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议题一:一场“免费咖啡”引发的讨论

  
  关于公司是否应该提供类似免费咖啡的福利,在群里展开讨论:
  互联网创业公司生存小技巧:别让员工中午吃饭,一吃饱人就困了,血液集中到胃部,导致大脑缺氧,一下午昏昏沉沉,正确的办法是24小时提供咖啡(浓度一定要高,功能饮料(红牛,力保健,花旗参,水果(香蕉,补充电解质,蔬菜沙拉(菠菜,苜蓿等,补铁,小零食(士力架开心果花生等,快速补充能量,鼓励大家多吃多喝,让员工时刻保持亢奋状态。
  小李累不累啊?来来来喝杯咖啡 小张!休息一下,工作要慢慢搞,来喝罐红牛! 老王!起来活动一下,坐久了对腰不好,来吃点香蕉!  不要舍不得咖啡豆,买陈年豆很便宜五块钱一麻袋,把东西配全,国产咖啡机很便宜,奶精糖浆什么的更是平到爆,营造出公司咖啡文化,下午茶氛围,你真心对员工,出栏率肯定会高
  正方观点:华为不提供免费咖啡,提现公平

  把咖啡的成本用来发年终奖,让拿的多的人去买星巴克。
让想多拿年终奖的,自发的去买咖啡,晚上有精神加班。
减少均摊福利免费咖啡,免费班车,都是大锅饭。都是让需要福利的人,吃货占了便宜,而不是让优质员工得到好处。
  华为的基本工资高于业绩水平,奖金高于工资,分红与公司业绩成正比,高于奖金。
当然,有一半人可能达不到这个收入水平。残酷点说:这一半就是公司觉得可留可不留的。公司会觉得:离职了,也还能招到差不多的人。
  你还是选择低收入、平均分配机制,顺带免费咖啡和免费班车么?
所以华为取消了所有  免费班车,年休假,自愿加班加班费。
  免费福利好企业就成养老院了,这就是美国和北欧的区别。让欧洲作,欠下的债,早晚总是要还的。不创造价值,管饭都是多余的。在基础薪酬的基础上多劳多得比较好一点。
  反方:华为的管理冷血,没有人情味

  凡事总有双面性,业绩考核评定可能是内部焦点和雷区。
  感觉大家都在看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华为的那些拼命三郎家庭牺牲了多少。或者说是不是整个家庭的付出才换来如此收益。
  不喜欢这种一切看绩效的体制和氛围:人除了工作还有很多东西,比如家庭,比如朋友,比如兴趣。离开艾默生去了国内最像华为的公司工作一年,最后还是选择离职进外企,最主要原因就是,需要有自己的生活,不是把自己全卖给公司。
  华为好像是不兴免费,包括培训也是要付钱的。
  不过,这和咖啡和午餐这类生活服务不太一样,如果一个单位不推这类生活服务,而是把这些钱发下去。
  我觉得那是一:员工收入不够高,二是:老板不注重员工的非正式交流所产生的效益。facebook还是google餐厅还特意让服务员人数刚好要让人工排队人数维持在3.4个,从而保证他们可以有3.4分钟的交流时间。华为就类似于生物学里的外来物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华为只是典型代表,国内已经很多企业都在效仿这一套。其实这也是无法治以及工会形同虚设就发发水果有很大关系。话说回来,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保护资本家利益,无视劳动者权益的结果。
  点评:首先华为在很多方面是崇尚绩效的,但是那是基于公司高速增长,与高额利润,能够为员工提供体面的收入。而很多初创公司,中小公司,并不能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收入,利用免费下午茶、加班餐、免费滴滴专车等等“收买人心”是不错的选择。很多员工并不会一味的追求高收入,也可能一点点小关心,就对公司或者老板很感恩,而愿意付出对得起收入之外的努力。
  华为的收入制度,虽然福利较少,但是也有FamilyDay,生日蛋糕,团队建设经费等等,并不是完全没有“免费的咖啡”。
所以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应该盲目学习华为的低福利政策。
    辩论议题二:我们要不要学习华为?

  正方观点:要学

  学其神,而不是学其形:天道酬勤、艰苦奋斗、利出一孔、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道就是规矩,即有所能、便有所不能,我们应该学习华为的道,而不是学习华为的“术”。生搬硬套学来的不会有好效果,要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因势而变,因时而变。这也符合“道可道、非常道”。
  华为提出的做法确实很棒,逻辑也合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海康是学习华为学的最好的,海康这些年复合增长率40%。
  IPD流程适合大企业,大企业求稳,确保方向正确,战略投入,IPD就很好。大部分企业目前都是模仿IPD形状而已,根据自身情况,精简执行。
  反方观点:不能学

  海康和华为之所以发展的好,是由于大背景好:华为的崛起是赶上了中国通信现代化;海康的崛起是赶上了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现代化;这是大背景,高速发展的时候,内部梳理的好一点差一点,影响不那么大。
  海康和华为才是那个风口上的猪。这就是“风口猪”理论,风口猪绝对正确,只是不要被风口迷惑了双眼,以为猪加上IPD流程就会飞。
  华为,包括海康,都是利用中国特色业务的惊人高利润,掩盖掉内部稳定的研发体系低效运作的事实。中小企业向华为,可学的是道,术方面真心不能学!
  你们企业如果有足够的行业地位和极其丰厚的利润率支持,是可以搞的!大家都想学华为的成功经验。殊不知,几百人的公司,搞什么IPD完全就是个笑话。IPD的角色一个个列出来,都不只几百个。2000万绝对不够IPD折腾的。
  
