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的产业发展
自19世纪40年代惠斯通和库克及莫尔斯电报发明后,开始真正出现了电报的运营和设备制造产业。当时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对快速的通信需求及其迫切。除了上面提到的铁路行业之外,在新闻,政府,殖民以及刚刚的全球化的商业,都对电报有强烈的需求。当然这里仅仅阐述有线电报的发展,暂时不提无线电报,无线电报在电报运营产业中并没有像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替代作用,无线电报只是在开通和通信的便利性上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劣势就是可靠性及联网方面存在不变。因此电报的运营主要还是以有线电报为主。关于无线电报,将在后续章节阐述。
电报产业在欧美
1837年的指针式电报机虽然早于莫尔斯发明时间,但是由于不便于运营,主要的应用是在铁路等有迫切需求的行业。1845 年, 世界第一家电报公司电气电报公司(The ElectricTelegraph Co .)在英国成立,开始了真正的通信产业的运营。英国电报在铁路建设的带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英国每新建一条铁路, 就会在铁路旁边竖杆架线,到19 世纪50 年代,英国本土电报网络建成。
欧美的主要电报干线建设在60 年代基本完成,1851年, 世界第一条横跨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敷设成功,连接了英、法之间的电报网络。不久,英国、比利时、荷兰之间也开始敷设海底电缆,1855 年, 丹麦、瑞士, 瑞士、挪威之间完成海底电缆建设。这一时期, 不仅是海底电缆,国际陆线网络也迅速建成。欧洲国家纷纷将他们的陆线电报连接, 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1859年, 丹麦将陆线电报扩展到芬兰, 并通过芬兰与瑞士间的海底电缆与瑞士接线.同时, 丹麦又通过波的利亚海湾海线与俄国通报。1866 年, 大西洋海底电缆敷设成功, 不仅将欧、美大陆相连, 至此,欧美大陆的电报网络已经基本成型。
电报产业随殖民的扩展
19 世纪60 年代末, 世界电报网络扩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电报通讯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并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重要支撑和工具。以“日不落帝国”英国为例,地中海作为重要的殖民区域,从60年代开始,成为英国电报投资的重点,多家电缆公司前往地中海敷设海底电缆:1861 年, 马耳他-的黎波里-亚历山大海底电缆敷设完成,1868 年, 完成第二条马耳他-亚历山大海底电缆,1866 年, 大西洋海底电缆的成功给英国电缆公司很大信心, 它们决定将电缆敷设至印度, 以加强英国本土与印度的联系,这一计划很快获得成功,英国电缆可以通过阿尔及尔-马耳他-亚历山大-亚达那到达印度。
西方电报向清朝的扩张
1860年, 中国刚刚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口岸。但是电报产业却是需要在中国的大地上立杆架线的,还是需要中国政府的批准的。由于通商口岸的增多,各种经济活动对电报的需求是越来越多,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需求下,各国公使在不同场合,不同途径申请假设电报线路。1862年, 俄国公使多次照会总理衙门, 要求由北京至天津架设电报线,但都遭到拒绝。1863 年, 英国公使提出由恰克图经北京至海口架设电报。1864年, 英法美联合, 以英商经营消息不便为由请求由上海至吴淞口设立电线。一直到1867年,总理衙门一直在拒绝所有的电报架线要求。虽然一直拒绝,但是并未能阻止西方电报的传入。60 年代末, 已有西方电报公司在中国成立分公司, 将电报引入中国,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和英国的大东电报公司就是两个主要的电报公司。
1870大北公司成立远东分公司,管理公司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电报业务, 1871 年香港-上海,上海-长崎海线开通。全长2237海里。是年4月,英、俄、丹麦却违反了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敷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当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随后国外的电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就快速发展。
中国电报的发展
电报进入晚清的中国走了一条从拒绝到欢迎的艰难道路,从拒绝到欢迎的转变折射出古老中国人逐渐有迷梦到半醒的变化,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震惊于近代科技的同时,也在探求学习利用西方科技的道路。从而使古老中国缓慢艰难的迈出了近代化的一步。
西方公使等带着“电报机”来到中国,但当时“时风气未开,无人研求及此”。1859年,法国公使许诺寄送电报机,却被恭亲王拒绝认为是无用之物列入奇技淫巧、玩好之物当中。当时的大清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对这个西洋新事物基本上是拒绝的态度,或认为是奇技淫巧,或认为有伤风水。电报所蕴含的对自然和时空的驾驭能力,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冲击。
虽然整个清王朝自上而下都在抵制电报的传入,但历史的车轮并未被阻挡,电报终究还是进了沉睡的大清王朝,最初进入中国的是电报海线(海缆登陆大陆),然后陆地电报逐渐铺设并扩展到全国。从大北公司的私拉登陆电报电缆开始,中国政府多次要求取消,但是列强置若罔闻,后清政府也只能予以默认。
