023-2-25 14:06 编辑

forum.jpg



最近关于chatgpt有意识了,有人类心智了的报道层出不穷,现在我们来科学地探讨这个问题,到底chatgpt是不是有意识了?有几岁程度的人的意识?

forum.jpg

与人交往,我们只能观察到他们的外显行为,例如言语表述、肢体表达等。但不可否认地是,每个人都有思考/思维/心智,但却无法被观察到,因此必须有一种理论去推断它们的存在和性质,这就是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ToM)。心智理论允许人们将思想、欲望和意图归因于他人,能够预测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并猜测他们的意图。它使人们能够理解心理状态可能是导致他人行为的原因,因此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成熟的心智理论,这可能是认知或发育障碍的征兆。

心智理论大部分发生在潜意识中,人类能够创造出庞大的社会组织,与拥有心智理论的能力有直接关连。科学家通常以意向性(intentionality)来作为心智理论的度量标准。大部份哺乳类动物,可以表现出自身的想法、信念与意向,这称为一级意向。拥有二级意向的物种,可以揣测其他个体的意向,拥有二级意向,就代表拥有心智理论的基本能力,几乎大多数健康人类都拥有这个能力,部分灵长动物,如黑猩猩,也拥有一至二级意向。揣测某人对第三者的想法,称为三级意向,举例来说:“我觉得乔治认为小李想吃他的香蕉”,这就属于三级意向,人类正常社交活动中经常使用这个能力。如此递回式增长,创作文学作品需要拥有至少四级意向的能力,根据实验,某些人可以拥有六级至七级意向。

知道心智理论后下面我们开始实证研究
三岁或四岁以下的儿童是否有心智理论是研究人员争论的话题。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很难评估语言前儿童对他人和世界的理解。用于研究心智理论发展的任务必须考虑到语言前儿童的环境。我们的方法是错误信念任务(False-belief task),从下图对答内容可见此任务Chatgpt基本可以认为通过了。如果你只想知道结论,读到这里就行了,下面我们进行解释。
的撒旦请问的.PNG

错误信念任务是什么呢?心智发展理论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是赋予错误信念的能力:换句话说,理解其他人可以相信不真实的事物。要做到这一点,有人建议,人们必须了解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人们的信念是基于他们的知识的,心理状态可以与现实不同,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他们的心理状态来预测。基于 Wimmer 和 Perner (1983) 创建的初始任务,已经开发了许多版本的错误信念任务。

在最常见的错误信念任务(通常称为“'Sally-Anne'测试”或“'Sally-Anne'任务”)中,孩子们被讲述或展示一个涉及两个娃娃 Sally 和 Anne 的故事,他们分别有一个篮子和一个盒子。Sally 还有一块大理石,她把它放进篮子里,然后离开了房间。当她走出房间时,Anne 从篮子里取出大理石,把它放进盒子里。Sally 回来了,然后孩子被问到:Sally 会去哪里找大理石?如果孩子回答说 Sally 会看篮子,Sally 把大理石放在那里,孩子就通过了任务;如果孩子回答说 Sally 会在盒子里看,则任务失败,孩子知道大理石藏在那里,尽管 Sally 不知道这一点,因为她没有看到它藏在那里。为了通过任务,孩子必须能够理解他人对情况的心理表征与孩子自己的不同,并且孩子必须能够基于这种理解来预测行为。
使用错误信念任务的研究结果相当一致:大多数发育中的儿童能够从四岁左右通过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儿童,包括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儿童,都能够通过这项测试,但在一项研究中,80% 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无法通过。

成年人也可能与错误的信念作斗争,例如当他们表现出事后偏见时——“倾向于认为已经发生的事件比发生前更容易预测。”在一项实验中,成年受试者要求进行独立评估的人无法忽视有关实际结果的信息。同样在复杂情况的实验中,当评估他人的想法时,成年人可能无法正确地忽视他们已经获得的某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