  IPD对人员的素质,能力,职业素养都有极高的要求。我们实操起来后,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最大问题)是,一个角色不合格,会影响一片。就是审核人员的水平问题,IPD要求审核人员要比研发人员的水平要高。实际上,中小企业没有那么多高水平人员。我们是下了狠心做IPD的,也抽调了资深研发大牛来做对应岗位,然后人才供给跟不上,大牛最终还是被调回研发岗。海康的净利润率是40%,按照行业的回扣行情,他的毛利润率达到80%以上,这不是靠研发做到的, 更不是靠IPD做到的。
  现在公司正在搞IPD变革,搞得鸡飞狗跳!
  这个IPD流程,任何管理上的工程实践,都是需要认真的评估适合性。中小公司天天喊着dfx,连个封装都能做错,基本的电路功能都有问题,扯什么啊。温饱就谈温饱。生存就谈生存。理想要有,但步子要迈扎实。首先市场行业好,公司需要处于一个合适的阶段,公司的盈利可以承载折腾。然后才能用IPD去折腾。就如同技术人员一样,老想着技术能改变世界,其实是市场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技术。从来不是反过来,我们看到得技术改变时间,不过是迎合了功能,功能迎合了市场。同样,IPD也是如此,在需要市场驱动的时候,再去学习。华为最初做得是电信级的东西,设备复杂,功能复杂,可靠性高。开发周期长,难度大。很多小公司做得东西没这么复杂,都是试,一版不行再来一版。华为那样做成本太高了,时间也不可控。所以上了IPD管理整个过程。
    点评:

  1、华为执行IPD的背景、IPD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从1993年起,华为就坚持以每年超过销售额10%的比例投入到研发中。然而,此时华为的开发模式还是技术驱动型,华为的技术人员重功能开发、轻产品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而且,往往是先行开发出来产品,然后再去向客户进行推销。销售额虽然连年增长,产品毛利率却逐年下降,人均效益只有思科、IBM等企业的1/3~1/6;研发费用比例、研发损失费用和产品开发周期是业界最佳水平的两倍以上;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效益递减现象。产品开发处于企业价值链的上游,对下游环节将产生牛鞭效应,开发的问题会通过生产制造、销售、交付、售后服务等下游环节逐级放大;所以最好要在各环节装上倒置的漏斗,将其逐步删减掉。在分析采购业务系统时,华为就发现很多问题的根本出在产品开发环节。因此,从产品开发入手,解决产品开发这一源头上的问题,是提高产品投资收益和解决公司系统性问题的治本之举。
  注:“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1997年,IPD在IBM蓝色巨人身上的成功实践让华为总裁任正非怦然心动,他发现华为的研发费用和周期是世界最佳水平的2倍,人均效益是IBM的1/6。一年之后,华为采用“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的依葫芦画瓢方式,强推IPD。
IBM专家认为,华为在产品开发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概念与计划阶段合并在一起,开发活动缺乏计划性和严格的评审。主要表现为华为基本上没有业务计划,甚至在高层指示下就直接开始了开发;从而导致产品与技术的开发重合,最后导致产品迟迟推不出来。华为的评审往往是技术型而不是业务型,主要依靠主观判断来分析市场需求;由于评审和决策仅仅是出于主观判断,没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结果造成产品不断修改,错失良机。例如,在CDMA技术研发方面一直遥遥领先的华为,认为IS95只是过渡产品,最终要向CDMA2000 1X发展,而且1X可以向下兼容IS95,所以华为抛开IS95,一心一意研究1X。在2001年中国联通宣布CDMA IS95招标时,华为措手不及、痛失订单。中国联通CDMA订单的丢失,让华为痛下决心开始了从“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彻底转型,进一步强化IPD“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策略。
  很多同学,都是认为公司学习华为的IPD流程,就是搞一套流程,然后裁剪一下,让公司去套,也玩“先僵化”这套,往往忘记了IPD流程的本质:“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策略。有时华为员工也会忘,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不理解。
  华为也是在特定历史场景下引入IPD的,而且有资本先固化。
  2、流程是一种斗争哲学

  IPD流程比较符合华为老板的审美:斗争哲学。
  建立这么多角色和审批过程,实际是建立攻防的对应关系。例如:LM(资源线领导)重视人员培养,PM(项目经理)重视项目交付。本身的这种博弈关系,就能够建议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短期盈利的诉求。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是华为的一位开发的经理,跟我说:“我们部门的测试经理是傻X。。。。。明明可以上线的版本,非要对我们开发这种刁难,最后闹到老大那里打官司。”
  我问他:“你觉得他是傻X,你们领导也这么觉得么?”
  答:“不是”
  我问他:“你觉得他是刁难,你领导也没表态吧?你官司也没打赢吧?”
  答:“领导没有表态”
  这就是开发和测试的斗争哲学,测试经理只从测试的维度思考,对你的版本进行严防死守,他只对自己的KPI负责,领导需要看到你们的攻防战,他才放心。这个道理好像:老板是不会打击一个门卫的认真态度的。
  同样,IPD流程的设置很多资源线,这些角色都是只从自己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严防死守,例如采购会关注可采购性,EMC工程师只关注EMC结果,生产部门关注生产,维护部门关注维护,然后这些人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去思考和评审,其实就是前文中说的,降低了开发效率,但是求稳,出来的产品一定是那个最不差的。
  这种妥协的结果,一定会保证公司或产品是“最不差的”。这也是部门墙、低效研发的根因。
  来源:硬件十万个为什么