随着对列强电报的了解,中国人对电报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并被动的利用电报这一先进的通讯工具。电报的作用逐渐得到王韬、郑观应等人的认可,他们由于曾经赴欧游历的经验,对电报快速传递信息的功能的认识较深刻。提出把发展电报作为中国当前最紧急事物,可见对电报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先进人物对电报认识发生变化,清朝官员也改变了之前愚昧的认识。187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我国台湾的战争,战前,清政府依然是骑马的驿站传递信息方式,致使前线战报无法及时到达朝廷,消息闭塞。仅能从洋人那里闻风日本攻打台湾,钦差大臣通过传统驿站传递信息与李鸿章商议军事事务,所有事情准备妥当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信息不通耽误军机,注定了不利的战争局面,这使得李鸿章等洋务人士开始思考洋人的通风方式,并逐渐重视电报的作用。洋务首领李鸿章亲书上奏,促成中国民族电信业的兴起。电报总局1880在津诞生和上海电报局在沪成立,自建津沪电报电路于1881年开通经营。
由于汉字由许多部首组成,结构复杂,字型繁多,一个字一个"面孔",拍电报不直接用电码来表示。因此,采用由四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汉字的方法,简称"四码电报", 中国汉字多大6万字,常用的汉字只有一万个,所以用10的4次方(10,000)来表示。1873年,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S·A·Viguer)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名为《电报新书》。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
晚清和民国电报经营
自电报架设之日起,晚清政府对电报的经营模式依次经历了四分时期,分别是官款官办时期(1879—1882年)、官督商办时期(1882—1902年)、商股官办时期(1902—1908年)和国营时期(1908—1911年)。电报属于近代事物,却走上了一条与近代工业的由官到商不同的经营模式,电报由最初的官办经过商股参与最终回归国有。
电报进入晚清初期电报局的经营模式为官款官办,架设电线由清政府拨发经费。但由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库空虚,于是洋务大臣李鸿章、盛宣怀等人主张采用轮船招商局的模式实行官督商办,解决财力不支的问题。于是1884年电报局由官款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吸引商股解决了前期的资金问题。从1884年到1899年我国共架设电线55000余里,建立了初步的电报网络。
电报快速发展获得丰厚收益的同时在利润的分配上产生了矛盾和冲突。1900年初有人上奏朝廷主张朝廷接管电报,以便全受其利。1902年清政府发布上谕退还商股将电报收归国有,但是这一举措侵犯商人的利益,遭到商人强烈反对,收回之事不了了之。1906年政府实行新政成立了邮传部,专门负责通讯事宜,第二年邮传部采取有效措施收赎商股。1908年最终将电报完全收回国有。至此,电报国营一直延续下来。
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这一年上海电报局开始用打字机抄收电报,国际无线电报公会规定我国无线电的呼号范围为XNA—XSZ。在随后的1913年成立了最早的邮电学校和无线电报局建立。1921年,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
进入民国政府之后,由于军事,经济的需求旺盛,不但在国内部署了大量的有线电报,同时也和欧洲各国通过无线电报进行互联互通,欧洲的互联互通上走在前面的主要是新闻产业,并且主要是用的无线电报。
新中国时期电报经营
解放以后, 新中国的电报业务蓬勃发展,1969年,"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译成汉字的机器,从电报局受到的电报,报文已经不是一组阿拉伯数字了,而是直接印出的汉字。中文电报译码机象电译员一样,将四数字自动翻译成汉字, 并控制印字机印出汉字。它的出现, 解决了电报传输过程中由四码自动译成汉字的问题。但是,至于电报发送过程中由汉字自动译成数码,它却无能为力了。
1988年以前,由于电话产业未普及,长途话路的线路比较紧张,因此电报行业还是有大量的业务。随着普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通信等新兴通信手段发展迅速,快速发展的技术和层出不穷的业务产品有力地促进了通信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带来了电报业务量快速下滑,虽然电报部门开发的鲜花礼仪电报等新服务深受用户欢迎,但还是未能延缓城市居民总体电报业务量直线下降。
电报通信产业的衰落和关闭
由于电报是有时延的单向文字通信方式,随着电话的普及,电报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海外的电报运营顶峰无法查询,国内的电报业务的顶峰出现在1988年,在1988年,上海月处理电报4500万份,而同是大城市的武汉,在1988年当年,平均月处理电报600万份。
到了21世纪,虽然中国电信还未关闭电报业务,但是电报业务已经是纯粹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保留,并且是亏损的保留业务,因为电报的按字计费的价格几十年都未动,每字0.14元。比如,在上海,全市唯一能够发电报的延安东路1122号的电信大楼营业厅,并且营业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收费工作,电报只是一个兼职,因为在2015年,平均每个月电报只有十几份,不可能专职一个员工。
现在发电报的业务一般都是尝鲜型,知道还有电报业务,尝试一下发一个电报试试,并不是真的需要由电报来传递什么信息。另外还有就是发往日本的电报,因为在日本,正式的庆贺、吊唁等文书还是用电报传递的,所以在营业厅,每个月总会有市民或者在上海工作的日本人来发电报。
而海外的电报业务,根据媒体报道的信息,收集了部分国家关闭电报业务的资讯:
英国电讯在2003年将电报业务拆成一间小公司TelegramOnline。
香港的盈科电讯已于2004年1月1日宣布终止香港境内外所有电报服务。
2004年,荷兰的电报服务亦宣告停止。
美国最大的电报公司西联宣布2006年1月27日起终止所有电报服务。在北美地区,InternationTelegraphy仍然维持电报服务,主要针对一些特别喜庆场合,或用作解决法律争议之用。
2008年5月1日泰国发行4000封纪念电报,以纪念使用了133年的泰国电报技术即日起走入历史。
2013年7月14日印度结束使用163年的电报服务。
日本,NTT东日本和西日本仍然为当地民众提供电报服务,主要用于庆祝新人、毕业,或丧礼治哀之用,而所传的电报,会按场合以特制的纸和信封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